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为媒、让课说话!青大附中教育教学年会,以创新赋能未来

半岛都市报 2024-12-22 11:31:31

1个月的精心打磨、32节高质量研究课、2000余人现场参与、8大版块,34个主持分享……12月21日上午,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在天山校区举办内驱力·学习力·创造力——“科学+”理念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创新系列博览暨2024年教育教学年会。汇聚了来自青岛市教育局、青岛市教科院、华青教育集团、兄弟学校以及青大附中全体教职员工、家长代表和嘉宾朋友等人,共同探讨和分享教育创新的成果与经验,探寻适应未来的教育模式。今年继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多路媒体同时直播, “云端教室”让“课程超市”全方位展现。

面向未来、因材施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上午8点,教育教学年会开幕式准时开始,青大附中副校长彭念东主持会议。

青大附中党总支书记、校长张凤瑛做了主旨发言。张校长从“需要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在认识自我中发展师生的内驱力、学习力和创造力;用'价值领导'提升师生的内驱力、学习力和创造力;让师生自主、全面、个性地发展来激励师生的内驱力、学习力和创造力;让师生体会每日成长的意义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这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张校长提出,站在AI重塑世界的拐点,学校即将步入陌生的“无人区”,师生面临未知的“新航道”,教育也需要直面一场重置系统的“多变量进程”。张校长说:“在校园构建差异化动力系统,重建高质量育人生态,创建面向人人、面向未来、终身学习、责任担当、持续发展的好学校!”

华青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李蛟龙以《三力赋能 课堂创新》为题为大会致辞。李书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例,躬身教育之道,探求教育真理。李书记说:“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天赋,这才是因材施教的底层逻辑。做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向书本学、向前辈学、向同事学,今天的教育年会就是很好的学习平台。”

李书记总结了青大附中教育教学年会每年的选题都体现了教育之道:2021年的“求实、求是、求真”,2022年的“真实、朴实、务实”,到今年的“内驱力、学习力、创造力”。从“三求”、“三实”到“三力”,既有对教育规律的坚守,又有应对时代变革的思考。

最后,李书记高度概括了“三力”背景下的课堂创新,从底层逻辑上说:内驱力是基础和愿望,学习力是日常惟精惟一的积累,创造力则是水到渠成的“蓦然回首”。

青岛市教科院院长张思峰以《“科学+”引领课堂教学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为题讲话。张院长提出,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要面向未来,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这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本质要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是师生的学习共生体,教育教学最取之不尽的资源在于课堂、在于学生,在生生、师生的智慧碰撞中,聚焦核心素养,就要创造有效课堂。

以课为媒、让课说话,32节展示课及集备展示同时开启

接下来,32节展示课及集备展示同时开启,2000名师生家长共享创新课堂,青岛市教科院教研员走进课堂高度点评,共赴这场教育盛会。好课展示、听课心得分享、说课与点评……“好课”由青大附中优秀教师现场展示,涵盖了各年级的学科知识课堂。高阶思维与整体教学、结构重建与知识融合、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生活实践与匠心传承、家校引航与生涯逐梦、艺术唤醒与情感共鸣、生命安全与终身体育、正心壮志与育人有方、集聚智慧 有备而教,几大版块,令到场的教育同仁畅享了一顿教育大餐。以课立会,每个展示教室都站满了“围观”的与会代表。

学校注重呈现的结果,更注重准备及研讨的过程,一节课的背后是整个组甚至多个跨学科组老师的深度交流与打磨。把学科打开,让课堂变大。集中呈现学校最新创新性教学成果,名师现场展示,好课分享,真正以课为媒,让课说话。让学习自然发生,让学习真实发生,让学习深度发生。让学习走向实践,走向生活,让知识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根植教育,筑梦未来。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鹏)

0 阅读:0

半岛都市报

简介:半岛都市报是青岛市和山东半岛地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