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来自山东、湖北和南阳市高校的一群大学生走进乡村开展支教活动——20天,给孩子们一个多彩世界

南阳观察 2024-07-30 17:00:27

与孩子们合影

一起读书

教孩子们打球

三尺讲台,点燃教育微光;四方教室,包罗梦想万千。

暑假期间,来自山东财经大学、荆州学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30余名大学生,分批次在新野县歪子镇新苗实验学校、卧龙区潦河镇崔营村开展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为这些乡村孩子带来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

两个支教点里,大学生与小学生相处得咋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7月26日,支教活动即将结束,记者走进两个支教点一探究竟。

乡村支教 播撒爱心

“老师,我们都舍不得您。”当天下午,在新野县歪子镇新苗实验学校校园里,孩子们围在即将离开的支教老师身边,送上离别卡片。孩子稚嫩的表达中,有快乐、有感谢,还有许多期盼,期待来年还能见到这些“大学生老师”。

“希望我们的到来能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色彩,能在他们心中播下一颗充满好奇的种子,让他们有一天能走到更为广阔的天地里去看一看。”来自山东财经大学的陈桦林告诉记者,去年暑假他就通过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带领5名同学来到南阳参加支教活动。今年5月,他又提前主动联系,希望再次来南阳参加支教活动。

陈桦林说,他从小在四川一个小乡村里长大,对农村娃的教育环境非常熟悉,希望能通过支教活动,让乡村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闻,帮他们早点树立目标,努力成为优秀的人。

在卧龙区潦河镇崔营村支教点,来自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杜俊鸣正指导孩子们做作业。杜俊鸣表示,在支教过程中,会对这些孩子进行一些学习方法指导,相信这些良好习惯的培养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

爱心传递 温暖你我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件感人事。几年前,因家中遭遇变故,潦河镇胡庄村的王汶与生病的哥哥一起和爷爷生活。去年暑假,陈桦林在潦河镇崔营村支教期间,通过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开展的“关爱事实孤儿 大小学生手牵手”帮扶活动了解到这一情况,遂到其家中给予兄妹俩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并鼓励王汶要好好学习。一年来,他们经常电话联系,陈桦林还不间断地给王汶进行线上辅导。

“希望王汶小妹妹能多接触外面的世界。”今年暑假,陈桦林来到南阳后,把王汶也带到新野县歪子镇新苗实验学校,当了一名支教“小老师”。

15岁的王汶是支教团队中最小的一名,今年刚刚初中毕业。言谈中,她对陈桦林的帮扶充满感激。一年来,有了陈桦林的帮助和鼓励,她内心非常温暖,也有了学习的动力。她也要像陈桦林那样,尽力去帮助别人,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次支教既是对她能力的锻炼,也是爱心的传递。“看到这些小学生开心的笑脸、对新知识的渴盼,我真正体会到了作为老师的快乐,这是一种别样的开心。”王汶笑着说。

多彩课程 点亮童心

“这是我第一次踏上讲台,一双双求知的眼睛看着我,如同电流从心口穿过,我感受到了身为教师的崇高荣誉和责任。”来自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王树淼向记者分享着支教感受。

这些“00后”支教学生们,不仅教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还以趣味互动和科学引导的方式开设了科学探索、校园安全等特色课程,还带着孩子们唱歌、户外活动等,让孩子们在多学科、多类别课程体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我想带孩子们看到外面的世界,想告诉他们外面很精彩,希望他们能努力向上,长大后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来自荆州学院的苏思铭表示。

“以前暑假,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一个人玩,今年我在学校过暑假,这些老师教我们学习,给我们上课,还跟我们一起玩,给我们辅导暑假作业,我在这里过得很开心。”新苗实验学校学生马浩天说。

市社区志愿者协会负责人李相岑表示,大学生支教活动已经连续进行了两年,这些爱心大学生在炎炎夏日里,用汗水和爱心默默帮助乡村里的孩子们。他们通过亲情陪伴、兴趣拓展、自护教育等志愿服务,让乡村孩子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期。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将会积极做好大学生志愿者对接和日常管理工作,妥善解决志愿者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全方面后勤服务和安全保障。

全媒体记者 张玲 文/图

0 阅读:0
南阳观察

南阳观察

传播正能量,温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