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辅相成的关系,既有教练战术安排得当的因素,也有球员自身技术实力过硬,共同起作用达到的结果,脱离哪个去谈都不太全面。
比如迪纳塔莱。迪纳塔莱这球员大家都很熟悉,都知道他是老当益壮,30岁以后换发青春,拿到金靴奖。谈到他都说他大器晚成,但是如何大器晚成的,鲜有很多人知道。
实际上这背后还有主帅马里诺以及圭多林的功劳。
先是马里诺看中了迪纳塔莱,提拔了他,紧接着后面圭多林到球队以后,是树立了迪纳塔莱为核心的踢法。
圭多林这教练,有个外号叫“小诸葛”,当年意甲联赛很有名气的一个教练,他的战术向来多变,不拘一格,也有许多新颖的变化。
早期迪纳塔莱,他的位置是踢边路的,多数是在边前卫、边锋等位置上来踢,并不是纯正的射手,具有边路的属性。
然而对于迪纳塔莱,他非常重视,给予了他极强的信任。为了能更好地让迪纳塔莱发挥作用,他把迪纳塔莱安排在了接近中路肋部还有影锋的位置上,对他进行了战术上的调整。
在前场,迪纳塔莱不是局限于边路活动给队友做配合了,而是成了前场的攻击手,利用他无球跑动的优势还有灵活性创造进球机会。
前场留个高中锋,给迪纳塔莱打掩护,然后尽可能地把球交在他脚下来进行重新分配。
战术的调整,使得迪纳塔莱获得了极大的好处,射门比原来多了,战术权重也比之前提高了一档,最后这也促成了他拿金靴的美梦。
说起这段经历,迪纳塔莱应该感谢马里诺还有圭多林,他们的出现让他的球技得到了提升,个人成就也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这里面离不开教练战术方面的功劳。
除了迪纳塔莱,还有一名前锋也是比较典型,得益于教练战术安排和转型成功,最终成为最佳射手,荷兰的范佩西。
范佩西早期的时候也是跟迪纳塔莱一样,是踢边路的,多数是在边前卫、边锋的位置上发挥作用。
过了一两个赛季,教练温格看到了他出色的潜力,跟他进行了沟通,说要进行转型,让你成为球队的当家射手,像前辈亨利那样成为球队的领袖。
一开始范佩西不太适应,多年来都是踢边路的,忽然说要转型成为支点中锋,球队的进攻箭头,他感到为难。
好在后面温格与他沟通了不少,耐心指导,加上范佩西自身也理解温格的理念,他也接纳了转型的想法,在随后的比赛里,他不断磨练球技,慢慢打造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经过两个赛季的磨练,他成为了球队的支点前锋,能够回撤、接应还有传球,并且也能够自己独立去拿分,逐渐成为了球队优秀的射手。
2011-2012赛季,这是范佩西最好的阶段,打进30个联赛进球获得金靴,也成为了当赛季的英格兰足球先生。
诚然范佩西是有天赋,但如果没有温格的耐心,对他深刻的培养,范佩西绝达不到后期的范大将军,温格在他的职业生涯里面起到了举重若轻的作用。
所以后面当范佩西准备离开阿森纳,要去曼联的时候,温格说他内心都在滴血,痛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回过神来,我能理解他的感受。看着心爱的爱徒离开自己身边,谁都受不了,就像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以后要离开了,谁都会于心不忍。
纵览足坛多年历史,你会发现球员拿金靴都是跟团队有关系的,要么队友鼎立支持,要么教练的战术安排得当,他们才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就。
一名球员的成功,绝不可能只靠自己,天赋再强能力出众,离开队友之后谁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