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太太太太太牛了!
3月21日,中国移动发布2023年财报,成绩非常炸裂——营业收入10093亿元,同比增长7.7%,首次突破万亿规模,也是全球唯一突破人民币万亿规模的运营商;净利润1318亿元,同比增长5%,刷新历史最高值;净利润率高达13.06%,这是中国移动治理高效的最集中展现。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移动在20多年发展历程中一个关键的里程碑。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高达2538亿元,在总体营收中的占比达到25.1%,相比22年的22.1%,提升了3个百分点。
这说明了什么?
从营收层面看,这说明中国移动收入结构在快速优化,这对中国移动释放收入风险非常重要,尤其是在2023年流量收入负增长的大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收入正在成为中国移动新的收入支柱。
从发展质量看,这说明中国移动正在快速从传统通信运营商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型,科技创新产品/业务带来的收入正在取代传统通信业务,成为推动中国移动增长的新的驱动力,这是近几年中国移动推动战略转型的关键成效。
营收、利润,这只是财报透露的一方面信息,里程碑式的增长确实让人鼓舞,但更重要的是,在财报中,我们更多看到的中国移动整体发展实力的增长!
下面我分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观察和理解——
实力1:移动云发展站上新台阶
根据财报数据,2023年移动云营业收入833亿元,同比增长65.6%,自有能力收入同比增长超100%;
移动云收入占中国移动整体营收比例8.25%,相比22年的5.37%,提升了2.88个百分点;
移动云增量收入(833-503=330亿元)占中国移动增量收入(10093-9373=720亿元)的45.83%,相比22年的29.33%,提升了16.5个百分点。
从数据上看,移动云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移动收入增长最重要的力量!
而根据全球权威咨询机构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3Q3)跟踪》报告显示,移动云公有云(laaS+PaaS)服务市场份额排名又进一步,跻身前五,从另一个角度印证移动云的增长势头。
增长的背后,是移动云实战能力的增强——
在产品实力方面,移动云作为中国移动算力服务的重要形态,在过去一年,不断深化东数西存、西渲、西训、西算等创新应用,在大规模异地数据存储、离线影视渲染、AI模型异地训练等方面打造了20余个行业样板,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低成本的服务;面向家庭和个人,创新打造云手机等3类瘦终端、算力家庭主机等2类胖终端,以及1个调度底座的“321”云算终端产品体系。当前,中国移动已经上线了多种任务式服务,以数据快递为例,支持弹性开通、弹性带宽和弹性计费,与国家天文台、贵州天眼(FAST)等单位完成超2200公里超长距高吞吐试验,利用网络闲时,每天可稳定传送超40TB数据。
在技术实力方面,举个例子说吧,如果说移动云是算力网络的核心,那移动云的核心则是基于openEuler技术路线自主研发的“大云天元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经过八年多的技术沉淀,聚焦全栈自主、多样算力、内核创新和安全可信技术领域,深耕系统安全、虚拟化和云原生等基础软件根技术,全面支持国产软硬件生态,已在中国移动全场景业务中大规模应用,累计部署超45万套,对外订购超7万套,满足党政、金融、交通、能源等重要行业数字化、国产化转型需求。
可以说,移动云以扎实的发展,一方面,以快速增长的营收助推了中国移动数字转型落地,另一方面,以不断积淀的创新技术能力探索算力网络的演进路径和方向。
实力2:算力网络从概念原型进入产业实践
算力网络是中国移动面向时代发展的一种探索,两年多来,算力网络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原创技术多点突破,产业共识逐渐形成,已经从概念原型进入产业实践,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
当前,中国移动已初步构建技术和规模双领先的全国性算力网络,并且围绕基础设施构建、算网应用赋能和技术创新引领三条主线取得突破性进展。
算网基础设施方面,“4+N+31+X”数据中心能力布局覆盖“东数西算”全部枢纽节点,推进算力跨地域、跨层级、跨内核、跨主体融通发展。算力总规模达9.5EFLOPS,投产算力服务器达80.4万台,启动建设运营商最大单体智算中心,构建覆盖全国的1-5-20毫秒三级时延圈。此前,中国移动发布了“百川”算力并网平台,创新三类并网模式,与十多家社会算力实现并网,接入通、智、超、量子超1.9EFlops异构算力,打造大规模社会算力汇聚、供给的新模式和新业态。
