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广西农民运动先驱、百色起义领导人韦拔群壮烈牺牲。在那风雨如晦的艰难岁月里,韦拔群带领穷人闹革命,坚信“雾散天会晴”,以非凡的智慧、胆识和牺牲,为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立下了卓越功勋。他的革命实践和英雄壮举,受到重领导人的称赞。岁岁清明,绵绵哀思,让我们重温红色故事,感受先烈事迹之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和信仰之光。
右江,千年不竭地奔涌在桂西大地上。这里孕育了右江革命先驱、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韦拔群。
本课件PPT页数合计22页。
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来介绍。
第一个部分是三打东兰
第二个部分是参与领导百色起义
第三个部分是苦战西山
韦拔群,1894年2月6日生于广西东兰县武篆区东里屯一户壮族农家。他12岁离家,先后到东兰县高等小学、宜山庆远中学和桂林法政学堂求学。1916年初,他在贵州加入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参加了护国战争;后入贵州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到黔军任参谋。
辛亥革命的枪响,护法战争的硝烟,十月革命的炮声,五四运动的呐喊,使这位壮族热血青年迅速觉醒。1920年9月,他离开黔军,赴上海、广州寻访孙中山。在广州,他加入受孙中山和廖仲恺支持的“改造广西同志会”。次年,韦拔群从南宁回到东兰,开始了他艰苦卓绝的革命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