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安石和苏东坡,他俩都名列唐宋八大家,谁人不知?
那么谁的真才实学高一分呢,起因于一首菊花诗。
苏轼是个天才,从小就过目不忘,出口成章,二十岁出头就中了进士。
但聪明人也并不完美,他难免自作聪明,恃才傲物。
有一年苏轼到了京城,拜在王安石宰相门下。
王安石爱他的才华,但不满他那种狂傲的态度,所以时常婉言提醒他。
这天苏轼来拜访老师,王安石不在家,苏轼见到桌上放着一幅刚写好的诗。
纸上写着:“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笑了起来:“老师怕是糊涂了,这菊花盛放在深秋,即使干枯也从不落瓣,这吹落黄花一句又从何说起呢?”
苏轼正等得不耐烦,一时兴起,提笔续写了这首诗的后半段:“秋花不比春花落,留待诗人仔细吟”。
写完他就有点后悔,这要让王老师看到不太礼貌,但木已成舟,他只好不安地将诗摆好,匆匆离开。
王安石午睡起来,看到诗稿居然有人补全,吃了一惊,问起童子,才知道是苏轼来过。
王安石认出字迹确为苏轼的,感叹道:“子瞻还是不改傲慢之气,是时候受些教训了,否则这毛病会误他前程。”
次日,他就找了个理由,奏明皇上安排苏轼去黄州做官,京官外放当然不是啥好事。苏轼不服,王安石心里有数,并不解释。
苏轼硬着头皮去找王安石辞行,王安石劝他:“你此次去黄州,公务闲暇时,切记别忘了学习进步。”
苏轼觉得王安石落井下石,满嘴讽刺,心里很不以为然,只是顺口应承着。
苏轼到了黄州,有了新朋友,喝酒作诗旅游,转眼又是一年秋天。
重阳节,刮起大风,一连几天他独坐书斋,闷得慌。
这天风停,他想起后院有老僧赠送的菊花,正可赏玩。
到了后院,他呆住了,只见菊花落瓣满地,枝上空空,正是“黄花满地金”!
他突然就想起去年在王老师家题的诗。
原来王安石让他来黄州,就是让他明白,世上存在落瓣的黄花。
他羞愧难当,也体会到了王安石的一片苦心,自然不止是告知菊花落瓣那么简单。
马太守来访,说起这菊花常识不禁莞尔,他劝道:“每年冬至都需有人到京城送贺表,学士不妨趁那时去拜见太师,认个错。”苏轼欣然应允。
王安石安排苏轼在东书房相见,苏轼一听东书房,脸也红起来。
苏轼见到王老师施礼。王安石道:“子瞻,一别有年余了。”
苏轼低着头道:“老师,我错了”
“哦?你错哪儿了?”王安石笑道。
“我没想到菊花也会落瓣,这次去黄州,真的看到了,上次是我无知僭越,特来赔罪!”
王安石没有怪他,反而复了他的官。
这个故事见于《高斋诗话》、《警世通言》,虽未必确有其事,却能玩味出二人之间那些微妙关系。
网上总有很多键盘侠和喷子,看到自己没见过的思维和认知,不假思索就杠,迫不及待就驳。越是无知,越是觉得凡事有绝对,只是一味宣泄消极情绪,这与不懂菊花的苏轼有什么区别呢?
我是江户小歪,如您喜欢本文,请不吝点赞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