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人生这一生最好的活法:多求索,懂知足,会自持

皓然一文化 2024-07-05 13:22:15

2016年5月25日,一位百岁老人离世的消息震惊整个文坛。

有人说,她走了,带走了一个时代最后的优雅和温度。

有人说,她走了,世间再无“我们仨”。

她就是被周国平认为,是这个时代文化力量标杆的文坛巨匠,杨绛。

杨绛的一生正如江南的一枝莲花,淡泊名利,不争不抢。

她为中国的剧作、翻译等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并不看重这些世人眼中的名誉,一辈子甘做一件隐身衣。

她出身名门,为了丈夫的事业,心甘情愿做“灶下婢”,一向桀骜不驯的钱钟书,曾多次公开赞扬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回望过去的岁月,杨绛曾淡定地说道:“死者如生,生者无愧。”

在这漫长的一生中,杨绛曾快乐过也悲伤过,但无论何种境遇,她都能认真坚定地生活。

也正是这份素雅淡然的姿态,让她的人生充满传奇。

1

越求索,内心越丰盈

亚里士多德曾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一个人对知识的探求越深刻,内心就越丰富充盈。

杨绛便是这样的人。

杨绛本名杨季康,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文化世家,父亲杨荫杭早年曾赴国外留学,归国后任江苏省审判厅厅长,母亲知书达理,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

小时候的杨绛,在父母的影响下,特别热爱读书,她喜欢文学,跟着父亲学习音律,学着母亲看新小说。

10岁时,随着父亲工作的调动,她来到上海启明女校就读。在这里,杨绛除了接受规律的作息训练外,初次接触到了英文和法文,这为她学习多元化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1928年,杨绛中学毕业后,一心想考取清华大学,然而当时的清华却不到南方招生,无奈之下,她就近选择东吴大学学习政治学。

在东吴大学,杨绛的求知欲正式被打开。她整日泡在图书馆,阅读大量的原版书籍,并开始展示自己的才能,尝试着翻译一些篇章。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杨绛在同学的帮助下,前往清华大学借读,实现了自己当年的愿望。

在清华,她扩展知识范围,选修中西诗文和翻译。由于才华出众,她得到朱自清的推荐,公开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收脚印》。

1935年,新婚不久的杨绛,陪着丈夫钱钟书一同前往欧洲求学。

到了英国后,作为旁听生的杨绛,不能去牛津大学的课堂听课,但她可以去图书馆自由学习。

牛津大学的图书馆,是世界一流的图书馆。丰富的图书,弥补了杨绛不能听课的遗憾,她沉醉在书海的世界里,尽情吸收大量的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和眼界。

而正当杨绛沉浸在对知识的浓烈探索中,却收到母亲因病去世的消息。

身在异国的她,听到这一噩耗,一时悲痛万分,但又碍于局势,暂时不能回国,这一切都让杨绛既伤痛又自责。

所幸的是,在大量的书籍中,杨绛找到了治愈自己的方法,并在丈夫的暖心陪伴下,慢慢走出伤痛,继续前往求索的道路。

对知识的无尽求索,是杨绛一生的使命,而知识的滋养,也让她的内心变得开阔,活得更加通透。

有句话说:“知识是心灵的活动。”

对知识的探求达到一定境界,生命就会呈现出宁静和达观。

但求索知识,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

在求知探索的过程中,人的内心会一步步得到给养和升华。

也正因如此,求索的智慧才能支撑一个人,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披荆斩棘,向阳而行。

2

越知足,生活越安稳

一个人或许会说谎话骗人,但心却不会。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内心是满足的,你就不会感到孤独和不安。

1938年,中国的战乱让杨绛夫妇在异国他乡坐立不安,看到祖国风雨飘摇,心怀强烈爱国之心的他们,决定匆匆结束学业,返回祖国。

回国后,钱钟书受请去了昆明西南联大任职,杨绛则独自带着女儿阿圆,回到上海与亲人团聚。

杨绛回到上海后没有固定的住处,只能先暂时和婆婆挤在一起生活。战争年代,能有个地方可以栖居,杨绛心怀宽慰。

她虽不爱说话,但一有时间就帮家人清洗衣服,或是在缝纫机上缝缝补补。

为了维持生计,她去偏远的学校当校长;为了补贴家用,她兼职给一个富商的女儿做家庭教师。

虽然起早摸黑的工作,让她的身体精疲力竭,但能让家人生活得好一点,再苦再累,她也心甘情愿。

两年后,钱钟书回到上海,一家人终于团聚。动乱年代,杨绛一家在上海一住就是八年,孤岛岁月,日子艰难。

钱钟书在上海没有正式的工作,只能上钟点课,夫妇二人在上海期间饱经忧患,备尝世间炎凉。

在这种情况下,钱钟书有了想写一本小说的冲动,他的想法得到了杨绛的大力支持。

为了能让钱钟书专心写作,杨绛独自扛起生活的重担。她一人身兼数职,还要做灶下婢,劈柴烧火做饭,经常让煤烟染成花脸,滚油烫出泡来。

虽然生活困苦,灾难不断,但能每天看到丈夫创作出来的作品,杨绛便心满意足。

后来这部著作《围城》一经出版,就盛况空前,钱钟书凭借此书,一举奠定了他在文坛的重要地位。

钱钟书明白,没有杨绛的辛苦付出,就没有这本书,因此他在《谈艺录》中说道:

