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12月7日,第五届全国公益慈善理论与政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以法促善 共创公益”为主题。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蚂蚁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彭翼捷受邀出席并作“互联网技术助益中国特色慈善”主题发言。
发言中,彭翼捷提出了很多有富有建设性的观点。比如:
互联网公益是中国慈善的一个鲜明特征,中国慈善事业要更加现代化和走出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做好做强互联网公益是最有效路径之一。
建立信任需要无数努力,打破信任可能只在一夜之间,不让小火星蔓延为“火灾”是底线。
高质量的品牌公益项目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标准,需要“五有”:国家有倡导,社会有需求,治理有规范,执行有效率,项目有结果。
公益的“公”,实际上是公众,公共,是人人公益、也是人人受益,捐赠人自身也受到的滋养。
一家企业要行稳致远,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应该是一体创造、同时创造,不是挣了钱拿出来部分做公益慈善,而是企业的产品、服务本身就要具备社会价值,解决社会问题……
这样的观点还有不少,大家可以仔细阅读全文学习,无论是对行业的认识,还是对自身企业的定位,都值得为其点赞。
注: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蚂蚁公益基金会。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蚂蚁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彭翼捷
科技与好的社会:
互联网技术助益中国特色慈善
很荣幸能受邀参加第五届全国慈善理论与政策研讨会,有机会和这么多专家学者、从业者一起学习是特别难得的机会。今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三十年,回想自己从业这些年,切身感受到互联网技术对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中国慈善行业也充分抓住这一技术变革机遇,互联网公益俨然成为中国慈善的一个鲜明特征。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互联网技术助益中国特色慈善”。还记得第一次与郑老师交流,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特色慈善。作为一名从业者,我认为中国慈善事业要更加现代化和走出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做好做强互联网公益是最有效路径之一。那如何才能进一步做好做强呢,我想分享三点思考,请大家指正:
一、互联网公益已经解决了“能不能”的问题,现在要更好地解决“想不想”的问题
行业里大家把2008汶川地震称为“互联网公益元年”。这十几年走来,我们已经完成了互联网公益慈善的1.0阶段,人人都能便捷、低门槛地参与到形式多样的公益中来,而且是随时随地参与,这在以前不可想象;而互联网公益已经进入2.0阶段,我们要更好地解决公众“想不想”做公益的问题,根源还是要回到信任,它既是公益行业最根本的命题,也是在新形势下面临新挑战的难题。
要解决“想不想”,“一减、一增、一扩”很重要:
一减是减负面。一次大面积的负面舆情,整个行业需要付出数倍的代价去缓解,只有先把负面的数量和影响面降下来,才有提升信任的基础。那该如何减?
首先是转变舆情处理态度,然后是提升公众沟通能力,努力把危机化解于“火星”之中。
基金会过去更多是服务机构客户,而现在要直接面对海量的个人捐助者。今天我们面对的很多是互联网原住民,再过十年,也许五年,我们要面临的是AI原生的一代。基金会沟通对象变了,用户数量的量级变了,公益行业的思维方式和心态需要转变。同时,升级组织能力、打造全新的沟通体系也很重要,沟通形式可以很多元,不求完美,但求及时和真诚。今天任何一个问题暴露,传播速度之快、波及面之广前所未有,往往是从“看不上”“看不懂”到最后小火星蔓延开来成了漫山大火就完全“跟不上”了。建立信任需要无数努力,打破信任可能只在一夜之间,不让小火星蔓延为“火灾”是底线。
一增是增正面。正面的报道和故事很重要,互联网本身也有媒介属性,但最根本是要用心去打造高质量品牌项目,从源头增加公众信任感。
就像“希望工程”项目,我身边许多人就是通过它最早参与到公益,也因为参与了这样高质量的品牌公益项目,建立起了对行业最初的信任。
过去一年多,我们和公益伙伴、媒体伙伴、专家一起反复探讨,形成了初步共识,我们认为高质量项目不是一个概念,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标准,需要“五有”:国家有倡导,社会有需求,治理有规范,执行有效率,项目有结果,每一项“有”对应着细则的评分依据和标准,评分交给专家、媒体、公众、平台四方代表。这样做也许慢,但是这本来就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情。
一扩是扩场景。互联网讲究场景,把公益捐赠融入互联网场景中是提升信任、带动参与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行走捐、消费捐、积分捐……大家并不陌生。但这还不够,我们可以把公益融入更多元的互联网创新场景。场景公益的本质是什么?是借助场景本身的价值来降低信任门槛和激发捐赠动力,巧妙地解决“想不想”的问题。
