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被美国骗最惨的一次!整整三十年:F-22发动机推重比10神话破灭

星辰大海评军事 2025-02-13 09:06:43

这几天WIKI上的词条“Pratt&Whitney F119”(F-22发动机)经历了一轮疯狂修改,推重比从原先的10被改到了7,然后又改成了9,最新版是被改到了7.95!这个数据直接引爆了国内社交媒体!因为从1990年代以来,F-22的发动机推重比就是中国技术无法企及的10,现在你告诉我只有7,或者说只有8,这三十多年来的信仰直接就崩塌了!

除了崩塌的信仰外当然还有惊喜,因为中国的WS-15一直就是对标美国的F119,现在F119塌房了!类似的案例还有中距空空导弹AIM-120D的双脉冲发动机,还有F-22的升力2.0的系数,结果中国真整出了升力系数2.0的歼-20!而这个F119按推重比评估,F119比WS-10C都好不了多少,美国人做的PPT中国人真的实现了,WS-15秒杀F119,这是真的吗?

这是被美国骗最惨的一次! 整整三十年: F-22发动机推重比10神话破灭

种花家列个资料各位就知道当年面对美国F119发动机时中国那绝望的心态!1993年2月份,全球最先进的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普惠公司的F119发动机测试,推重比达到了10级别,数据一出震惊全球,当时的中国发动机技术如何呢?

上图是1994年,美国海军小鹰号航母上起飞的F-14在南海上空拍摄的我军拦截美军机的歼教-6。当时F-14领先歼教-6两代。当年的发动机技术普遍还是涡喷系列,第一款涡轮风扇发动机WS-6已经于1984年下马,当年花了5亿英镑从英国劳斯莱斯公司引进了斯贝发动机准备仿制,这就是后来WS-9。

这种自重1.84吨,加力推力也只有91.1千牛,满打满算推重比也只有5.05!而且由于我国在发动机技术上的极度落后,材料技术完全跟不上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核心机的高温要求,从1975年开始折腾到1990年代都没有突破,真正成功仿制时已经到2002年前后了!

斯贝发动机

这个背景资料下,各位对中国的发动机技术基本了解一二了。在F119这种使用了三级风扇、6级高压压气级、总共9级压气级和高低压两级涡轮,涡轮前温度达到了1700℃、公开的资料中的推重比达到10的怪物级发动机面前,中国的搞了将近20多年才突破的5.05推重比的WS-9的差距那真的是太大了。

美国的F119发动机那绝对是一骑绝尘般,中国人连美国的尾灯都看不到,差距那真是鸿沟,无法想象的鸿沟!这道鸿沟就算2008年突破WS-10C依然未能弥补,因为WS-10C的推重比也只有8.0~8.5。一直到2022年左右,歼-20装上WS-15试飞的照片在网上披露,才让大家心里稍稍有点安慰!

但是有一个事实摆在眼前,WS-15即使比美国的F119要更优秀,但这是人家1993年就已经搞出来的发动机,从2022年算都已经过了31年了!就算是1997年开始算起,也已经25年了,也就是说中国折腾了那么久,就只达到了美国25年前的水平,鸿沟看似填上了,但却更宽了!

整整三十年:F-22发动机推重比10神话破灭

消息是2月11日传开来的,据称马斯克的DOGE团队要求GAO公开了军事装备部分资料,其中就有普拉特惠特尼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22配套的F119发动机的重量数据,干重5000磅,约合2268千克,加力推力:156-173千牛,即使按最大173千牛计算,推重比也只有7.78!

F119

F-35的发动机F135更惨,加力推力226.72千牛,干重6422磅(2913千克),带升力风扇版7260磅(3293千克),按最大值计算,推重比也只有7.94,如果按最小值计算则只有7.02。这些个数据一出,美国发动机的神话瞬间就崩塌了!

