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小德国:二战芬兰军队军服详解

海绵宝宝谈人物 2024-09-09 18:38:57

网上介绍二战芬兰军服的资料比较少,今天就来介绍下二战期间芬兰军队M/36军服。

M/36军服的发展

M/36军服是二战芬兰军队使用的标准军装,战后还一直使用到1960年代。M36军服由野战装备委员会(芬兰语:Kenttävarustustoimikunta)设计和发行,该委员会由阿尔内·海金海姆(Aarne Heikinheimo)上校领导(海金海姆后任步兵少将兼督察长,1938年在试射47毫米迫击炮原型时意外身亡),委员会成员包括猎兵军官(一战中普鲁士第27猎兵营的芬兰志愿者)。委员会指出开发新军服的官方原因是原M27野战服不适合作战使用,实际上原因更多的是M/27野战服在驻军和阅兵仪式上不够体面。此外委员会一些成员也有其他动机,其中包括同国民卫队之间的竞争,或从视觉上将芬兰军队同国民卫队区分开。

下图为芬兰陆军上士(ylikersantti),身穿M/36夏季军服,M/36马裤和M/36野战帽。绿底白边领章代表他是一名步兵。腰部为M/30军用腰带,配有皮革手枪套,里面通常是M/19手枪。

委员会在开发新军服方面投入大量精力。1933年委员会开始进行工作,并从德国和英国购买最新型的军服样品。从1920年代末芬兰军官就奉命收集他们驻扎国的军服样品,布料样品和其他装备,为开发新的军服和装备提供参考资料。早期委员会曾考虑用棉布材料,但经过测试没有一种可用的棉织物能够经过反复洗涤而不变形或褪色,最终棉布军服方案被放弃,羊毛成为唯一可能用于制作新军服的面料。

下图为芬兰陆军列兵(sotamies)的M/36军服。绿底白边的领章和肩章的交叉步枪黄铜徽章都表明这名士兵是步兵。下身为M/36直筒裤,手里拿的是M/27步枪,腰部为M/22军用腰带,配有德式弹药袋和刺刀。士兵头上戴的M/36野战帽,脚上是黑色皮革长筒靴。

备注:二战期间芬兰陆军军衔标志

兵种标志

M/34试验军服(kokeilupuku M/34)

作为M/36军服开发过程的一部分,委员会首先开发了一种M/34试验军服作为实地测试之用。M/34试验军服面料为羊毛,比M/27野战服的面料更薄,更紧和更轻,这使M/34试验军服重量更轻,更容易干,而且具有更好的抗风性能,保暖性和M/27野战服差不多。

M/34外衣(kokeilupuvun m/34 takki)

M/34外衣直接以德国陆军M33军服作为基础,但并没有直接照搬,而是经过了一些改动。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德国M33军服衣门襟纽扣为四枚,而M/34外衣稍长,有五枚纽扣。从尺寸上看到M/34外衣比M33军服更宽松,而且背部也没有开衩。M/34外衣背面是平,但有两个褶缝(褶向内缝起来),必要时可以剪开,为腰部提供更多空间。M/34外衣有一个低折领,可以打开成开领样式。

下图为一名芬兰士兵身穿M/34外衣。外衣衣领可以变成开领样式,领章上是条纹图案。

M/34外衣有多种袖口设计,分为有纽扣和无纽扣样式。M/34外衣的口袋上带袋盖,袋盖纽扣上印有芬兰国徽狮子图案,锥形肩章也用了同样纽扣。M/34军服最初有多种颜色,但只有两种颜色在陆军进行实地测试中通过,分别是绿灰色(和德国M33军服颜色相同)和绿褐色(和M/27野战服颜色相同)。当时芬兰陆军的军服没有采用开领设计,所以M/34外衣可以和绿色围巾或暖颈套搭配使用。

芬兰军队向九个军事单位发放了数量有限的M/34试验军服,用于实地测试之用。这些单位大多是步兵部队,还有炮兵,骑兵,海岸炮兵和空军。虽然M/34试验军服最初只作为野战服,但在许多被分发的部队中,也允许用于节日军服。大部分(至少数百套)发放给军事单位用于野战测试的军服由绿褐色羊毛制成,只有少数(数十套)由灰绿色羊毛制成。M/34试验军服还有灰色版本,但数量极少,而且可能没有经过实地测试。

M/34军裤(kokeilupuvun m/34 housut)