就在上个月世界儿童日,支付宝蚂蚁庄园把自闭症儿童的画作数字化,让用户可以购买五彩斑斓的电子画放在自己网络空间的“庄园”家里,装扮自己的虚拟空间。每幅电子画需捐赠9.9元可获得,这不是一个很低的门槛,但是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有超过15万用户捐赠,直接筹款超过200万元。我想这样的巧妙的和场景的结合实践还可以很多,公益项目在全新的互联网场景中大有可为。
“一减、一增、一扩”既要做减法,更要做加法,还要积极在发展创新中求解信任难题,才能更好地解决“想不想”的问题。
二、互联网公益不仅要传承和借力传统慈善文化,更要营造共益的新公益文化,形成社会向善合力
谈到慈善,许多人会讲西方慈善有文化基础,其实中国慈善文化源远流长,正是互联网公益在中国蓬勃发展得以扎根的深厚土壤。
传统中国文化讲仁爱、孝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天,“一老一小”是互联网上得到用户最广泛帮助的对象;“毋以善小而不为”,一元钱、一分钱也能随手做公益在互联网上蔚然成风。传统慈善文化倡导“亲友相济、邻里互助”,今天通过互联网平台,素不相识、远隔万里的人也能帮助彼此,形成了新的“天涯若比邻”;
还有蚂蚁森林,我认为也是非常典型的中国慈善文化的传承受益者。因为种一棵树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远超出了环保,蕴含着太多美好的期许:
它可能是福泽后人的善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它可能承载了对孩子的期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种树从古至今也是一种很有仪式感的纪念,纪念相识,纪念结婚,纪念生子……而所有这些文化上的联结,构成了亿万用户参与的动力。到今天,已经有超过7亿用户参与其中,超过5.48亿棵树被种下,切切实实改变着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许多在互联网上有生命力的公益慈善项目,生命力的源头就在延绵千年的慈善文化里;面向2.0时代,互联网公益不仅要传承和借力传统慈善文化,更要营造共创共益的新公益文化。
互联网公益很大的价值是它带动了广泛参与,这种参与不仅仅是捐赠。以支付宝平台为例,去年一年有超过5.4亿的爱心用户通过各类方式参与公益。我一直这么认为:亿万人参与的价值远大于捐赠本身,因为公益是帮助别人也是自己受益。就像一位用户给我们留言说,公益就是“如果你做了,无论大小,对自己会有温暖的感觉、会净化自己,十几个人一起做就是温暖加倍、净化加倍。”这其实是很多人共同的想法。公益的“公”,实际上是公众,公共,是人人公益、也是人人受益,捐赠人自身也受到的滋养。亿万人做公益,对社会向善文化就是如涓涓细流般不断滋养,全社会就有更强的向善文化。我相信,这样的社会一定是更加美好的社会,这种共益的新公益文化,已经超越了慈善的范畴,是互联网公益应该去追求的更大的意义。
三、互联网平台要走出公益慈善的小范畴,迈入全方位“智能向善”的大格局,创造更大社会价值
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就是一部科技的发展史、进步史,求解社会问题,我们始终相信要从技术中寻找答案。今天许多互联网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搭建免费的互联网捐赠平台,而且并不止步于此,而是已经在探索去做更多,让互联网公益有了迈入全方位“智能向善”大格局的基础。
比如高德一直注重支持公益,但今天已经不止于公益。高德在两年前发布无障碍导航地图,希望用数字技术帮助残障人士便利出行,已经在全国58个城市上线,提供了超过1.5亿次无障碍路线规划。今年8月又新上线了“视障导航”,希望为视障人群带去“第二双眼睛”。这对于高德的业务来说可能体量很小,但意义很大,意义在于企业的主营业务已经在全面考虑向善,不断地为多元化群体提供社会价值。
蚂蚁集团在三年前发布了我们的ESG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相信一家企业要行稳致远,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应该是一体创造、同时创造,不是挣了钱拿出来部分做公益慈善,而是企业的产品、服务本身就要具备社会价值,解决社会问题。我体会很深的一个事情是,这两年,境外人士来华遇到对支付环境的不适应。这意味着你每收100元就得拿出来2、3元作为支付成本,这对咱们中国的小商户已经适应了一个非常低成本甚至是免费的支付环境来说基本无法接受。看到二维码和外币信用卡的差异,许多人也明白了为什么移动支付今天在中国会无处不在,它用技术和商业的创新,找到了解决普惠金融问题的一条路径。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对蚂蚁的启示也是,双价值一体创造才能让企业真正可持续发展,企业也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智能向善”还有许多领域有待探索。我们相信,互联网平台走出狭义的公益慈善范畴,迈入全方位“智能向善”,去解决社会需求,去更好创造社会价值,互联网企业自身一定能够在社会发展中获得发展机遇,也一定能够更好地助益社会发展大局。
谢谢大家!
来源:善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