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军引进的24架苏-35战机,确实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就被认为沦为二流水平。
十年前,我国花费20亿美元采购这批战机,初衷是将其作为核心主力机型,提升空中作战能力。
然而,现实却与预期有所偏差,这让很多人觉得这笔交易似乎不太划算。
当时,苏-35刚一到手,就迅速成为我国空军的明星装备。
这款重型战机不仅具备出色的机动性能,还拥有强大的打击能力。
它被寄予厚望,成为保卫领空的重要力量。
不过,好景不长,几年后苏-35的角色逐渐转变,从核心主力变成了陪练战机。
这种快速的落差,让不少网友感叹:这买卖是不是亏了?
其实,进口苏-35并非只是简单地补充装备数量。
那时,我国航空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接触和学习先进的飞行器技术。
通过引进苏-35,我们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俄罗斯的技术成果,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
歼7E型战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就是从俄制版本中借鉴并升华而来。
在俄制飞行器建造技术的影响下,我国逐步打造出了歼7系列、歼8等不同型号的战机。
与此同时,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也为这次采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的我国空军正面临装备扩充的需求,几十架战机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除了苏-35外,我国还曾进口过苏30MK等其他型号战机,总数超过百架。
这些战机的引入,为我国当时的防御部署提供了重要支持,特别是在配合S400防空系统时,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空军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进口。
在获得先进战机的启发后,我国自主研发的步伐明显加快。
不久之后,五代隐身战机歼-20横空出世,震动世界。
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航空飞行器研发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相比之下,苏-35的优势逐渐减弱。
它的整体性能相当于我国四代战机歼-16的设计和性能,两者都是基于苏27的技术平台进行升级和完善。
歼-16被称为“空中炸弹卡车”,拥有扎实的作战能力,在对比苏-35时显得更为出色。
随着我国对国产战机的需求越来越明确,歼-16也开发出更多自主设计的功能,逐渐成为中国空军的最强侧卫机型。
此时,继续增加苏-35的进口已经没有必要,国产战机开始逐步替代进口装备。
更重要的是,苏-35的引进为我国自主研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当时,歼-11D的升级遇到了技术障碍,许多关键技术仍存在瓶颈。
苏-35的到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通过执飞苏-35,统计和积累分型数据,在养护和修理过程中得出切实的结论和参数,从而为后续的研发提供了有效的启发和预判。
尽管如此,俄制战机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
它们通常非常结实,适应多种环境和温度条件。
即使在俄罗斯本土的严寒和恶劣气候条件下,俄制战机依然能够保持出色的飞行能力和作战表现。
此外,俄制航空发动机也为我国实现国产化航发装备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苏-35在侦察预警和电子系统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这也促使我国更加重视如何增强整体作战能力,提高自主技术水平,推动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由此可见,我国在军工研发领域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既借力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又加强国产研发的推动,最终实现了全面更换国产航发的目标。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苏-35在短时间内从主力变为陪练,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笔交易亏了。
相反,它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加速了国产战机的研发进程。
今天的中国空军,已经拥有了更强大、更先进的装备体系,这一切都离不开当年引进苏-35所奠定的基础。
未来,随着我国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国产战机将更加成熟可靠,成为保卫国家安全的中坚力量。
而那段引进苏-35的经历,也将成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篇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空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