M/34军裤共有三种类型:马裤,骑马裤和直筒裤。三种军裤和M/27野战服的军裤类似,所以并没有完全重新设计开发。M/34军裤和M/27军裤主要区别在于使用了更轻和更紧的羊毛。三种军裤的上部都带麻布衬里,前口袋略微倾斜,左侧有小口袋可放怀表。军裤没有配腰带环,因为是为了配合吊带使用而设计,腰部还有固定吊带的纽扣。裤腰两侧还有长约10厘米的收紧带,用于调节腰围。收紧带为一根布带,使用小金属扣调节。

M/34野战帽(kenttälakki m/34)

M/34野战帽是直接以1918年芬兰白军佩戴的猎兵型野战帽为基础设计,芬兰国民卫队(Suojeluskunta)也一直使用这种野战帽。芬兰白军野战帽来源于一战奥匈帝国和德国山地部队佩戴的山地帽。M/34野战帽由和外衣一样的羊毛制成,直筒型带帽檐,帽身两边折叠护耳,可以下翻覆盖颈部和耳朵部分。

委员会在规划M/34野战帽的具体设计时,参考了现有国民卫队野战帽和奥地利山地帽。M/34野战帽设计为全季使用,所以配备了可拆卸内衬,并用按扣固定。虽然M/34野战帽很快被M/36野战帽所取代,但M/34野战帽的产量很大,约为20000顶,所以在二战结束前仍在芬兰军队使用。M/34野战帽最初是作为冬帽之用,但测试证明配备衬里的野战帽还是不够保暖,所以在冬季战争(苏芬战争)前夕,芬兰军队决定推出单独的冬帽,名为M/39毛皮帽(turkislakki m/39)。

下图是M/34野战帽。这顶野战帽的布料颜色和M/36野战帽十分接近。帽正面上方为白蓝白三色帽徽,下面是两个带狮子图案的纽扣,用于固定护耳。M/34野战帽和M/36野战帽主要在于高度,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M/36军服

M/36外衣(asetakki m/36)

M/36外衣继承了M/34外衣,但还有一些明显的变化,最大的变化是将羊毛面料颜色改为钢灰色,这要归功于陆军中将哈拉尔德·厄奎斯特(Harald Öhquist)的提议。改变面料颜色主要出于经济方面考虑,这样就可以继续使用为旧款M/22军服采购的面料。另一个变化是用波兰式折叠领取代了M/34外衣的开领设计,并用两个小金属钩闭合。改变外衣衣领的主要推动者是当时芬兰陆军司令雨果·厄斯特曼(Hugo Österman),他认为敞开外衣纽扣和使用开领很容易导致士兵外观不整齐。

下图为1941年生产的炮兵列兵(tykkimies)的M/36外衣。领章为红色底黑边和肩章的燃烧炮弹黄铜徽章代表炮兵。

M/36外衣最终变为钢灰色羊毛制成,衣门襟为六枚纽扣。两个带袋盖胸口,宽约10到12厘米;两个带袋盖胯袋,宽约19到22厘米。衣门襟和袋盖纽扣都带有狮子图案。

外衣背面没有中缝,但两侧有褶缝。背面腰部位置有金属托钩,用来固定军用腰带位置。

外衣衣领使用钢灰色羊毛制成,为立式折叠领,高约5到7厘米。外衣袖口为直筒袖口,有约12厘米长的开缝,用两枚隐藏小纽扣闭合。袖口内藏一枚小纽扣,可用于收紧袖口。外衣肩带同样使用钢灰色羊毛制成,宽约6到6.5厘米,肩带靠近头部位置逐渐变窄。肩带固定纽扣带有狮子图案。

在一定程度上M/36外衣是为了替代M/22外衣。M/36外衣可以根据士兵的情况进行较大程度的调整。M/36外衣剪裁更好,而且宽松,尺寸设计是为在需要时可以在外衣下穿几件衣服情况而设计。而且M/36外衣更具适应性,因为外衣背面有两个褶缝,长20厘米,从7厘米处开始缝合,如有需要可以剪开,为腰部提供更多空间。外衣背面有三组孔位,可以为腰带托钩调整位置。除了胸袋和胯袋,M/36外衣在内侧下摆处设有内袋,可以放置急救绷带等。

