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金岸,塞上江南舒画卷;“秀美”二字,被黄河宁夏段演绎得淋漓尽致。
青铜峡金沙湾湿地
7月8日至12日,“行走万里黄河报道法治中国——黄河流域9省区法治媒体大型全媒体行进式报道”采访团来到美丽的“塞上江南”——宁夏,聚焦依法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创新实践以及执法、司法、普法等方面的经验成效和典型事迹,探访黄河流域宁夏段生态环境保护绘就的“最美”画卷。
据悉,宁夏是全国唯一全境地处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和“三北”工程区域的省区,滔滔黄河水来到这里,收起了澎湃汹涌,变得温柔缠绵,也将丰足以及“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尽数留在了开阔的宁夏平原之上,西北的雄奇与江南的秀丽交相辉映,“塞上江南”的美誉由此而来。
如何让美誉更美?唯有实干、苦干、会干。
近年来,宁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黄河保护法聚焦黄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以高质效履职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一半是繁华,一半是沙漠。”黄河治理,根在流域。从毛乌素至腾格里,再达乌兰布和,70年间,三代宁夏治沙人在一个个、成千上万数不尽的麦草方格间播撒出绿的希望。
聪明的宁夏人在治沙上大做文章: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坡改梯、淤地坝建设等措施,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综合治理。同时,将“一河三山”生态保护修复列入全区“二十个重点建设项目”,宁夏建立省级领导包抓机制,持之以恒保护修复黄河流域自然生态。
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获悉,2020年以来,宁夏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国土综合整治56.48万亩,营造林425.3万亩,治理荒漠化土地270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909平方公里。
绿树成林、林草互映,一幅幅壮美的治沙画卷映入记者眼帘:在哈巴湖保护区南海子巡护点,道路两边,曾经“流动”着的小沙丘,如今已被长满沙柳、野花的“草方格”牢牢缚住,昔日黄沙滚滚的景象不复存在,连片荒漠成为无垠绿洲。
“保护区成立后,生产发展与资源保护不可避免产生矛盾,冲突也在不断增加。”盐池县哈巴湖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宏边走边向记者介绍,为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治沙成果,哈巴湖保护区管理局在不断完善管护制度的同时,依法加强宣传与管护,严格执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依据国家出台的森林法、草原法、湿地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哈巴湖保护区管理局也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让保护区逐步进入了“依法管护”的时代。而这只是宁夏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法治保障的一个缩影。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聚焦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要素,出台一系列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措施,设立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有效开展县(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出台意见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拓宽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渠道……
据悉,宁夏年均入黄泥沙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1亿吨减少到如今的2000万吨,水土流失面积、流失强度实现“双下降”。
目前,宁夏水土保持率达到7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高于黄河流域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能动履职 依法保障黄河流域生态安全
漫步在沙湖自然保护区,芦苇茂密,鸟儿翩跹,沙水相依。无数候鸟在这里栖息觅食,风景如画。在这幅美丽“画卷”的背后,有着这样一群人在默默守护。
“我们不能只审案子,不管鸟儿。”谈及一起典型非法捕猎和买卖野生动物的犯罪案件时,银川铁路运输法院院长马立新眼神坚定而有力。
2023年,外地男子罗某伙同杨某、李某等人屡次潜入平罗县红崖子乡、陶乐镇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等黄河湿地,通过网捕、掏窝等方式猎获野生苍鹭、灰雁等蛋卵及幼鸟进行出售,牟取暴利。该案进入审判程序后,银川铁路运输法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森林公安局、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石嘴山市自然资源局、宁夏农垦集团公司、宁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协商救助野生苍鹭幼鸟。平罗县野生动物救助管护站工作人员悉心呵护,促使孵化出1000余只苍鹭幼鸟顺利成长并被放归大自然。该案也被最高人民法院列为司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十大案例之一。
“法院的主责主业是审判,但涉案动物的救助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是环境资源审判的本源和终极目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环境资源案件的最终执行效果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恢复,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
宁夏法院系统全面深化环资审判机制改革,全区环资案件由银川铁路运输法院、泾源县法院和中卫市沙坡头区法院集中管辖,对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实行“三合一”归口审理模式,统一了执法司法尺度的同时,强化以综合治理为中心,通过梳理统计情况、建立执行台账、逐案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创新审执方式、加强与行政部门的良性互动、强力推动执行等措施手段,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提升。
