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送上刘禹锡的一首七律,祝愿莘莘学子金榜题名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6-07 13:15:31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拉开帷幕,各项准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学子们成竹在胸,期待鲤鱼跃龙门;家长们心情激动,盼望着孩子们可以金榜题名。

古代的进士考试就像如今的高考,多少人闻鸡起舞、寒窗苦读,多少人梦寐以求、苦苦等待,不过最终结果一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让许多人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惆怅。

古代很多才子都曾品尝过下第的痛苦,又体验了折桂的欢愉。唐代一位诗人经常关心亲友们的科考经历,还会用诗行描绘出长安城里放榜时的盛况。下面分享高考在即,送上刘禹锡的一首七律,祝愿莘莘学子金榜题名。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中唐 · 刘禹锡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

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

刘禹锡出生于诗书礼仪之家,他自小聪颖勤奋,21岁就进士及第,可谓同辈中的佼佼者。虽然他的仕途极其坎坷,但是没有人会怀疑刘禹锡的才华和学识。

宣上人即广宣和尚,俗姓廖,生活于唐宪宗年间,曾奉诏住持安国寺,乃是刘禹锡的朋友。有一次礼部侍郎王起主持科举考试,等到放榜之后,大师赋诗祝贺。刘禹锡读完他的作品之后,心情振奋,当即写诗酬和。

开篇展现出放榜后的热闹景象,“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学子们经过多年学习,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又在礼部参加了会试。科考结束后,大家并未离开京城,而是焦急地等待着放榜那一日。

等到榜单发出之后,皇城里一片欢腾,人们纷纷前来观看。有人兴高采烈、奔走相告,有人唉声叹气、默默无语。九陌,此处代指京城众中的繁华之地。“走马看”三字,极其形象,令人立刻想起孟郊及第后曾吟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颔联赞美王大人的功劳,“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刘禹锡非常欣喜很多学子榜上有名,并在一日之间就名扬四海。同时诗人又称赞礼部侍郎王大人桃李满天下,这些蟾宫折桂的人才,都堪为其得意门生。

“桃李”,是指考取进士的才子;“春官”,即选拔才俊的礼部侍郎。同时自然界的桃李本来就在春天开花、秋天结果,而春官原先是指颛顼氏的五官之一,掌管礼制、祭祀等要务。可见刘禹锡学识广博,炼字造语非常讲究。

颈联进一步表达对王大人的崇敬之意,诗人说王大人的诗文高雅脱俗,又愿意提携青年才俊,很多寒门学子都在他的帮助下,最终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才。

“白雪”化用楚国宫廷里阳春、白雪的歌名,代指学问高深、毫不庸俗;“青云”意指青云直上,象征地位显赫。“借羽翰”,本指借助翅膀产生的推力,引申为提携和带动。

唐代很多才子虽然考取进士,可是如果要进入仕途还是相当不容易,比如晚唐的李商隐、许浑等人,都是历经坎坷,有志难伸,就像千里马缺少了伯乐的赏识。

结尾又不忘夸奖宣上人,“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刘禹锡对大师说,试问在大唐王朝众多的考官中,又有谁可以得到大师的认可,唯有王大人而已。

至公是指主考大人;印可,即认可的意思。支郎,本指魏晋时期的高僧支谦,他学识渊博,涉猎广泛,这里代指宣上人。全文展现出放榜后的热闹场面,赞美了王大人的不朽功勋,又委婉地夸奖了宣上人的不凡道行。

虽然时隔千年,这首诗依然值得人们细细品读,更可以此激励那些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们。人生能有几回搏,高考是一辈子的转折点,寄托了家人的深情,更能检验学子的学识能力和意志品质。衷心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并考取心仪的学府!

4 阅读:450
评论列表
  • 2024-06-08 15:48

    不要过度宣传,放平心态就行

墨有云水心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