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三年六月(公元883年),就在黄巢以河南百姓为军粮,围困陈州城的时候,大唐朝廷却突然传来一个惊天噩耗,大唐事实上的藩镇联军统帅,晚唐(贤宦)名将杨复光在河中镇的河中府中病逝了,没有史料能够证明杨复光的病逝伴随着什么阴谋,可他确实是在黄巢和阉宦田令孜最希望他死去的时候病逝了。对于黄巢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杨复光可以说算是他起兵以来遇到过最难对付的唐军统帅,比起老迈昏聩的宋威、养寇自重的高骈、老奸巨猾的王铎来说,杨复光算得上是公忠体国、国之脊梁。
杨复光死后,军中士卒连哭数日为他举哀,成都的大唐朝廷在得知此事后,小皇帝唐僖宗哭的是稀里哗啦,赐杨复光谥号“忠肃”。而随着杨复光的离去,无人能够指挥调动的忠武八都则在鹿晏弘的率领下自河中镇离开,转而开启了他们的流浪生涯,而唐王朝内部则是以田令孜为首的阉宦们开始了一方独大,各方各面的势力开始争相争夺杨复光留下的宝贵遗产。还有那些曾经受制于杨复光威慑的节度使们也开始逐渐失去了约束,抢地盘已经成了节度使们的头等大事,至于黄巢嘛?等等再说了。于是黄巢突然一夜之间就从过街老鼠变成了无人问津,而陈州城则成为了大唐版图中的一叶孤舟,他将迎来黄巢长达三百多天的围困。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忙着抢地盘,有些人还是懂的一个道理,那就是抢地盘只能得到一些眼前的蝇头小利,真正的大买卖还是黄巢的那颗脑袋。面对人数庞大的黄巢大军,刚调任为宣武节度使的朱温就连同忠武节度使周岌、武宁节度使时溥,组成了新的平叛联军,但是仅凭他们三镇想要平定黄巢还是有很大的难度,为了提高胜算,三人又向李克用发出了邀请函,邀请李克用一起吃这块大蛋糕。李克用收到邀请函后,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原因无他,毕竟仅凭他一人也无法吞下黄巢这块肥肉,既然有人相邀,何不做个顺水人情,于是李克用便率领着他的“鸦儿军”,从陕州河中渡过黄河,一路向陈州赶去。
听说李克用又来了,黄巢头都大了,算了算了,何苦在这个邓州城死磕,咱们不如继续当流寇吧,然后黄巢率众从陈州撤兵,一路向东北方逃去。路上黄巢听说叛徒朱温此时正在汴州,黄巢决定先灭了朱温再继续逃跑,于是队伍调转目标杀向了汴州。见黄巢军气势凶猛,朱温寻思着吃过人肉的果然不一样啊,赶忙向李克用发出求援,李克用收到朱温的求救信后,又火速朝着汴州驰援,终于在中牟北面的王满渡追上了黄巢,黄巢军大败,被李克用杀了万余人。
此时黄巢军内部发生了分裂,二号人物尚让主动投降了武宁节度使时溥,其他将领如李谠、霍存、葛从周、张归霸、张归厚等人又全体投降了前同事宣武节度使朱温,成了朱温后来对抗李克用的重要力量。而黄巢率领残部沿着汴河向北疯狂逃窜,李克用则在他身后穷追不舍,终于又在封丘追上了黄巢,黄巢军又大败,继续向东逃窜。之后在胙城、匡城又被李克用追上,又双叒叕大败,黄巢则向兖州方向逃去。李克用追击至冤句,抓住了黄巢的幼子,俘获了黄巢的车马、皇帝符节、印章和男女百姓万余人,却没能见到黄巢的影子,此时李克用的粮草早已耗尽,人马俱疲的情况下,不得已退回了朱温镇守的汴州,和朱温喝酒去了,结果这次酒宴差点让自己丢了性命,至于酒宴的故事一会再讲,我们接着讲黄巢的故事。
李克用去汴州喝酒了,追击黄巢的任务就交给了宁武军将李师悦和二五仔尚让的手中。两人一路把黄巢逼到了泰山的附近,黄巢为了躲避唐军,只能向山中逃去,一路逃到了狼虎谷。狼虎谷名字里就透着一股凶险的味道,黄巢疲惫的在山中穿行,他明白这一次恐怕是在劫难逃了,他的“皇帝”梦终于要结束了。黄巢不禁悲由心起,仰天长叹:“我欲讨国奸臣,洗涤朝廷,事成不退,亦误矣。”然后黄巢看向了自己的外甥林言,说如今我身上最值钱的东西就是我的这颗头颅了,我把它送给你,去换取荣华富贵吧,也不枉我们甥舅一场。林言犹豫不决下不了手,黄巢只好先自我了断,再被林言砍掉脑袋。林言刚把黄巢的脑袋打包好,太原博野军就赶到了,博野军二话不说就把林言也杀了。就这样,黄巢和林言的脑袋一起被送到了唐僖宗的面前。
