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相声行业里最火的莫过于德云社了。随便刷刷短视频,几乎都能看到他们演员的段子,后台花絮,甚至连台下嘻嘻哈哈的样子都能收割一大票流量。然而,一边是满场爆笑、掌声如雷,另一边却是观众的冷嘲热讽:有些人到底是凭什么站在台上?实力呢?底气呢?靠“流量”能把相声撑下去吗?
德云社真的“天花板”般无敌吗?仔细扒拉一下,你会发现,繁华之下并非没有隐忧。相声这个圈子里,德云社的热闹其实藏着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已经被端到了台面上。
提到德云社的“家族成员”,宁云祥可能是绕不开的话题。作为张文顺先生的外孙,他从一进门就自带光环:德云社元老的后人,名副其实的“少爷”。听着够唬人吧?可惜的是,这些荣光他只带到了门口,进了舞台,观众的关注并没停留。在各种晚会上,他的存在感几乎为零。表演时,不是站位边角,就是被其他演员的表演完全盖过。
然而,作为一个年轻演员,他的舞台经验、业务能力确实显得捉襟见肘。甚至有观众调侃:“除了知道他是张文顺的外孙,我还知道啥?”实际上,他的“少爷光环”可能给了他一个不错的起点,但也无形中拉高了观众的期待。现在,他得好好想想,怎么靠舞台上的实力为自己正名,毕竟这样“低存在感”的路子只会越走越窄。
相比宁云祥“悄无声息”的存在,秦霄贤这边就热闹多了。光靠一张帅脸,他几乎承包了大半个德云社的流量池。甭管会不会听相声,粉丝量“杠杠的”。短视频上,他的表情包、各种“沙雕”名场面几乎让人看得停不下来。但问题也来了——高人气没有对应的高水平。
和其他演员相比,秦霄贤的业务基础明显有点跟不上节奏。包袱抖得也不是特别响,长段子中铺陈包袱的能力也略显生涩。为此,观众分成了鲜明的两派:一派认为他靠着颜值和性格红起来没问题,另一派却觉得他不过是在“夺了宝贵的舞台资源”。流量是好事,但流量更是一把尺子,前期能把你捧上去,后期同样可能把你的短板放大。如果秦霄贤不能加倍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他的风评可能会越来越“走极端”。
作为德云社为数不多的女相声演员,赵芸一一出道便吸引了无数目光。带着这样的“性别红利”,她本该拥有更宽阔的空间和更多的舞台,但她的表现却一直停滞不前——观众喜欢带着“鼓励”去看她,却鲜少为她的表演叫好。时间一长,这样的鼓励慢慢变成了比较残酷的质疑:“她真的对得起这么多的关注吗?”其实,作为一名少数派,她得到更多关注是一种机遇,但同样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硬实力,她的身份优势将反倒成为一把“双刃剑”。
相比前几位,何九华的经历显得更有戏剧性。他和尚九熙的拆对令人唏嘘,尤其是两人将共同事业拆分成单飞路线后,两人似乎都没有迎来职业生涯的最佳状态。尤其是何九华,在和秦霄贤组成新搭档后,却从未再现当年的“高光时刻”。
拆对后,他的舞台机会明显减少,这直接影响了状态的稳定性。对相声演员来说,舞台是提高能力、磨练技巧的地方,一旦失去密集的演练机会,整体状态便会不可避免地下滑。如今,他的业务能力不再如过往般被期待,外界纷纷感叹:这对当年的黄金搭档,失去了最好的默契时光。
德云社的九字科,绝对是“流量中的流量”。但若一层层剥开,你会发现,这批演员红得有些“虚”。名气大,粉丝多,节目也多,但说到真功夫,很多人瞬间折了半截。
他们中的不少人,舞台风格已经严重“模板化”——那些包袱或手法,观众早已耳熟能详,缺乏新意不说,甚至还有些吃老本的意思。而这种“虚火红”的现象,无疑是在无形中透支观众的耐心。
说到德云社之外的行业对手,苗阜和王声这一对西安班底的代表提出了不同的可能性。他们对相声进行了不少创新,比如将更多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融入到表演当中。但遗憾的是,这种创新也面临局限性。他们的作品在形式上确实变化多样,但从内容来说未能真正做到突破。一些人认为,他们已经丧失了对主流市场的吸引力。
曹云金的独立发展之路让人唏嘘。作为曾经的德云社台柱子,他离开后试图建立属于自己的事业,但发展始终难以突破预期。传统相声的传承与推广,并不轻松,独立运营需要的不光是才华,还有资源和眼光。而这些,显然难以靠个人的力量撬动太多市场。
德云社的商业化运作无疑是相声界里少见的成功案例,但它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小。一方面,商业化帮助德云社获取了流量和资源;另一方面,它也放大了内部问题,比如演员的资源分配不均、训练不足、舞台光环变流于表面等等。观众可以被外壳吸引,但真正留住人心的,从来还是相声本身的质量。
可以说,相声这个行业需要的不只是某一家班社的声势,更是一批真正沉得住气的演员。只有台上的人真有料,才能让这个行业继续热下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