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这味古老而神秘的“三木”中药材,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药用经济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人们的关注与青睐。
与其他药材命名不一样的是,“杜仲”药材的命名来源于人名,而不是此药材本身的药用特征或它的用途。
图片01~02):入药的杜仲


《本草纲目》中载:昔日有杜仲,服此得道,因此名之。意思就是有一个名叫杜仲的人,服用杜仲树皮熬的汁后,得道升仙了。
本期图文,我们继续以“杜仲”为话题,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重点关注和聊聊关于“杜仲”的相关知识。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评论,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关于“杜仲”的图文,清江鹤前期图文《享有“植物黄金”美誉的杜仲,雄花稀少弥足珍贵,药用价值高》专题分享了杜仲的基本概况,生长发育环境,药用价值食用价值,以及享有“植物黄金”的秘密。
图文《人称“思仙树”,银丝如绵,雄花享有植物黄金美誉,如何高效育苗》中专题分享了“杜仲”的繁殖育苗的技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爬楼阅读并积极参与互动。
图片03~04):杜仲雄花


《中国植物志》第35卷第2部中载杜仲:是一种蔷薇目杜仲科杜仲属多年生落叶乔木,田间植株可高达20米,胸径可达1米。
杜仲树皮为灰色或者灰褐色,皮、枝、叶均含银白色丝状胶质体,这一特征使得杜仲在自然资源植物之中独树一帜。
杜仲的小枝单褐色或黄褐色,髓隔片状,无顶芽。杜仲的叶片是单叶互生,叶片外观形态为椭圆状卵形或卵形,边缘有锯齿。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者近圆形,羽状叶脉在其背面清晰可见。这些形态特征共同构成了杜仲独特的外观。
图片05~06):难得的杜仲雄花


杜仲的花为单性花,雌雄异株。先于叶开放或与新芽同出。雄花多为簇生,花梗长约3毫米左右,无毛有小苞片。雄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很多人把杜仲雄花,加工成杜仲雄花茶作代饮品,对养生保健非常不错。
杜仲的果实为翅果,扁平,长椭圆形,先端有2裂,基部楔形,周围还有薄翅。
杜仲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以栽培。比如低山,谷地,低坡的疏林里均是可以人工栽培的。
杜仲喜光,耐阴性差,具有较强的耐干旱能力,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中性土、微碱性土及钙质土,瘠薄的红壤土上均可以生长发育。
图片07~08):杜仲的翅果


这种广泛的适应性使得杜仲在我国华中和西南暖温带气候地区,如甘肃、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广泛分布。
苏颂曾经说过,杜仲出于商州,成州,峡州附近的大山之中。树高数丈,叶似辛夷。皮折断以后,有白丝相连。刚长出来的嫩芽,还可以鲜食。
也就是说杜仲的鲜嫩叶可以作“野蔬”食用。《本草图经》中也说:杜仲,渭南人谓之“绵”,初生叶嫩时,采食,谓之绵芽。
杜仲的树干挺直,树枝斜上,树冠密集,萌芽能力很强,树皮再生能力也十分突出。
对于主干某一区段树皮进行全部环剥后,只要及时做好保护措施,短期内在木质部上就能长出新树皮。这种强大的“树皮”再生能力为杜仲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片09~10):杜仲叶片中的丝状胶质


《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均载“杜仲”树皮可以药,补肝肾,强筋骨治腰漆酸软,高血压等症。
杜仲在中医中被归为补益药中的补阳药范畴,主要入肝、肾经。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健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疼痛、筋骨痿软等症状。
《神农本草经》中载杜仲:味辛,平。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
也就是说“杜仲”有“补益内脏”“增强精气”“强筋健骨”“提神益智”的功效。还可以治疗阴部湿痒,小便后余滴不尽的症状。
《中药大辞典》中载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功效。主治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等。
此外,杜仲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适量服用杜仲可以提高免疫力、抗病能力,并起到抗衰老的作用。杜仲中的多种有效成分相互作用,共同发挥着对人体的保健与治疗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杜仲入药还具有“抗疲劳”“抗炎”“抗氧化”“抗衰老”“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保肝护肝”“抗细胞病毒”等众多用途。
图片11~12):杜仲树


有一位名叫杜仲的年轻樵夫,终年以打樵为生。在一次打樵的过程中,他不慎在山中摔了一跤受了伤,腰部疼痛使他难以忍受。
后来,在梦中他得到了一位“神 仙”老者的指引,他找到了一块神奇的树皮,煮水熬汁服用以后,把药渣敷在疼痛处,不久后腰伤痊愈。为了纪念杜仲的发现与“杜仲”治腰疼的善举,人们便将这种树皮命名为“杜仲”。
图片13~14):人工栽培出来的杜仲


相传很久以前,洞庭湖周边的货运主要靠小木船运输,船上拉纤的纤夫由于成年累月长时间的低头弯腰拉纤,以致积劳成疾,腰酸背痛不已。
其中一位名叫杜仲的纤夫,为了解除拉纤同伴们的疾苦,离家上山采药。
他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找到了能治疗腰膝疼痛的树皮。但不幸的是,杜仲在采集药材过程中不慎坠落身亡。
纤夫们为了纪念这位同伴兄弟,将这种树皮命名为“杜仲”。
图片15~16):杜仲的人工栽培


一位名叫李厚孝的年轻人为了给老母治病攀岩越堑到华山去采灵芝宝草。
结果“灵芝”宝草倒是采到了,但是在下峭壁的时候,李厚孝扭伤了腰并昏迷过去。
一位老者用杜仲树皮为他治好了腰伤。李厚孝请求老者留下姓名。
老者指着一棵大树吟道:此木土里长,人中亦平常。扶危祛病魔,何须把名扬!说完,骑上白鹤飘然而去。
李厚孝后来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才恍然大悟那棵树其实就是杜仲树。因为“此木土里长”就是个“杜”字,“人中亦平常”就是个“仲”字。从此,杜仲树能治腰伤的消息便在民间传开了,并沿用至今流传。
图片17~18):杜仲入药材


杜仲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丰富的药用价值以及动人的药材传说故事,成为了中药材中的瑰宝。它不仅为古人减轻了病痛,还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杜仲的药用价值将被进一步挖掘与拓展,其在养生保健领域也备受青睐。
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份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感受杜仲带给我们的健康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