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再扩容!
浙江大学消息,日前,力学“101计划”工作推进会在杭州召开。会上,力学“101计划”牵头人、浙江大学杨卫院士深入阐述了“101计划”与力学的契合点,以及如何借助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助力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会议还宣布了力学“101计划”专家指导委员会名单,委员会汇聚了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胡海岩院士、清华大学高华健院士、大连理工大学郭旭院士等专家学者围绕课程协调、评价和反馈机制、教材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力学“101计划”由浙江大学牵头,16所高校共建。
当前,“101计划”正在加快建设,逐渐推广至越来越多学科领域。据学校2025年新年贺词,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分别牵头海洋科学“101计划”和药学“101计划”。
79所高校,共建一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启动了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简称“基地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简称“强基计划”)为代表的本科教育改革工作。经过3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改革已显成效。
但面对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探索能够实现从“0”到“1”突破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解决拔尖人才不足的问题,成为各大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之下,“101计划”应运而生。
“101计划”首先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试点,如今已推广至多个学科领域。据统计,目前公开报道的12个学科中共有79所高校入选“101计划”。
其中,北京大学入选除中药学外的11个领域,成为入选领域最多的高校。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入选10个领域。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入选了8个领域。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101计划”的实施重点,是推进四个“一流”建设,即一流核心课程、一流核心教材、一流核心师资团队、一流核心实践项目。以课程改革的“小切口”,带动解决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大问题”,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强突破”。
据101计划工作平台官网消息,核心课程建设目前已取得了一批成果,7个学科已打造89门核心课程。其中基础医学、数学、物理学核心课程数量最多,已建设14门,哲学核心课程共13门,化学、计算机科学核心课程12门。其余学科核心课程均在10门以上。
高校方面,北京大学负责的课程数量最多,有35门。复旦大学负责10门课程,位列第二。浙江大学共负责8门课程,排在第三位。
如果说原始创新产出是甜蜜的果实,基础学科专业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土壤。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师资、一流实践项目无不是土壤的养分来源。期待随着“101计划”的深入推进,我国创新人才再度迸发勃勃生机。
来源:高绩、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