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最惨烈一战:千人装甲旅遭屠杀,只有11人活着逃出去

晓哥的日记 2022-03-07 00:30:35

俄乌冲突伊始,车臣共和国总统卡德罗夫立即宣布:出兵1.2万,协同俄军打击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势必消灭“新纳粹分子”,为俄罗斯扫除威胁。

车臣,对于俄联邦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加盟国,双方甚至经历过一段“杀红眼”的血色岁月。

在苏联解体初期,西方曾竭力将这片高加索边陲重镇,黑海和里海的黄金走廊从俄罗斯分割而出。

90年代初期,车臣国内分离武装逐渐壮大,把持朝政,企图勾连西方实现独立。

为维护领土主权,俄罗斯发动了第一次车臣战争。

1994年12月,俄军围城格罗兹尼,大军势如破竹般发起猛攻。尽管俄军仅用数小时便歼灭了车臣的空中力量,但地面部队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血腥惨败。

在历时3个月的攻城战中,俄军先后出动3万大军,牺牲数千人,有的部队甚至全军覆灭。其中负责打头阵的131摩托步兵旅,因为毫无章法地冲入城中,不仅频繁踩雷,也成为隐藏敌人的靶子,遭到最残忍的屠杀:装备损失殆尽,1000多名官兵团灭,最终只有1名军官和10名士兵活着逃出城市。而在战争中后期,俄军阵亡将士的遗体甚至被当作沙包,叠在一起筑成“人体碉堡”,空前惨烈。

1995年的格罗兹尼巷战,也成为俄军历史上经历的最大一次惨败,强大的俄军竟然输给了游勇散兵,简直推翻常理。但事实上,战败的结局早已注定:

第一,俄军沿用了苏联时期的军事制度,基层士兵的服役时间只有两年,更没有巷战和反游击作战经验,其有限的精锐全部来自空降兵、近卫兵和特种部队。另外,解体初期的俄罗斯经济乏力,军队士气低下弹药短缺。在格罗兹尼战斗中,对形势判断严重不足,盲目进攻,缺乏统一协调。

第二,车臣主力部队中的穆斯林营和阿布哈兹营,有近半人马都是西方特种部队的退役官兵,其中有美国的海豹突击队成员,德国边防第九大队成员,法国宪兵部队成员等等。这些军人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充分发挥了巷战守城的优势:组成灵活机动的作战小队,利用火箭筒、反器材狙击步枪、重机枪,从四面八方对入城的俄军发动进攻。

第三,格罗兹尼在建城之初,就是按照作战要塞来设计的。城内防御措施完善,堡垒密布,典型的易守难攻。

可以想象,一群缺乏作战经验又士气低迷的军队,盲目闯入一座陷阱之城,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无情地屠杀,最终也导致了这场战争以俄军惨败收场。

直到5年后,普京总统上台,他汲取经验教训,集结军队精锐,以分散小队特种作战的形式对格罗兹尼发动了第二次围城战。而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俄罗斯特种部队和西方特种部队的大规模正面对决。

经过惨烈的搏杀,俄军2000名特种兵在空中力量的掩护下,以牺牲过半为代价,歼灭西方雇佣兵和车臣叛军一万余名,最终大获全胜。

车臣解放后,前车臣武装组织领导层核心成员、后投靠俄罗斯联邦的艾哈迈德·卡德罗夫被任命为车臣总统。2004年,老卡德罗夫在参加苏联卫国战争胜利日活动中被预埋炸弹刺杀身亡。他的儿子拉姆赞·卡德罗夫于2年后出任车臣总统。

对于车臣的统治权,俄罗斯之所以有着特殊的宽容度,是宗教和历史矛盾决定的。因为从联邦内其它成员国调任领导对车臣进行统治,势必会引起强烈反弹。于是普京决定:对车臣的管理制度不进行任何改变,也不增派军队,只对少量的驻军和车臣武装力量进行重组,实际领导权还属于卡德罗夫。

现如今,卡德罗夫已毫无疑问地成为车臣第一人,在国内影响力甚至超过普京,执掌数万大军,还有一支规模数千、只听从他个人调遣的私人武装。

除了绝对的统治力外,卡德罗夫本人也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圈养狮子老虎,喜好拳击和足球,更是普京的“头号迷弟”。

0 阅读:101

晓哥的日记

简介:每天定时更新,喜欢的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