总的来说M/36外衣在作战方面比M/22外衣略胜一筹,但不一定比M/27野战服更好,开发M/36外衣的主要原因是美观和现有旧款制服的兼容性。

下图为炮兵上尉(Kapteeni)的M/36外衣。领章为红底黑边,肩带有红色滚边(1941年后取消滚边)。胸前斜肩带和野战帽左侧的红黑色三角形是继续战争(苏德战争,芬兰认为是冬季战争的继续)时期第7炮兵团第2炮兵营的单位标志。外衣腰部是M/27军官军用腰带,头上是M/22野战帽,马裤可能不是原配,因为颜色不一样。

下图为工兵少校(Majuri)的M/36外衣,上面胸袋袋盖的样式有所不一样,这是早期军官军服袋盖样式。

M/36外衣还有一些特殊版本,比较常见的是骑兵款,长度短5厘米,其他和M/36外衣普通款类似。另一种比较罕见但很有特色的是M/36皮夹克和皮裤,由黑色或棕色皮革制成,主要由芬兰坦克部队身穿,并成为他们身份的象征。但因为皮革短缺,战时无法大量生产,特别是芬兰坦克部队在二战期间扩军,所以M/36皮夹克只有少数幸运儿可以获得。

M/36皮夹克的剪裁和M/36外衣几乎一致。但M/36皮夹克不佩戴领章,军官的军衔标志直接缝在皮衣领上。

历史上芬兰军队使用过多种不同的军服纽扣,军服纽扣由不同材料制成。最早纽扣为M/22纽扣,由黄铜制成,后来被锌钮扣取代。二战期间开始使用电木纽扣。芬兰陆军和空军使用带狮子图案的纽扣,海军和海岸炮兵使用带船锚图案的纽扣。下图中是不同材质的纽扣,右下角是M/22上衣的军用腰带纽扣式托钩。

二战期间,M/36军服是芬兰军队的标准制服,战时物资短缺在许多方面对军服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芬兰军服上的标准纽扣,带有狮子图案,有大号直径20毫米和小号直径14毫米。最初纽扣都是用黄铜制成, 后来纽扣材料换成锌,在1941年换成电木。战时电木纽扣有多重颜色,包括灰色,黑色和墨绿色。战争期间电木扁平纽扣虽然不是标准纽扣,但也用于军服制作。另一个重大变化是最初M/36军服适用进口优质羊毛制成,但战争期间这种羊毛面料不再供应,羊毛面料被其他替代材料取代。

下图为二战期间芬兰坦克乘员军服。左边是M/36皮夹克和皮裤,只在坦克部队中使用。皮革坦克帽和苏联坦克帽类似。事实上,许多芬兰坦克兵都是配发缴获的苏联坦克帽。腰部是M/27军官腰带,配有德国帕拉贝鲁姆手枪套。右边身穿M/36军服,M/36野战帽和M/30腰带。

在1930年代和平时期,芬兰军队给列兵发放两件M/36上衣,一件用于节日军服,另一件用于服役军服。节日军服配有领章,服役军服不配领章。另一个特点是列兵的肩带上会缝有一个布质兵种标志,后被黄铜兵种标志取代。在二战期间,上衣有领章基本是军官,不过不是所有军官佩戴领章,很多军官将军衔标志佩戴在衣领尖端,类似于M/27野战服,这样做主要是因为战时物资短缺导致标准领章供应不足,而且这样减少敌方狙击手的注意。军士军衔标志是缝在上衣肩带的白色布条。

据了解,还有一些M/22上衣是按照M/36上衣标准进行修改,但总数量比较小。因为M/22上衣和M/36上衣基本剪裁类似,所以只需要修改衣领,肩带和袖子即可。1941年6月芬兰军队修改军服条例,官方上允许将M/22上衣修改为M/36上衣。

M/36军裤(asepuvun m/36 housut)

芬兰军服条例规定,m/36外衣可搭配三种类型军裤,分别是:

●直筒裤:用和M/36外衣相同的钢灰色羊毛制成。最初是发放给列兵的军裤,在二战中成为士兵的标准军裤。

●马裤:用和M/36外衣相同的钢灰色羊毛制成。马裤的臀部有皮革或织物加固。腹部位置和M/27马裤一样的大纽扣固定开口。裤腿有固定用的布环。战前马裤通常由军官和高级军士身穿。二战期间虽然军官还是身穿马裤,但穿直筒裤更为普遍。

