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听说金钏投井而死,急忙抛开袭人,赶来劝慰王夫人。王夫人正坐在里间垂泪。听说金钏儿投井,王夫人受到良心的谴责,坐在那掉眼泪。恰在这个时候,薛宝钗来了,二夫人先问她见到你宝兄弟没有。王夫人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王夫人是哭着说的。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王夫人虽然编了一套说辞,但她承认金钏儿之死是自己的罪过。
王夫人平时吃斋念佛,这次却表现得很虚伪和凶狠。当时金钏儿跪地哭求,甚至明确说出赶我出去,我还怎么见人。她没有丝毫的恻隐之心,不顾多年的主仆情分,把金钏儿赶出贾府。金钏儿蒙冤羞愤投井而死。王夫人说我一时生气,撵了他下去。打算过后再叫她上来。她在掩盖事实真相,目的是掩盖自己和宝玉的罪责,保全自己和宝玉的名声和脸面。
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她纵然有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死就死了,不为可惜。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王夫人道刚才我赏了他娘五十两银子,我还想找两套新衣服拿给他妆裹。
老婆子说的清清楚楚,是太太屋里的金钏,是太太撵了金钏,投井死了。连王夫人都肯定金钏儿是投井死了,她却凭空捏造金钏是失足掉下去的;最后主张花钱消灾,多赏她家几两银子发送她,就算尽了主仆之情。金钏投井死了。死后还背了一身冤枉帐,被人泼一身脏水。金钏儿又不是小孩,她被撵出去都没法见人,怎么可能会憨玩,失足落井。薛宝钗自己也知道这是在歪曲事实,她这讨好姨妈,开脱罪责也太拙劣了。无故害人致死可恨,宝姑娘冷酷无情,昧着良心为害人者辩护更可恨。
薛宝钗对姨妈王夫人非常体贴,经过她一番安慰,王夫人仅有的一点负罪感消失了。于金钏儿来说非常无情,把一条生命看得如此轻贱,不过多花几个钱而已。正如薛蟠所说,没有花钱不了的。宝钗的冷漠,让读者觉得彻骨的心寒。
王夫人特地把金钏儿的妈妈叫来安慰,赏了五十两银子给金钏儿家,还急着给她找新衣服装裹,想以此来弥补自己内心的不安。就在这个时候,外甥女薛宝钗来了,经过她的一顿劝说,王夫人的不安和愧疚减少许多。王夫人内心一定非常感谢这个外甥女。宝钗的教养和修养真是惊人,不该说话的时候绝不开口。该说什么样的话,完全可以不管事实,黑白也可以颠倒。宝玉调戏金钏儿这个事,对于贾府这个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来说,传出去太不好听。因为这事跟宝玉有关,所以王夫人问到宝玉,王夫人此时可能有点怪宝玉,或者觉得对不起金钏儿,她说岂不是我的罪过。
王夫人的不安也可能是真实的。王夫人说当初赶金钏儿走,是想过几天再叫她回来,虽然不是真话,至少表明此时王夫人认识到不该撵她走。而且金钏儿是王夫人手下非常得力的丫头,何况她们相处得也很好,就像王夫人的女儿。
宝钗这段话巧设机关,她是说王夫人对丫头管得很好。她一出去才会掉到井里。宝钗提醒王夫人,一个丫头死了,你不必不开心。宝钗成功地安抚了王夫人,抚平了王夫人心中那一点点不安。修佛的最大意义在于对生命的不忍,薛宝钗的圆融太可怕了,王夫人这个不忍竟然被薛宝钗给化解了。
对于金钏死亡,吃斋念佛的王夫人充满罪恶感,宝钗一番劝诫,宽解了王夫人,不免让人感到宝钗的冷,可宝钗却又是对所有人都亲近,却对所有人都没用真感情。这是黄商薛家唯利是图的遗传基因使然。
贾宝玉素来爱惜女孩子,对于金钏之死,他自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耿耿于怀,后来在金钏的生日还去拜祭她。
《红楼梦》赋予薛宝钗的意象是雪。雪是冷的,薛宝钗给人冷森森的感觉。她却热心来劝慰,看来她早就知道金钏儿因何而死。在她看来,金钏儿一条鲜活的生命,多赏她家几两银子就可以心安理得,薛蟠打死冯渊就没见他家人有什么不安,不过就是花了点银子。看来薛宝钗比薛蟠有过之而无不及。
接着王夫人就说,给了她娘多少银子,现在又想找几件新衣服,给金钏儿装裏。薛宝钗又抓住时机,献出新衣服,我刚做一套,她穿过我的衣服,我们身形相似。王夫人就问你不忌讳吗?薛宝钗马上表示我不计较这些。
薛宝钗、袭人、王夫人、薛姨妈的神圣同盟已经形成。这个同盟就是要实现金玉良缘。如果说袭人为了改变自己卑贱的命运,靠着无微不至的关怀贾宝玉,靠着对王夫人进谗言,打小报告。她要做宝二姨娘,都可以理解。那么薛宝钗千方百计的讨好一个丫环,千方百计说瞎话,讨好王夫人,有点太失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