这个数值甚至都比不上WS-10的数据,中国在2005年首次测试的WS-10也有接近8的推重比!从1990年代开始,中国被美国战略欺骗了超过30年!中国人终于搞出了美国人都搞不出的发动机,之前确实有这样的案例,比如双脉冲火箭发动机、F-22的升力系数等传闻中的PPT结果中国真搞成了。那么问题真的是这样吗?F119发动机真的连WS-10都不如吗?

双脉冲发动机案例重现:涡扇15又一次超过了美国PPT?

最著名的案例就是AIM-120D的双脉冲发动机事件,这种在2015年装备入役的中距空空导弹曾经让PLA很是慌张,因为早在其公布以前就有大量资料确认美军的这枚中距空空导弹使用了传说中的双脉冲火箭发动机,让其射程倍增,射程可能超过200千米!

这就让PLA夜不能寐了,200公里的射程都超过了很多防空导弹的射程,美军的AIM-120甚至可以在安全距离外发射,这也太牛逼了!所以国内的军工就进行了一轮技术攻关,终于搞出了PLA(解放军)版的双脉冲空空导弹PL-15,这种导弹的射程超过了200千米+,尽管超过不多,但还是做到了人有我优的条件。

然而美军在2015年装备后这种空空导弹的数据逐渐公开,射程仅仅只有160千米,而且动力射程也就80千米左右,这个......完全就是普通高能装药的火箭发动机嘛,哪来的双脉冲火箭发动机?中国人这是被美国大大的忽悠了一回!

当然这也没啥损失,反而在这个公关之下我们搞出了真正的双脉冲发动机,这种导弹的可以将射程提升30%-50%,过增加分段数,可支持更复杂的战术需求(如多次变轨、间歇式突防),末端保持更高的突防速度等等,而单脉冲导弹到了末端基本就没啥速度了,只能打打预警机加油机这类大型目标。

这种美国人忽悠但中国人诚实的往死里技术攻关最终突破的案例还有不少,比如89式重机枪,当时了解到的数据是前苏联开发的NSV重机枪只有25千克,中国军工往死里突破也只整了个26千克,感觉差距非常明显,但最后才知道,人家那是不带底座的重量,中国军工搞的事带了底座三脚架的重量,那个NSV带上底座后重达41千克!

另一个是潜艇钢材案例,当年美国给出钢材屈服强度数据中国技术专家死活都只能做到公开数据的50%左右,之后经过了十几年的公关也只能达到80%,但是谁知道美国人的数据竟然是假的,2021年11月8日,一名叫伊莱恩·托马斯的冶金专家承认,从1985年到2017年期间,她伪造了至少240个批次钢材的强度和韧性的测试结果。而托马斯供职的钢铁公司为美国海军提供足足一半的潜艇用钢使用量!

再有就是F-22升力系数的数据,美方公布的是2.0,对于小展弦比的战斗机升力系数达到2.0是非常震撼的,阻力小升力还大,这种当然极其优秀的设计!所以歼-20在设计时就升力系数部分专门做了攻关,最终用鸭翼+边条取得了小展弦比大升力的好成绩,据公开数据称,歼-20的升力系数达到了2.2左右。

然而最后才发现,美国的F-22升力系数才1.6~1.7,美国人专门坑实诚的中国人,但也不是坏事,至少我们把标准定的很高,搞出来的东西美国也是傻了,美国人就做了个PPT,结果中国人真的搞出来了!那么问题来了,在发动机领域,中国真的搞出推重比超过10的发动机了吗?答案是很可能也没有,因为中美可能碰到同一个难以跨越的难题了!

F119的推重比到底怎么回事?可能以后的发动机参数表达要更新下了

种花家就F-22的发动机推重比降为7~8的微头条发了之后,有相当多的网友都留言讥讽,说要是美国的发动机推重比打七折的话,F-22的超级巡航与超机动性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没有一台高性能的发动机完全飞不出这种性能,认为中国人已经造谣抹黑惯了,完全不顾科学规律!

