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二元对立就会制造痛苦,放下3个执着,获得幸福

雨抑莲 2024-03-22 21:01:14

人生之所以变得如此痛苦,变得举步维艰,是因为我们把生活变成了战场,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较量中,生命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争斗,头脑塑造永不穷尽的目标,让我们疲于奔命。

所以,我们不断压缩自我意识的成长,投射集体无意识的黑暗,不断地邀请他人,来充当我们人生的判官。

但超我与本我的冲突并不会因为你的压制而消失,所以宁静和平和成了我们最大的敌人,所以我们无法安住在当下,所以我们不断通过查询泛滥的咨询,浏览毫无营养的短视频来取悦自己的头脑。

对于守不住自我意识的人们,哪怕是在幽谷林泉间也不能够享受片刻宁静,不断地制造冲突,制造斗争制造喧嚣,从内心到身外都是一片修罗战场。

所以,头脑不断通过二元对立来给我们制造幸福的标准!我们就会给自己设限:

要是我再瘦点就会幸福,要是我恋爱就会幸福,要是我工作了就会幸福,要是我有钱我就会幸福。

这显然是对幸福最大的误读,因为这些信念而产生的目标催生出欲望,欲望被满足后带来的绝对不是幸福感,而是更加绵长的无聊感,紧接着你又会投射出新的目标。

所以叔本华说:欲望得到满足就会无聊,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人就是在无聊跟痛苦之间徘徊。

事实上,生命就进去了一场毫无休止的战争,即使看起来积极向上的努力,不过是对人生无常的逃避!随之而来的困顿、失败、打击都会成为压垮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随着业力的牵引,生命不断在痛苦中轮回。

佛学把人们的痛苦归为八类,那便是: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生老病死是自然之苦,而后四苦则是思想之苦!出于对痛苦的恐惧,我们总是下意识地逃离痛苦,通过头脑向外追逐,去取悦自己的头脑。

庄子鼓盆而歌,是破了生死的执着,王阳明农场悟道是破了对外境的执着,颜回一陋室,一瓢饮,也不改其乐!是破了对欲望的执着!

如果我们认为,一定要达到某种目标,才会幸福,那么你只会走在不断追逐的路上,永无止境!

如果试图通过排除痛苦,来获得幸福,那么注定你一生与幸福无缘,因为幸福跟痛苦本就是事物的一体两面。

所以,阻碍我们人生从来不是别人,而是我们内心的执念,是强大的业力和习性,在遮蔽我们良知的光明。

一个觉醒的人,不是去摆脱痛苦,而是看清自己头脑在业力和习性控制下的走向!

试着放下自己的分别心,当你放下自己的分别心,不再执着于是非对错,成败得失,高低贵贱!把本我的清净心、专注心、慈悲心找回来。

在愿力的牵引之下,把自己宝贵的意识能量用在自己的使命和价值,用在奉献和服务。而不是执着于自己的利益得失!心神合一,至诚至敬的去奉献服务。

不再向外抓取、控制、追逐、投射、评判。那么你再也不会遭遇任何厄运和困境。

即使你此刻躺在病床上,身在牢中,坐在轮椅上,负债累累,众叛亲离。都不是问题!你也会慢慢地从目前的厄运和困境中爬出来。

人生没有问题,只有视角。所谓的问题,其实是我们肉身小我的二元对立的头脑器官,根据后天形成的是非对错、得到失去、成败输赢、荣辱好坏的预设观念,偏执于一端后投射定义在身边具体的人设物境上所创造出来的执念的幻觉。

这个幻觉进一步制造了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的种种体验和情绪。

所以人生问题的根源本质上就是失控的头脑所滋生的执念的自动化投射。心理学把它归结于潜意识惯性,而佛学称之为业障。本质上都是身口意的造作对我们形成的障碍。

我们只要看清这个真相,就能有意识地管控自己的头脑,提升意识和心理的维度,让问题自动地消失,生命就会处在全然的自由和光明之中。

《庄子·外篇·达生》有言:忘足, 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

忘记了脚,鞋子就合适了,忘记了腰,腰带就合适了,抛开了是非的桎梏,心境也就波澜不惊了。

《道德经》有言:反者道自动,弱者道之用!

如果你想要别人尊重你,就不要追求别人的尊重;如果你要家庭和睦,就不要去控制别人;如果你想追求钱财,就不要过分在乎钱财;如果你想要健康,就不要过分执着健康;如果你想要快乐,就不要追求快乐。

不爱才是大爱,不要才是大要,不争才是大争!把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就是最高的位置!

人划线

0 阅读:0

雨抑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