●M/22军裤:虽然不是M/36军服的标准军裤,但芬兰军队秉承节约的原则,允许M/22军裤可以同M/36外衣搭配,但根据战前军服规定,这种组合仅限于作战训练和野外训练。虽然M/22军裤也是灰色羊毛制成,但从当时黑白照片中可以看出M/22军裤颜色更深。骑兵和空军没有停止使用自己的M/22军裤,因为已经成为他们的身份象征。骑兵红色马裤和空军深蓝色直筒裤两侧都有灰色条纹,不过仅适用于节日制服身穿。

下图为芬兰空军中尉,上身穿M/36夏装,下身穿M/22空军马裤,头戴M/22空军野战帽。领章为蓝底黑框和肩章上的黄铜标志标明为空军。要不是M/27军官腰带,配L-35手枪套。外衣口袋上是M/18飞行员徽章(lentomerkki m/18)

军官和高级士官可以私人购买斜纹羊毛长裤。M/36军裤的剪裁设计同M/27野战服的军服非常相似,只是使用羊毛颜色不同,前者为钢灰色,后者为棕绿灰色。M/36军裤的样式和M/34军裤基本相同。

M/32夏装(kesäpusero m/32)

芬兰军队在M/22军服时就配发了轻薄面料制成的夏装,但不能和M/27野战服一起正式穿着,直到开发出新夏装才获得批准。这种新夏装就是M/32夏装。由于芬兰军队当时仍在使用M//22军服和 M/27野战服,所以夏装有两种基本款式。第一种是和M/27军裤搭配使用的棕青灰色M/32夏装,第二种是和M/22军裤搭配使用的钢灰色M/32夏装。

棕青灰色M/32夏装

钢灰色M/32夏装

这两种夏装全部由棉布制成,衣门襟六枚纽扣。夏装背面有一条宽约4厘米的布带,夏装两侧有用小纽扣闭合的布带环。衣领柔软,双层,向下折叠,用两枚纽扣闭合。袖口宽约8厘米,用两枚纽扣闭合。有一些夏装衣袖肘部用额外布料加固。夏装只有两个带袋盖的胸袋。除了肩章纽扣外,夏装上所有其他纽扣都是四孔扁平暗灰色铝制纽扣。

下图是1930年拍摄的哈门骑兵团(Hämeen Ratsurykmentti)的士兵照片。他们好像穿着不同的M/32夏装,下身穿马裤,靴子上有马刺。除了一顶是M/27野战帽外,其他都是M/34野战帽,腰部是M/27腰带。

1932年芬兰陆军,空军和海岸炮兵部队正式批准使用M/32夏装,主要提供给军士和士兵使用,军官只能将其作为野战服的一部分使用。战前军官和高级军士在外衣肩带上使用黄铜兵种标志,士兵使用布质标志。短短几年后,M/32夏装就被M/36夏装取代,因此并没有大规模发行过,只被限量配发给一些军事单位。M/32夏装的肩带上没有M/36夏装所使用的彩色滚边。二战期间M/32夏装仍然在使用。

M/36夏装(kesäpusero m/36)

M/36夏装最初只打算用作卫戍勤务,但因为M/36外衣在夏季身穿过于炎热,所以芬兰军队才将M/36夏装广泛使用。M/36夏装在1940年开始批量大规模生产。

下图为芬兰工兵中尉的M/36夏装

M/36夏装继承了钢灰色M/32夏装,由棉布制成,衣门襟有六枚隐藏铝纽扣。M/36夏装主要佩戴领章,领章颜色和标志代表不同兵种和军衔。由于战时领章短缺和彩色领章过于显眼,所以许多单位命令军官去掉领章,直接在衣领上佩戴黄铜军衔标志,与M/27野战服做法类似。军士则在肩带上佩戴白色布条代表军衔。早期生产的M/36夏装袖口有12厘米开缝,用两枚铝纽扣闭合。1941到1942年M/36夏装进行了简化,袖口开缝被直筒袖口设计取代,肩带彩色滚边取消。

虽然M/36夏装标准面料是棉布,从远处看是浅钢灰色,但实际上是黑色和白色纱线交错编织而成。军官和高级军士可以自购斜纹羊毛制成的夏装。

下图是海岸炮兵中校的M/36夏装

卡累利阿地峡的部队被要求在胸前缝一枚纽扣,来固定打开的衣领。

一张芬兰军官,军士和士兵身穿M/36夏装的合影

M/36军大衣(mantteli m/36)

