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偷鸡不成蚀把米!豁免中国千亿关税,美媒:美经济正在衰退

图图聊武器啊 2025-04-15 03:20:11

特朗普刚刚宣布给中国加税到了145%,接着就自己打脸。

连夜悄悄修改了关税政策:要对关键电子产品实施“关税豁免”。

再一次证明了,美国这次的关税之战就是一场笑话。

本想让中国选择妥协,结果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美国正在衰退!

美国制造业的幻想泡沫

就在不久前,特朗普还在公开场合中宣称要将制造业“带回美国”,让美国工人重新获得就业机会。

然而事实证明特朗普想的很好,但是操作起来没那么简单。

根据最新的贸易数据,在上一财政年度中,美国市场的电子产品进口总额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

来自中国的电子商品贡献了该领域约25%的供应量,成为美国电子进口的重要来源国。

这些高端电子产品不仅仅是美国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更是美国科技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特朗普觉得不再从中国进口,会给美国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然而就在4月11日晚间,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对这些产品进行关税豁免。

此次豁免直指中国出口的“王牌产品”,不仅削弱了关税战的核心内容,也动摇了特朗普对华谈判的威慑力。

这一决定看似“打脸”,但是实际上是明确承认了一个事实:

美国根本无法在短期内替代这些中国制造的高科技产品。

特朗普从2016年起高举“制造业回归”的旗帜:

承诺将苹果、通用、台积电等企业“拉回本土”,重建美国的工业基础。

但多年来这一目标屡屡落空。

这些企业宁愿从东南亚等地区寻找替代方案,也不愿意在美国本土投入高昂的成本。

为什么美国企业如此“不听话”?答案很简单:经济利益高于一切。

库克和乔布斯曾多次表示,美国缺乏每年生产超过2亿部iPhone所需的专业知识、就业技能和强大的零部件供应链。

早在2017年库克就明确指出,美国严重误判了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并不是在廉价劳动力。

真是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制造水平全球最顶尖,例如iPhone中的Taptic Engine精密马达,全球仅有中国少数几家工厂具备量产能力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效率,已超越加州本部。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中国强大且完整的产业链,美国自身技术虽强,但缺乏完整工业链的配套能力。

一部苹果手机的设计可能在美国,但是零部件供应、组装生产、全球物流,大部分仍依赖中国。

中国在材料供应、精密加工、人员配合、制造节奏控制等方面拥有全球最完善的一体化生产体系,这种供应链协同并非短期可复制。

所以此举对苹果等科技巨头来说无疑是个重大利好。

如果不豁免,苹果公司将面临在每台售价1000美元的iPhone上,增加约700美元或更多进口税的窘境,难怪许多投资者闻讯后松了一口气。

Wedbush证券分析师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这对科技投资者来说是个最好的消息,苹果、英伟达、微软和更广泛的科技行业现在可以松一口气了。”

但这种突然转向的背后,真的只是为了保护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利益吗?

美元霸权的隐忧

这一出人意料的政策调整背后,潜藏着更为复杂的考量。

那就是美国不断攀升的国债规模以及美国经济在不断的崩塌。

目前美国国债已攀升至惊人的36万亿美元,仅过去一年美国政府就借入了2.1万亿美元。

每年美国要偿还利息几乎占到美国联邦政府年度收入的30%。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政府急需通过各种手段来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

这一庞大债务带来的利息负担正在吞噬美国财政。

预计到2025年底,联邦利息支付将占联邦收入的18.4%,超过1991年创下的历史最高水平。

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令人震惊的22.2%。

而关税战原本是特朗普的一张王牌。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各国施压,迫使它们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甚至是低息或无息国债。

然而计划在执行中却遭遇了重大挫折。

金融市场最新动态显示,美国长期国债利率正经历显著攀升。

10年期基准利率近日冲破4.6%关口,达到2022年以来的峰值水平。

表面上看是“投资者预期增长”,实则反映出全球市场对美债安全性的质疑。

尤其在特朗普频繁出招、政策极不稳定的情况下,

全球主权基金、央行与机构投资者不再把美债视为“避风港”,而是可能引爆危机的风险点。

加上中国并未如他所愿屈服于关税压力,反而采取了对等反制措施。

每当美国加征一次关税,中国就对等反击一次,这种坚决的态度使得特朗普的关税战略逐渐失效。

更严重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引发连锁反应。

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国内很多中小企业已经因为上涨的进口成本而面临经营困难。

同时商品价格的持续攀升无形中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导致美国国内消费市场进一步萎缩。

面对“既不能打赢,又伤了自己人”的现实。

特朗普最终只能在战略口号与现实利益之间选择“打脸”,不得不暂停这场没有胜算的贸易战。

换句话说,这场贸易战如今却成了刺破美债泡沫的导火索。

平等与尊重是前提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日益稳固,产业链升级和技术创新的步伐也在加快。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前十大消费电子品牌中,有七家主要生产基地仍设于中国。

中国在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这些都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

在这样的基础上,美国所谓“脱钩”无异于“断臂自残”。

其实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经贸合作呈现多维度的互补性特征。

两国在供应链协作、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等关键领域,都展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现实需求。

两国企业间的合作空间依然广阔,这种互利格局既促进各自经济发展。

然而美国一些政客却将这种关系视为零和博弈,妄图通过单边主义手段获取不平等的利益。

当单边措施在冲击中国经济的同时,美国企业也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反噬效应,最终拖累本国经济增长。

中国方面对特朗普的关税豁免决定保持了冷静克制的态度。

中国商务部此前已明确表示,愿意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美方进行经贸谈判。

无论特朗普如何变换策略,这一立场从未改变。

总结

这一场“偷鸡不成蚀把””的操作,让世界看清了:

贸易强权的时代已经过去,规则与信任才是未来国际秩序的核心。

从“奉陪到底”到“默不作声”,中国的战略自信,是来自制度、市场与产业能力的深厚底气。

参考资料

中国日报,2024-04-14 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表示,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持续扰乱市场,美国经济衰退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有可能的结果。

上观新闻,2025-04-13,《特朗普为何突然出台重大关税豁免?“特别适用于中国产品”?》

环球时报,2025-04-14,《桥水基金创始人:特朗普关税政策或令美国陷入“比经济衰退更糟糕”的局面》

0 阅读:18
图图聊武器啊

图图聊武器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