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位号“仁”的皇帝,被大臣口喷唾沫后一边擦拭,一边说好

颜威说历史 2018-09-20 09:23:51

以前我们评价皇帝总是从文治武功上,尤其是从武功上,所以,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明太祖朱元璋、康熙皇帝等评价很高,但真正从文治上来说,真正能够达到千古一帝条件似乎只有一人,那就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号称“仁”的皇帝。

“仁政”是由先秦儒学大师、二号人物孟子提出来的,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孟子认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对统治者来说,只要把自己的“不忍人之心”扩而充之,推行到实际的统治中,办每一件事情都想着人民的疾苦,与人民同忧同乐,必将无敌于天下。“仁政”,一直是传统政治的最高理想,所以,中国历史上真正能施行仁政的皇帝少之又少。

而宋仁宗是少有中做得最好的一个。宋仁宗之前,没有一个帝王能以“仁”或冠以“仁”。

宋仁宗于公元1022年即位,时年13岁,1063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4岁。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宋仁宗是宋真宗的第六子,历史上扑朔迷离的“狸猫换太子”说的就是他,他的身母虽是李宸妃,但是辅助他当上皇帝的却是章献太后刘氏。章献皇后没有儿子,取来养为自己的儿子。

而刘皇后并非历史上戏说的那样荒淫残暴,而是聪慧贤良,她垂帘听政了十一年,直到仁宗能够真正听朝秉政。由于受养母刘氏的长期影响,所以,宋仁宗性情温良敦厚,虽然比不上太祖太宗的赫赫武功,但是他能够审时度势,知人善用,在位期间名臣辈出。

总体上来说,仁宗是一位贤良的有作为的君主,既具有悲天悯人的朴素情怀,又有对自己严格自律的一面,他开创的能臣治世和有宋一代词赋华丽的特点,以及大宋时期难得的繁荣景象都是其他君主所难以望其项背的。

宋仁宗在位期间,天下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安定,人才济济。

首先,宋仁宗一朝人才济济。宋仁宗一朝是中华历史上罕见的贤能辈出时期。在唐宋八大家里,除了唐朝时的两位,其他六位苏洵、苏辙、苏轼、王安石、欧阳修、曾巩等赫赫有名的宋人都活跃于仁宗朝。

其次,科技发达。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除了造纸术,其他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罗盘,都出现于仁宗时代。而绝非偶然现象,正是因为仁宗宽宥清明的政治氛围以及仁厚的胸襟,才导致了社会的空前繁荣。所以说,他对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帝王都不能相比的。

再次,经济繁荣。经济繁荣最显著的标志的就是,仁宗皇帝当政期间,政府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这是历史上有史记载最早的“纸币”,这绝对是宋朝经济繁荣最显著的标志。宋仁宗时代,宋朝的GDP可能占当时全世界总量GDP的80%。

而宋仁宗一朝既没有地方势力的割据,也没有宦官、后妃、外戚的专权干政乱国,更没有文字狱,官员们不会因为说错话写错字而掉脑袋、全家抄斩、灭门九族。

综合来说,历史上绝没有第二个皇帝在位期间,象他那样在社会、科技以及文化方面均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当然,宋仁宗一朝能有如此成就,跟宋仁宗的仁政和仁治有很大关系。要说到仁治就必须说到宋仁宗是个什么样的人?

仁宗皇帝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而且他心胸大度,善听训诫,采纳广言,体恤百姓、关注民生。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宋仁宗和包拯的故事。据说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包拯屡屡犯颜直谏,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竟然没有怪罪这个铁面无私的人。

还有一次包拯要拿掉三司使张尧佐的职务,理由是他平庸了些,张尧佐是仁宗宠妃的伯父,仁宗有点为难,但还是想了办法,让张尧佐去当节度使。

包拯还是不愿意,言辞更加激烈,最终张尧佐没能当成节度使,仁宗回到后宫后,对张贵妃说:“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知包拯为御史乎?”

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宋仁宗的心胸大度,善听训诫,采纳广言。

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仁宗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28枚,每枚钱主干。仁宗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28000钱,我吃不下!”他放下筷子没有吃。

还有一次,宋仁宗处理事务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

次日,皇后知道了,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

宋仁宗却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边看成惯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御厨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要数百只,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不堪计算,为我一碗饮食,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于心不忍,因此我宁愿忍一时之饿。”

这不仅能说明宋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能约束自己,还能说明他心地善良,连动物都舍不得杀。

这样的皇帝自然人民爱戴。

后来54岁的宋仁宗去世后,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宋史》记载:“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当消息从宫廷传到街市时,开封府一个乞丐,为之一愣,接着放声大哭,踉踉跄跄往宫门跑,谁知到了宫门外,早就有成百上千的人,披麻带孝、烧着纸钱,为皇帝仁宗送终。

不仅如此,宋仁宗去世的消息传到辽国后,剽悍的辽国君主也大吃一惊,冲上来紧紧握住宋使的手号啕大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一时之间宋辽边境的百姓远近皆哭,可见受惠的不仅仅只是宋朝百姓。

一个能让外邦和治下的百姓如此哀掉的皇帝,即使现在也不多见,宋仁宗死后备极哀荣。

朋友,欢迎关注!

0 阅读:3
颜威说历史

颜威说历史

故事说人物,人物说人性,人性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