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沙利文剖析报告显示,中国休闲食品市场总规模已达到1.5万亿,其中重口味休闲食品占据了4500亿的市场份额。
其中,辣味食品作为重口味休闲零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规模和消费者基础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而作为知名辣味食品企业的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下述简称“卫龙”),虽然业绩也呈现增长势头,但在去年其却接连陷入“缺斤少两”以及“双标门”风波。

顺大势而起,但营销却屡遭诟病
公开资料显示,卫龙创办于1999年,2021年5月12日,卫龙提交上市申请书,拟上市企业名称为“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同年12月1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截至目前,卫龙已成为国内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辣味休闲食品企业。
虽然在上市首年的2022年,卫龙迎来了营收下滑。财报显示,卫龙2022年总收入为46.32亿元,同比下降了3.5%。其旗下“主力”卫龙调味面制品所得收入也由2021的29.18亿元减少6.8%至27.19亿元,全年销量相比2021年减少4.30万吨。
但可能是由于辣味食品市场的势头这种迅猛,近年来卫龙的业绩也呈现增长的态势。据去年9月19日卫龙发布的中期财报显示,上半年,卫龙的总收入在29.39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大致增长26.3%;净利润大致增长38.9%至6.21亿元左右。
2024年卫龙的业绩不菲,可能与其2023年的营销有所关联。2023年12月22日,卫龙品牌于漯河隆重举行了2024年新品上市发布会。
在此次大会上,卫龙推出了全新的产品系列——“脆火火”辣脆片,以及全新口味的“小魔女”魔芋素毛肚,并展示了2024年卫龙新春礼盒,这些举措充分展示了卫龙为迎接2024年所作的周密准备。
其中,“小魔女”魔芋素毛肚产品自推出以来,仅十日内销售量便实现了六倍的增长。在“双十一”购物节当天,该产品的销售额更是突破了一万元大关,与平日相比,销售量增长了400%。
而在实体销售平台上,“小魔女”魔芋素毛肚同样表现卓越,大幅超越了其他新上市产品,其销售业绩达到了月度目标的224%。
值得一提的是,卫龙的营销也并非没有失利的时候。早在2022年,卫龙就曾因包装上印有“约吗”“贼大”“强硬”等字眼,陷入过低俗营销的风波。彼时,还被人民网发文批评“涉事企业看似在‘抖机灵’,实则是在踩‘高压线’”。
此外,去年5月,卫龙的电梯广告还让广大网友吐槽。不少网友表示,卫龙魔芋爽的电梯广告过于扰民,虽然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增加卫龙魔芋爽的曝光度,但也可能会对卫龙的品牌形象造成损害。
不仅如此,除了陷入营销风波以外,去年卫龙还接连被卷入了“缺斤少两”以及“双标门”的风波,这难免会影响其品牌形象,甚至可能会对其后续的业绩造成影响。
接连卷入质量安全风波
去年5月20日,一位名为“@燕子哥”的网络用户在抖音平台上发布了一则题为“卫龙食品涉嫌欺诈消费者”的视频。
该视频中展示了一款卫龙魔芋爽产品,其外包装上标注的净含量为15克。然而,经过两次使用电子秤称重,结果显示该产品的实际重量仅为8.9克。该用户在视频中表达了其对这一现象的讽刺性评论,称“真是大品牌,真厉害”。
虽然卫龙及时在评论区称客服人员已妥善为您解决并致歉,但在同年5月21日该网友发的视频中,卫龙却反问该网友“你不是普通消费者吧”一句话瞬间引起轩然大波。

有网友表示:“客服的意思就是想说你是职业打假人。”还有网友称:“他们不觉得产品有问题,只觉得发现问题的人有问题 。”

5月23日,卫龙发文致歉称,针对消费者反馈的15g魔芋爽存在克重不足的情况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卫龙已经与相关消费者积极取得联系并依照相关规定妥善解决,并在内部立即展开产品生产、品质检测等自查工作,未来将持续优化生产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品质。
虽然卫龙已及时致歉,但此事无疑还是会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不小的影响。不仅如此,在“缺斤少两”风波尚未平息的时候,卫龙又陷入了“双标门”风波。
去年9月14日,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公告显示,卫龙美味因被检测出日本禁用的食品添加剂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超43公斤卫龙亲嘴烧在日本被召回。
10月16日,卫龙方面对此回应称,此举系国家间标准不一样导致,该产品符合中国标准,添加的TBHQ也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相关法规。
而这一“石”再度引起千重浪。众多网友纷纷议论称“难道我们抵抗力强?”,还有网友表示担忧称“又是一个添加剂问题,日本不让添加是什么原因,不会又可能致癌吧?”
对此,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这些事件对卫龙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声誉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消费者对卫龙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品牌公信力受到挑战;另一方面,卫龙的出海战略也可能受到冲击,其在日本市场的拓展可能会因添加剂问题而受阻。此外,频繁的负面事件还可能导致卫龙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