事实上确实是这样,这个发动机的干重和推力都是美方公布的,这个推重比计算并没啥问题!但是问题来了,F119的推力确实也那么大,涡前温度也大差不差,为什么发动机的重量就那么大了呢?有网友表示那个是二元矢量喷管太重了,完全是这个喷管占用了重量!

微博军事大佬萌虎鲸的意见非常明确,为什么没有厚重的二元矢量喷管,涡轮前温度和涵道比更高的F-35的F135发动机推重比还更低?只有个可能,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涡前温度大幅增加后相应的外围设备重量也会相应增加,比如:

在涡前温度增加的同时,发动机转速也要增加,还要增加主轴系上的轴承、压气级以及高压涡轮的重量,同时还要增加包覆机构的重量,因为转速加大后防止击穿的机匣强度厚度都要增加,另外也要增加燃油管路耐热设计也会增加重量,甚至可能还要增加外涵道流量用于散热,这些结构全部加在一起就会让发动机重量大幅度增加。

基本上就是抵消掉了发动机推力增加后的推重比,简单的手发动机整体推力确实增加了,但推重比似乎被限制在了一个范围内,因为以目前的材料技术而言,只能改变设计来改善涡前温度增加后的恶劣环境,这样就无法避免重量增加!除非未来在发动机材料上取得革命性的突破,或者发动机工作机制上改变,才能让推重比出现大幅度的跃升。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F119发动机推重比那么烂,为什么F-22性能依然非常牛逼?事实上这个发动机的推重比与F-22的性能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F-22的高机动性是整体推重比获得的优势性能,比如两台F119的按公开最大推力在34吨(实际可能在32吨)左右,如果F-22最大起飞重量为36.3吨,那么起飞时的推重比为0.94左右,经过巡航抵达作战区域时只剩下30吨重量,那么此时的空战推重比就是1.13。随着导弹发射,燃油消耗,到最后推重比可能会增加到1.2~1.5以上。

在这个作战推重比计算中,发动机的推重比在这里并不是非常影响作战时的推重比,这里更看重发动机的整体推力,下面是F-15发动机和F-22发动机的基本参数对比:

F100-PW-229,适配装机:F-15,最大推力:13.2吨,干重:1.68吨F119-PW-100,适配装机:F-22,最大推力:15.9吨,干重:2.27吨

或者可以这样理解,用大约0.6吨的质量增加换来了1.7吨的推力,差不多就是1:3的结果,整体上来看似乎还是划算的。社交媒体上有网友表示,中国的WS-15可能遭遇了与美军类似的问题,不过也有可能WS-15真的达到了推重比10级,比如如下新闻还是找得到出处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于2022年11月底在江西南昌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暨南昌飞行大会上发表演说时透露,一款正在研制且推重比达到10的第4代军用小涵道比涡扇引擎已装配在歼-20首飞。

就是不知道这个推重比的计算方式,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WS-15的具体数据,也无法计算WS-15的具体推重比,不过在WIKI上公开的数据是:

WS-15干重为1.61吨,加力推力为15.9吨,推重比为9.88

如果这个数字为真的,这个推重比是相当逆天了,因为种花家这边还有一个数据是WS-15的推力可能在17吨左右,同时干重应该也会相应增加,在种花家看来,这个干重增加到没所谓,关键还是推力增加,因为推力一大之后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回到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WS-15就算不能秒杀F119,基本上也达到了同级别水平。另外我们也确认一个事情,美国的下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已经测试,尽管目前距离装机还远,但成熟度应该要比我们更高。

在常规涡轮发动机上我国确实存在不少差距,不过从目前公开的数据来看与美国差距已经不是很大,同时我们也要了解到,现在新体制发动机发展很快,比如旋转爆震以及涡轮增压爆震还有涡轮与冲压组合的TBCC等都在突破前夜,下一代发动机极有可能走的是非传统体制,现在中国的六代机已经横空出世,下一代航发上中国也将一定超越美国!

0 阅读:6
星辰大海评军事

星辰大海评军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