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缓震VS机械缓震,谁才是未来跑鞋的发展趋势?

奉壹说事 2020-10-04 17:34:47

目前在跑鞋之中,主流的缓震方式一共有两种。一个是由阿迪达斯boost引发的“材料缓震”流派,另一个则是以长年持之以恒、美津浓为代表的“机械缓震”流派,也叫“结构缓震”。

这两种缓震各有千秋,它们侧重的方面,和各自所拥有的优势也互不相同。对于各大跑鞋品牌来说,如何选择这两种缓震方式运用到跑鞋产品上,是一个需要抉择的问题。

材料缓震

自从boost出现之后,各大品牌都从原来针对跑鞋人体工程学设计的方针中走了出来,开始重视起中底对于跑鞋的性能加成。在boost之前,其实各大品牌都只是在对EVA这种材料进行不同密度、次数的发泡处理。所做的,无非是“减重”、“软化”两点。

虽然Asics弄出了GEL这种不同于传统的跑鞋中底材料,但由于GEL自身的特性, 注定它不能大面积被运用于跑鞋之中——Asics的Quantum 360系列是用了全掌GEL,但GEL依旧不是主导地位。它只是把GEL和Flytefoam做成了上下两层复合式中底。

Boost出现之后,各品牌对于ETPU、Pebax等不同于EVA的原材料进行了深度开发,到目前为止出现了如Nike的Zoom X,李宁的䨻,NB的Freshfoam以及特步的Dynamic foam等等。

ETPU的发泡过程要求较高,材料塑形也比较难。但是在巴斯夫公司搞出来boost之后,这项技术到了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了。很多跑鞋的中底,也开始换上了ETPU发泡出来的材料。

Pebax是目前公认的,最为完美的原材料。它的重量、耐久度以及反馈率都非常好,通过超临界发泡技术得到的Zoom X和李宁䨻,都是现在性能极强的跑鞋中底——这一点不吹不黑,李宁确实向市场证明了,国产跑鞋也同样拥有不弱于其他国际一线品牌的科研技术。

机械缓震(结构缓震)

不同于依靠材料本身特性,负责跑鞋运动时的缓震工作。以美津浓为代表的机械缓震流跑鞋,利用对于跑鞋整个鞋底的结构设计,以物理方式来对冲击力进行削减。

举个例子,比如一些自行车上会装有弹簧,而这些弹簧的作用就是减少自行车车体受到的冲击力,这就是机械缓震,也叫结构缓震。

在当年所有跑鞋一窝蜂地开始对材料进行研发时,美津浓像一个倔强的老人一样,一直在机械缓震跑鞋这条路上走下去。那个时候,如同逆水行舟一般的美津浓销量受到了其他品牌的冲击,下滑迅速,一度让人以为就此会被时代潮流所抛弃。

然而时间来到最近一两年,机械缓震重新被世人所关注。Nike所搞出的碳板跑鞋潮流,实际上也属于机械缓震跑鞋的一部分。碳板在用在跑鞋之前,和自行车减震器一样,都是属于物理结构型的零件。只是一开始大家都没想到,这个零件用在跑鞋上后,居然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其他跑鞋品牌现在都在抓紧开发自家碳板跑鞋的时候,美津浓又是和以前材料潮流时候一样,不声不响毫无动静。

为什么呢?没有别的原因,碳板跑鞋用的碳板,实际上和美津浓的Wave差不了多少。只是碳板的作用更倾向于能量反馈,而Wave更注重缓震。

都说潮流是个圈,放在跑鞋领域这话也错不了。当年一度没落的机械缓震跑鞋,到了今年又开始变得热火朝天了起来。反而单一的材料减震跑鞋,失去了热度,如果没有碳板就要开始坐冷板凳了。

但在老魏看来,未来跑鞋的潮流绝对不会是单一的材料缓震跑鞋,或者是机械缓震跑鞋。Next %以及其他碳板跑鞋已经证明了,如果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那么就会出现1+1>2的情况。

也就是说,好的材料+好的结构设计,能让一双跑鞋在最大程度上避开材料缓震的耐久性不足的问题。而同时,也能弥补机械缓震跑鞋在脚感上、在兼容度上明显的劣势。这就好比合金这种东西,原本单一的金属不是太重就是太软,但是当做成了合金,轻量和坚硬都能兼顾,何乐而不为呢?

0 阅读:42
奉壹说事

奉壹说事

聊天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