谁都不能否认,曹操是三国历史上最成功、取得成就最大的人物。无论是文化素养、军政才能、为人处世,还是生平功过,曹操都能在汉末傲视群雄。不过,他本人和后来人,都将他未能统一天下,开创一个大一统王朝的新时代,感到惋惜和遗憾。
纵观曹操辉煌一生,我们可以发现,他跟普通人一样,也是会犯错的,而他犯下的大错,直接影响着曹魏的统一大业。总结起来,曹操一生犯下了5大错。
睡错一人:张济之遗孀邹氏。曹操睡错人一事,在正史和演义中均有详细记载。此事发生在公元197年,曹操率兵攻打宛城,守城大将张绣选择投降。谁曾想,曹操一入城,就兽性大发,问左右,“此城中有妓女否?”
曹操找就找吧,没想到找到张绣的婶子邹氏床上去了。张绣哪受得了这样的侮辱,遂起兵叛变,夜袭曹操。曹操本人差点命丧乱军中,贴身猛将典韦、最有出息的继承人兼长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则在乱战中当场死亡。这大概是曹操在女人身上,吃的最大一个亏。在此之后,曹操逐渐有所收敛,不再这么放荡。
看错一人:五子良将于禁。五子良将是民间说法,指曹操麾下的5位战功卓著的将领。于禁这个人,可以说狠狠打了曹操的脸。于禁追随了曹操征战了大半生,曹操自认为看透了他,事实却截然相反。
公元219年,年纪在50岁左右的于禁,率兵援救樊城之围,被关羽大破之,遂降。曹操不敢相信,这是于禁做的事。经过再三确认,于禁没有战死沙场,真的投降关羽后,曹操无比失望,懊悔、伤心又意外。而对于禁的错判,也让曹操对外姓将军不再那么信任,导致宗亲势力在曹丕、曹叡时期过强,被强力打压,致使司马代晋时,无宗亲能制。
曹操说:“于禁追随我三十余年,面临险境的表现,还不如降将庞德(原是马腾、马超部下,誓死不降关羽)呢?”
杀错一人:汉末神医华佗。关于华佗的死因,史书上众说纷纭,一方面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一方面是华佗之死与霸主曹操有关。华佗医术之高明,不用多说,大家都了解。据说,曹操患头疼病,脑袋像是要炸开了一样,难受得不行。华佗诊断后,说要用斧头劈开曹操的脑袋,才能治好。
曹操当然不同意了,哪怕华佗的医术再高明都不行。另外,在三国那个时代,曹操做开颅手术,基本上是必死无疑的,就一个无菌环境都不能保证。而华佗之死,民间传闻是他想开颅,触怒了曹操,怀疑他是来谋害自己的,所以将其杀害。但正史上的蛛丝马迹,都透露出,华佗是牵扯着汉献帝的冒犯大案,才被处死的。
若华佗不死,曹丕和曹叡两任曹魏皇帝,很可能不会英年早逝了。曹冲兴许也能活下来,继承曹操的位置。
夸错一人:奇才爱子曹冲。曹操子女众多,杰出者有四位:曹丕、曹植、曹彰和曹冲。曹冲年纪最小,却是最聪明、最有潜力、最受曹操喜爱的。在选择继承人时,因曹操的摇摆不定,曹丕决定先下手为强,将曹冲毒害了(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曹冲之死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曹丕)。
也不怪曹丕如此。曹操时常当众夸赞那么小的曹冲,即便曹丕因能力和年纪被立为世子,当曹冲慢慢长大后,曹操还是有可能将世子位传给曹冲。唯有杀之,以绝后患。毕竟,曹植只会舞文弄墨,曹彰头脑简单、肌肉发达,都没威胁。
留错一人:鹰视狼顾司马懿。曹操曾做“三马同槽”的噩梦,又通过对司马懿的细心观察(太有能力、太能忍了),便有了将其除掉的想法。曹操认为,自己的儿子曹丕可以拿捏,但他还是叮嘱道:“你死前,一定要除掉司马懿。”曹丕没有听,反而在死前,将其作为托孤辅政大臣之一。
无论怎么说,司马代曹的根子还是在曹操处,他明明想除掉,却还是留了下来。若是司马懿死在曹操前面,就没有晋朝,更没有五胡乱华的悲剧和灾难了。
曹操这5大错,哪怕改变一个,都足以改变三国历史,不至于出现三家归晋的悲剧。
何宏
于禁怎么能说是看错呢?在水淹七军之前也是战功卓越,他只是不想死不想三万士兵跟跟他一起死投降无可厚非,再说他只是输了,最终的结果徐晃帮他赢回来了
无奈生活
除了第一点说对了,后面没一个说对。第二点信错于禁,对大势并没有影响。第三点夸曹冲导致曹丕下毒?虽然大家都怀疑,但是古人本来就是发烧都会死的。你当曹操是傻子吗?曹冲死的时候曹操还没有老糊涂!曹丕敢毒曹冲就敢毒曹操,懂吗?还有杀华佗,我就笑了,三国确有的名医是张仲景,不是华佗,华佗实际比三国时期早一百多年,华佗的戏份是三国演义加的!最后的信司马懿,你以为曹操不想杀吗?但是别人没犯错你怎么杀?无缘无故就给杀了?你还不如说早期直接把刘关张都杀了更好!曹操已经边缘化司马懿了,是后来曹丕重启重用的
喜多
秦始皇早杀赵高李斯就不会有曹操!
人生如戏 回复 09-17 10:51
四百多年前的事又关曹操什么事,就是没有刘帮还会有其他人取而代之
獨來獨往
最错的只有一点,放虎归山
二手科学家
信错一人,凤雏,要不是铁锁连舟,即便被火攻,也不会死伤那么惨。
人生如戏
要是不杀吕布会不会改变[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