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800遍,孩子抽动症,多吃这1种瓜,平肝息风,通络止痉!

灵松谈育儿 2025-03-19 15:24:43

大家好!我是你们身边的医生朋友孟主任。

近期门诊发现,不少抽动症患儿在立春后出现症状加重,表现为频繁眨眼、清嗓子、耸肩、肢体抽动等,同时伴有烦躁易怒、夜寐不安、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舌苔黄腻等特点。

中医认为,这类抽动多与肝风内动、痰热扰心相关。春季肝气升发,若体内素有痰热,易引动肝风,导致抽动频发。

《黄帝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抽动症病机常涉及脾虚肝旺、痰火内扰。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肝失濡养而亢逆;痰火上扰心神,则见烦躁多动。因此,调理需从健脾化痰、平肝熄风入手,单纯镇静止抽仅能治标,改善体质才是关键。

一味良药:瓜蒌

瓜蒌性寒,味甘微苦,归肺、胃、大肠经,具清热化痰、润肠通便之功。《本草备要》载其 “甘寒润肺,滑肠散结,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瓜蒌含三萜皂苷、有机酸等成分,能调节神经系统兴奋性,对痰热型抽动有辅助疗效。

典型医案

曾治一 8 岁男童,患抽动症 2 年,表现为频繁眨眼、耸鼻、喉中发声,情绪紧张时加重。家长诉其平素易感冒,食欲差,大便干结如羊粪。查体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辨证为脾虚痰热、肝风内动。

治以健脾化痰、平肝熄风。

方用:瓜蒌仁、茯苓、陈皮、半夏、天麻 、钩藤(后下)、僵蚕、白术、神曲、枳实、甘草。

配合耳穴压豆(肝、脾、神门等穴)。服药 3周后,眨眼消失,耸肩发声频率减少,大便通畅。续方加减调理 2 月,症状基本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0 阅读:0
灵松谈育儿

灵松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