M/36军大衣是以为M/22军大衣为基础设计,所以剪裁样式很相似,甚至许多是通过修改肩带类型,将M/22军大衣修改为M/36军大衣。两款军大衣都是双排扣,每排六枚纽扣,用钢灰色羊毛制成,背面腰部有条宽5厘米的腰带。军官可以佩戴1个宽15厘米的可拆卸毛领,而士兵不允许佩戴。M/36军大衣重约4到5公斤,而且长度过长,会限制士兵的行动能力。

军官的M/36军大衣,袖口上的条纹表明是一名上尉(Kapteeni)

下图为继续战争期间的芬兰士兵,身穿M/36军大衣,M/36野战帽,M/30腰带,配芬兰制造的弹药袋和M/34短靴。两根肩带分别是面包袋和防毒面具袋,手里是M/27步枪。

M/36雨衣(sadetakki m/36)

虽然名为雨衣,其实M/36雨衣其实是风衣。M/36雨衣只有军官和高级军士私人购买。M/36雨衣面料为羊毛或羊毛混纺,所以一定程度可以防水,但使用用途不及军大衣。1937年陆军和空军正式批准使用M/36雨衣。

M/36雨衣设计以M/27军官雨衣为基础,并融入了M/34军大衣(但从未投入实际生产)理念。M/34军大衣是一件棉外套,比现有军大衣更短,配有可拆卸衬里。M/36雨衣和M/27军官雨衣十分相似,除了颜色从M/27军官雨衣的棕青灰变为钢灰色外,基本外观变化很小。在当时黑白照片中只能通过纽扣设计来分辨。

M/36雨衣由钢灰色羊毛或羊毛混纺而成,非常宽松,正面两排六枚纽扣。衣领敞开,向下折叠,必要时可以竖起,衣领下有锁喉片和固定纽扣,竖起时可以闭合。

M/36雨衣为直筒袖,配有调节布带和三枚纽扣(军士和士兵为两枚)可以收紧。背部中间开衩,配有纽扣,腰部有一条6厘米宽的腰带。

M/36雨衣下摆距离地面约30到35厘米,内为可拆卸纽扣固定的防水内衬。M/36雨衣的纽扣为灰色电木纽扣。对于军官军衔标志在袖口调节布带上,军士军衔标志为肩带上。

M/36雨衣最初是作为M/36军服的标准军大衣,但最终芬兰军队并没有采用,可能是为了节约经费,而且早先的大量M/22军大衣仍在使用。总体来看M/36雨衣设计还有缺陷,比如羊毛或羊毛混纺对于防水来说还不够,而且内衬会降低野战适用性。

油布大衣(öljykangastakki)

油布大衣只能由军官和高级军士私人购买。因为M/36雨衣的防水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1939年推出了这款油布大衣,可以提供更好的防水效果。油布大衣材质深灰色(近乎黑色)的油布,从远处看会被误认为黑色皮革。油布大衣正面是两排六枚纽扣,有两个侧袋,袋盖略微倾斜。肩部有额外的雨挡布料。背面上部为双层布料。

油布大衣的衣领为立式折叠领。袖口宽10厘米,内衬柔软的织物,配有两枚调节纽扣。肘部用布料加固。纽扣孔,袖口和口袋开口等部位都用皮革加固。军官军衔标志在袖口处布条上,军士军衔标志则在肩部。

下图为两名军官身穿油布大衣,他们还身穿M/36夏装,身穿M/39夏帽和M/27军官腰带,右边那位还有帕拉贝伦手枪套。

M/39轻外衣(kevyt takki m/36)

M/39轻外衣是军官M/22夏装升级版,和M/36军服兼容。M/39轻外衣是作为夏季阅兵礼服一部分,同时也适合办公室工作时。M/39轻外衣只能由军官私人购买。

M/39轻外衣面料为钢灰色棉布或薄羊毛制成。1939年春M/39轻外衣正式批准芬兰陆军和海岸炮兵使用。

下图为重炮兵中尉的M/39轻外衣

M/36军帽和军靴

M/36野战帽(kenttälakki m/36)

M/36野战帽是基于M/34野战帽设计,是二战中芬兰军队标准野战帽。M/36野战帽为山地帽样式,使用和M/36军服面料一样的钢灰色羊毛制成。野战帽的两边有折叠护耳,必要时可以放下保护颈部和耳朵部分。M/36野战帽配有棉衬里,私人购买的通常为丝绸衬里。野战帽只适用于春夏秋三季,但佩戴在夏季过于炎热。军官和高级军士野战帽在护耳顶部带有兵种滚边色,如果在野战使用则不使用兵种色滚边。

