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微信提示音打破了凌晨的寂静。一条来自前夫的消息:“孩子明天学校秋季运动会,我去接他,你记得给他准备运动服。” *这平静得近乎残酷的字句,像一把尖刀,精准地刺中我麻木的神经。* 我们离婚两年了,却依然像这样,像两条平行线,在生活的同一个轨道上,不交融,却也无法完全分离。这就是“干婚”,我曾经亲身经历的,如今依然挣扎于其中的现实。
我们结婚的时候,像所有年轻情侣一样,憧憬着浪漫的婚礼,幸福的家庭。可上海的高房价,如同一个巨大的黑洞,吞噬着我们的积蓄和梦想。为了买房,我们背负了沉重的房贷,工作压力巨大,争吵也日益频繁。 *“我们是不是太累了?”* 他曾经这样问我,语气里充满了无力和疲惫。 那时候,我们都以为,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苦尽甘来。
可现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残酷。二胎政策放开后,公婆的催促像潮水般涌来,我们却陷入了更大的经济困境。*“我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我连基本的温饱都保证不了……”* 我曾经这样哭诉,却换来他无奈的沉默。 那段时间,我们像是两条被困在沙滩上的鱼,无力挣扎,只能眼睁睁看着彼此渐渐干涸。
最终,我们选择了离婚,却又无法彻底分开。 原因很简单:孩子的抚养权,高昂的房贷,以及对彼此之间已经习惯了的依赖。我们达成了一个协议:依然住在同一套房子里,AA制生活,共同抚养孩子,互不干涉彼此的私人生活。这,就是我们的“干婚”。
表面上,我们看起来很平静,甚至有些和谐。但内心的空虚和寂寞,却如同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涌来。 有时候,我会在深夜里偷偷哭泣,想起曾经的甜蜜和憧憬。而他,则经常一个人坐在阳台,望着远方,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和落寞。我们像两具行尸走肉,在一段名存实亡的婚姻里,苟延残喘。
相比之下,我一个在西安的朋友小丽,选择的则是“拼婚”。她与一个同样在西安买不起房子的男生,协议结婚,共同承担房贷压力,但彼此保留独立的私人空间,甚至很少有情感上的交流。*“这就像一场商业合作,各取所需,互不干涉。”* 小丽曾这样形容他们的婚姻。
干婚与拼婚,都是这个时代“奇葩”的产物,是社会现实的折射。高房价、高生活成本、激烈的竞争压力,让许多年轻人喘不过气来。婚姻,在很多人眼中,不再是爱情的港湾,而变成了一种“经济共同体”,一种相互扶持的工具,甚至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一首无奈的“凉凉”。
干婚的利弊显而易见。它可以缓解经济压力,维持表面上的家庭稳定,避免财产分割等麻烦。但是,它也缺乏情感基础,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甚至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 它不是婚姻的解药,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妥协和无奈。
未来的路,依然漫长而迷茫。 我不知道我们的“干婚”能持续多久,也不知道将来会走向何方。 也许,我们会继续维持现状;也许,我们会彻底分开;也许,我们会找到新的方向。
但我知道,无论选择什么,都必须勇敢地面对现实,也要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干婚”不是答案,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如何经营好自己的情感,如何构建健康的亲密关系,才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活出真正的自我。愿我们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也能报之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