宁夏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法院、宁夏回族自治区检察院、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联合签订实施意见,为环境资源领域大案要案提级办理、协同处置提供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与水利厅等部门分别制定《自然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自治区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等制度规范,促进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有效衔接;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规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
统筹推进 高水平保护增进民生福祉
丰登沟位于银川市永宁县南部,西起永宁县与青铜峡市交界处,担负着永宁县丰登、雷台、东方3个村2.23万亩农田的排水任务,由李俊镇东方村流入黄河。
2023年4月,永宁县检察院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中发现,丰登沟水面上漂浮着大量塑料袋等生活垃圾,经检测发现氨氮数值均严重超标。
随后,该院向当地政府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及时清理,并指导辖区农户严格科学使用农药、化肥。李俊镇政府迅速进行了整改。
进入新时代,涉黄河流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成为宁夏检察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发力点。记者了解到,宁夏检察机关在全区部署开展“黄河保护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共同开展黄河宁夏段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2023年,全区共发现黄河宁夏段水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68件,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67件,其中制发检察建议134件,磋商结案125件。无人机、快检实验室、卫星遥感、区块链等科技力量的综合运用,使得生态环境检察办案质效持续提高。
在吴忠市黄河湿地自然公园,法治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年近七旬的陈老汉每天都会在此骑行20公里,健身的同时,发现破坏环境卫生的现象也会及时制止。老人从小生活在此,见证了黄河周边环境的变迁。面对记者的采访,老人双手点赞说:“现在的生活环境一年比一年好,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需要我们共同来保护。”
为找准统筹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平衡点,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落到实处,宁夏各级司法机关在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中履职担当,平衡传统习俗、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间的冲突,不断丰富完善司法保护的预防性、惩罚性、恢复性措施。
协作联动 构建流域生态保护大治理格局
用法治保护黄河是一项系统工程,非一家一域之事,更非一时一日之功,必须多方协同、持续用力。
烈日当空,热浪灼人。黄河滩边,29岁的苏泽翾手握摇杆,双眼紧盯屏幕。身为银川市公安局苏银分局特警大队辅警的他从警8年,于2022年学会了操作无人机这个新技能。巡查用上了“千里眼”,这也是公安机关对黄河禁捕工作使出的新招之一。
苏银分局长河派出所负责的黄河段全长23公里,河宽150米到500米,流域面积大约128平方公里。主要任务为强化执法巡查,打击非法狩猎。所长李波晒得黝黑,翻看着手机里的黄河监控画面告诉记者,他们辖区黄河两岸常年有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迁徙休整、栖息、觅食,近年来常见的珍贵鸟类有大鸨、天鹅、灰鹤、蓑羽鹤、卷羽鹈鹕等上百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目前,常用的有天空无人机热感察探、地上警犬警示巡逻、水里快艇应急响应‘三栖’巡查手段。但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借助更多的社会资源共同守护黄河。”李波说。
实现对黄河流域银川段生态保护24小时不间断地信息采集和管控,这是宁夏公安机关举全警之力、科技赋能生态保护、守护绿水青山的写照。
“最开始,听说我们组建黄河生态警务巡逻队,附近村的网格员和村民踊跃报名加入。我们还制定了应急预案,完善汛期险情、突发纠纷等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守护万无一失。”在距离长河派出所20余公里之外的贺兰县公安局金贵派出所,民警李强告诉记者,经过持续的整治与宣传,黄河周边非法捕捞、砍伐树木、污染水源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群众参与巡河的积极性也非常高。
针对辖区黄河守护工作,黄河沿岸各级公安机关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森林公安等部门建立执法协作配合机制,各展其能,纷纷组建“黄河义警”“金岸警犬”等巡逻队,推动形成共管共治的良好格局。

石嘴山因黄河西岸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翻滚的河水,带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从此穿行而过,润泽两岸。
“以前这里有大量运煤货车经过,每天路面都会积起厚厚的煤渣、煤灰,给黄河沿岸生态环境带来威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石嘴子码头遗址,石嘴山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分局惠农大队大队长刘建银介绍,2020年10月起,滨河大道石嘴山段每天8时至22时大货车限行,既保障了游客安全,又保护了黄河沿岸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聚焦黄河流域宁夏段生态环境安全,宁夏公安机关纵深推进“昆仑”“黄河”“亮剑”等专项行动,2023年从严从快查处“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案件289起。宁夏公安机关会同林业草原、水利部门,实行联管、联控、联防、联宣“四联”机制,全面推行“生态警长+河湖长+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全区1461名生态警长活跃在绿水青山间,悉心守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
高考招录,小心这些“陷阱”!
河南警方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一次集中统一行动
公检法通力协作,追赃挽损1621万!
优化驾驶证重新申领考试科目!郑州试点启用→
来源:河南法制报 记者 童浩麟 吕曈 王富晓 编辑:程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