“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地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许多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应该献给她。”

面对钱钟书的称赞,杨绛淡然一笑地说道:“我原是父母生命中的女儿,只为我出嫁了,就成了钱钟书的杨绛。”

懂得知足,无论日子多艰难,杨绛总能活得安稳自在;懂得满足,不管经历多少困苦,她都能品味出生活的甜蜜。

人生就是这样,知足而常乐,才能让你收获稳稳的幸福。

当你身处浮躁慌乱的人世中,总是为找不到方向而迷茫,为不知如何取得成就而焦虑,不妨静下来,听一听内心的声音。

有句话说得好:“满足是一种内心的选择状态,它不取决于境况。”

如果是发自内心的满足,哪怕身处贫苦泥泞,也能将生活过得平稳安乐。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最大限度的少一点遗憾和不满,多一点知足和幸福。

3

越自持,人生越从容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云淡风轻或是疾风骤雨,皆需要自我的修炼。

战乱结束后,杨绛一家来到北京,本以为从此可以过上太平的日子,谁知生活的大动荡才刚刚开始。

“三反”运动中,杨绛作为知识分子,被要求思想改造;她的讲课风格和阅读的书籍,常遭到批判和误解。

她先后与丈夫和女儿分离,一个人在偏僻的农村,独自接受劳动改造。

虽然斗争层中不穷,但杨绛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为了能更好的翻译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近50多岁的她,开始自学西班牙语。

不管外界如何躁动,她总能用“万人如海藏一身”的方法,让自己在安静中学习创作。

无论受到了多大的屈辱,她总是一如既往,心平气和地去面对生活。

文革期间,她被迫带高帽游街,接受批斗,还被剃成阴阳头。

遭受如此屈辱,钱钟书急得团团转,不知该如何是好。但杨绛却不慌不忙,她耗费了一夜功夫,为自己制作了一顶假发。

第二天,她带着假发继续工作,将满是污秽的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静静地坐在旁边看书。

无论过着怎样任人蹂躏的生活,她都坚守自我,没有愤怒,也没有慌乱阵脚。

正如她所说:“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是为了保持内心的平静。”

任外界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杨绛之所以坚韧勇敢,能屈能伸,就在于她有一套自己的不晕船哲学:

就是不以自己为中心,而是以船为中心,顺着船在波涛汹涌间摆动起伏,这样人就永远在水之上,平平正正,不受波动。

是啊,不管生活的船如何颠簸,只要顺着它的方向,顺势而为,自会立身于世。

这套立身处世的哲学,伴随着杨绛度过了充实的晚年。

先后经历失去爱女和丈夫的悲痛后,耄耋之年的杨绛,开始闭门谢客,选择在书海里度过余生。

她过着严谨自持的生活,每日在家读书、整理书稿,以及写作。她创作出《我们仨》,在纸上复活了一个鲜活的女儿和一个顽皮的丈夫。

2005年,因一场疾病,她开始思索“走到人生边上”这个题目,随后她便写出《走在人生边上》这本书,她知道自己该收拾行李,打扫好人间的战场,朴素从容地“回家”了。

人这一生,能得幸福安稳固然是好,可当不幸来临时,与其慌乱躲避,不如坚守自持。

正如苏轼在诗中所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懂得在不幸中保持克制和冷静,才能在人生的惊涛骇浪中,从容安静地向前走。

这种历经磨难后的笃定自信,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处世哲学。

4

2016年5月25日凌晨一点,杨绛在安详中离开了人世。

杨绛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传奇,太多的磨难,然而,她从来都持怨而不怒的风度,真正做到了平稳敦厚。

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发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行走于人世,其实就是一场历练。

学会求索,方能充实丰盈内心,开阔眼界和智慧;

懂得知足,才能过得安稳踏实,活得潇洒和自如;

做到自持,心境才能变得强大,活出从容的人生。

如此,靠着自我的修炼和成长,便能拥有随性淡然的姿态,让人生走向圆满。

作者 | 幸运星。

1 阅读:26

皓然一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