算力网络产业应用方面,推动全社会算力并网纳管和集约高效利用,研发“算龙头”,提供“一点接入、即时服务、多元异构、按需调度”的算力服务。启动算网大脑试商用,全景呈现和灵活调度移动云全部算力、存力、运力和能力,支撑算网产业发展。前瞻布局量子云平台、量子编译器等领域,推进量子计算与经典计算融合。
算网技术创新方面,中国移动布局十大方向30余项关键技术,在国内外标准组织牵头立项百余个,在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成立“算力路由”工作组,中国移动担任标准工作组主席,有望为IP协议带来变革性升级。构建跨越全国范围的算力网络试验网,汇聚超30家合作伙伴,验证发布40余项创新案例,打造科学装置雏形。
实力3:国家级、产业级的能力中台
在业界一片“拆中台”的声音中,谁也没想到,中国移动不光进一步深化了中台的运营,为内部的注智赋能、降本增效提供了助力,还面向社会行业打造一个国家级、产业级的能力中台。
区别于业界传统中台,中国移动能力中台通过标准化封装将能力沉淀,配合一套完善的运营体系,形成了一个运营为主、逻辑集中、物理分散的“硬+软”中台柔性体系,通过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等前沿信息技术与数据要素资源,为传统行业转型注智赋能。
当前,中国移动能力中台汇聚数据资源超2 EB,沉淀人工智能、北斗精准定位、数字孪生等内外部优质能力近千项,输出统一封装、灵活调用的能力服务,月调用次数超430亿次,全面赋能政务服务、城市规划、应急管理、文旅商贸、人口普查等多个重点领域。
中国移动能力中台正在成为赋能全社会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实力4:“AI+”行动加快突破
随着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取得重大进展,AI正在从辅助手段升级为支撑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国家层面也正式把“人工智能+”设为新的发展战略,当前,中国移动正在全面推动“5G+”向“AI+”延伸拓展,其中一个关键点落脚举措就是推进“三个融合”。
数网融合:构建以数联网为代表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提供数据、咨询、治理、应用等一站式解决方案,支撑海量、多维数据的实时、高效、安全交互。
算网融合:深化算力网络产业实践,研发算网大脑、算力路由等关键技术,加强算网一体化调度、编排和优化,实现通算、智算、超算等各类算力资源的统筹运用。
智网融合:体系化布局5G-A和6G研发,攻关新型网络架构、通感算一体、智慧内生等关键技术,为沉浸式、智能化等服务场景提供更强支撑,畅通万物智联的“大动脉”。
在三个融合的基础上,中国移动正在积极推进AI+产品的打造——
打造“智能原生”新服务:充分运用大模型等AI技术,加快产品形态、交互方式、客户体验的变革重塑。
打造“智能应用”:面向办公、娱乐、生活等领域,加快推动产品服务界面向支持自然语言多轮对话升级,深度集成知识问答、视觉识别、内容生成等智能化功能,高效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
打造“推理引擎”:构建面向多样场景、复杂任务的行业级AI大模型,提供工业理解计算、代码生成、数字孪生等新型信息服务,大幅提升质检、远控、调度等场景智能化水平。
打造“未来物种”:强化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运动智能的融合创新,培育比特数智人、人形机器人等新业态,促进AI具备更强大的认知力、判断力、创造力。
“AI+”行动是中国移动未来进一步实现从传统通信运营商向信息科技创新企业升级的关键行动,从当前看,已有初步成效,正待下一步深化落地。
实力5:科技创新全面起势
以中美贸易摩擦为起点,中国移动就开始奏响科技自立自强的铿锵乐章,从当前来看,中国移动已全面融入国家创新大局,逐步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在今年巴展舞台上,中国移动结合其强大的科技能力和丰富的产业实践,向全世界讲了一个关于科技与人类共融发展的故事,这个故事中,有5G-A技术带来的产业升级和变革的澎湃力量,也有AI+构建数智社会的无限可能。
在故事背后,是中国移动科技创新的全面起势,BASIC6计划(算力网络、人工智能、6G、大数据、能力中台、安全)遍地开花,一些重磅级成果开始集中涌现——国内首款可重构5G射频收发芯片“破风8676”面世、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智算中心正在建设、中国移动算网大脑全网试商用、全球首颗可验证5G天地一体演进技术的星上信号处理卫星“中国移动01星”顺利升空……
当前,中国移动正加快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建设好5G创新联合体,当好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链长,联合广大合作伙伴,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移动流量套餐相当高
看三个老大谁降价了
移动的员工脸皮都特别厚[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