早期生产的M/36野战帽配有皮革防汗带,二战时更换了麻布防汗带。野战帽帽檐上方护耳前端用两枚小纽扣固定连接,上面印有狮子图案。1939年前军官和高级军士佩戴珐琅蓝白蓝帽徽,初级军士和士兵佩戴金属蓝白蓝帽徽;1939年后军官佩戴红色珐琅金狮子帽徽,军士佩戴珐琅蓝白蓝帽徽,士兵佩戴金属蓝白蓝帽徽。M/36野战帽在芬兰军队中使用了很长时间,M/36和后继型M/65野战帽一直用到2013年才退役。

1939年前军官和高级军士的M/36野战帽,使用了更高级的斜纹羊毛面料,紫色滚边代表工兵。

1939年后一顶军官私人购买的M/39野战帽

1939年军服规定中还包括一件M/36野战帽帽套。这种帽套高约10厘米,使用油布制作,可以套在M/36野战帽上用于防水,帽套到后颈部13到15厘米长,可以防止雨水进入衣领内,不过并未投入实战,因为和帽套配套的油布大衣只能私人购买,而且帽套设计看起来非常呆板。

下图左边为早期士兵的M/36野战帽,上面帽徽为涂漆锡制帽徽。中间的野战帽打开了护耳。右边的是后期生产的,被称为M/65野战帽。

M/39夏帽(kesälakki m/39)

M/39夏帽是船帽,适合在夏季佩戴。芬兰军队原本打算在夏季也佩戴M/36野战帽,但事实证明夏季佩戴过于炎热,所以很多士兵在夏季佩戴M/22野战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39年5月推出了M/39夏帽。M/39夏帽的设计灵感来自于19到20世纪芬兰大公国陆军预备役连队曾经使用过的船帽。

下图为两顶M/39夏帽。左边为1960年生产,有红色滚边代表炮兵;右边是1980年代生产,由薄斜纹羊毛制成,绿色代表步兵或猎兵。

M/39夏帽的样式很像M/22野战帽,但帽子轮廓更低,而且没有M/22野战帽侧扣。M/39夏帽呈椭圆形,正面略高于背面。夏帽侧面由2个或4个独立部分拼接而成,侧面上有兵种色滚边。夏帽内有薄内衬,早期只有炮兵,骑兵和自行车部队等需要骑马或骑车单位配发的夏帽才有皮革下巴带,从1941年起所有配发的夏帽都有皮革下巴带,宽1.5厘米,用两枚带狮子图案小纽扣固定在夏帽上,用一个钢扣调节长度。很多骑兵佩戴夏帽时将皮革下巴带放到帽顶。

芬兰元帅卡尔·古斯塔夫·曼纳海姆将M/39夏帽的皮革下巴带放到帽顶

陆军和海岸炮兵夏帽为钢灰色,下巴带为灰色皮革;空军夏帽为深蓝色,下巴带为黑色皮革。最初夏帽由军官和高级军士私人购买,在二战期间初级军士和士兵也可以购买,战后为列兵直接发放夏帽。

下图为M/39炮兵军官夏帽

M/39毛皮帽(turkislakki m/39)

M/39毛皮帽是在冬季专门使用的冬帽,为了弥补之前野战帽在冬季不够保暖的问题。M/39毛皮帽是在芬兰军队和边防部队早年推出的毛皮帽基础上发展而来。

M/39毛皮帽由厚厚假动物毛皮制成,后部和护耳部分通常折叠起来,用钩子和纽扣等固定。毛皮帽有棉布衬里和私人购买的丝绸等其他材质衬里。军官和高级军士的毛皮帽护耳较短;初级军士和士兵的护耳较长,折叠起来可以在帽顶部连接。二战期间因为所使用的材料和制造商不同,所以假毛皮的颜色有很大差异,标准版为灰色,空军版为黑边蓝色。

下图为1944年的M/39毛皮帽

下图为初级军士和士兵的M/39毛皮帽。该毛皮帽是在1981年生产后期版本,帽徽为塑料制作,战时的帽徽通常是涂漆锡制帽徽。

资料来源:

http://etulinja.net/guide/UniformsAndEquipment/Clothing/Army/m36Tunic/

https://www.jaegerplatoon.net/UNIFORMS4.htm

全文完

1 阅读:532
评论列表
  • 2024-09-10 08:49

    端庄大方的芬兰军服。

海绵宝宝谈人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