黄巢的一生就此落幕,民间关于黄巢的传说有很多,相传他本是天上的真人,为了救母砸开了地狱之门,放跑了八百万的妖魔鬼怪,玉皇大帝大怒,命黄巢下凡人间屠尽这八百万的妖魔,黄巢下凡后工作很努力,八百万的妖魔也被杀了个干干净净,只可惜在屠魔的过程中出了个小意外,其中一个人死的时候身怀有孕,所以黄巢算是误杀一人,天庭震怒,这才派人把他带回了天庭,黄巢起义也就此宣告失败。
黄巢的一生是血腥的,他踏碎了危害中国数百年的门阀制度,踏碎了长安城的公卿骸骨,可同时他也让许多无辜的百姓成了刀下亡魂,黄巢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精彩的,面对数次考编上岸无果,黄巢换了一个方式打了进去,没有辜负年轻时吹过的牛皮“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死了那大唐的天下就真的太平了吗?当然没有,起义者从来都不是乱世的病因,他们只是病状,病因还是大唐自身的问题,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奸佞,如果没有那么昏聩的皇帝,怎么又会有黄巢这样的杀神。
黄巢死后没多久,他麾下的秦宗权就打着黄巢的旗号,继承了黄巢的皇位成了大齐政权的第二任皇帝。他四处招揽黄巢的残部,扬言要光复黄巢的大齐帝国,秦宗权之乱又爆发了。从唐玄宗到五代,华夏大地上好像从来就没有平静过,什么安史之乱、四镇之乱、宦官之乱、庞勋之乱、王仙芝之乱、黄巢之乱。而这些“乱”,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上层结构出现了问题。大唐挽歌写到这里差不多也该结束了,不过好像又忘记了什么,对了,那一场酒宴的故事还没讲完,让我们把视角再次转到李克用那边,来看一看这场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酒宴。
黄巢兵败的消息传遍全国,对那些正压叛军的军镇节度、以及各地的叛军小头目们来说,犹如阵前战鼓、冲锋号角、发令枪响一般,该轮到我们登场了吧,唐末大舞台,有种你就来,谁会是新一任的乱世霸主呢?是你?是我?还是他?于是昨天还是头仇敌忾一起对抗黄巢的好盟友,今天突然就形成了一道猜疑链,持续几十年的乱世大戏正式拉开了帷幕,而大戏的第一幕就是这场恐怖的酒宴,觥筹交错之间、漫天火光之下,华夏历史的进程要改写了。
公元884年五月,李克用率领他麾下的四百“鸦儿军”正冒雨赶赴汴州城,城里的朱温听闻李克用来了,赶忙命令手下准备了好酒好菜、乐师舞女,准备给李克用接风洗尘。听闻李克用驻扎在城外不愿意进城,朱温马上亲自出城迎接。不得不说,同为藩镇节度使,朱温此时的态度那可以说是毕恭毕敬了,在朱温的盛邀之下,李克用还是勉为其难的进城赴宴。
酒宴开始后,朱温更加殷勤了,旧唐书记载“是夜,张乐陈宴席,汴帅自佐響,出珍币侑劝。”什么意思呢?朱温准备了华美的器具,装着丰盛的菜肴,乐师舞女也都属上乘,同时还拿出珍贵的礼物相赠,对李克用也是一通夸赞,助兴劝酒。在朱温的夸赞声和酒精的麻痹下,李克用彻底的飘了,借着酒劲调戏诸妾,说话也变得口无遮拦起来(“克用乘酒使气,语颇侵之。——《资治通鉴》”,“武皇酒酣,戏诸侍妓,与汴帅握手,叙破贼事以为乐。”——《旧五代史》)。
醉酒的李克用对朱温说了什么史料上并无记载,可以肯定的是不是什么好话,李克用所说的平叛趣事朱温并不觉得有趣,很大可能都是一些朱温畏惧贼军的糗事吧。酒宴结束时,李克用喝的很尽兴,和陪同的部将们都喝醉了,被人搀扶着回到了上源驿馆休息。而朱温则 在帅府里生着闷气,我好心请你吃饭,你怎么能在宴会上揭我短,欺人太甚。越想越气的朱温便找来麾下将军杨彦,商议如何把丢了的面子找回来,怎么找?经过商议,二人决定杀了李克用。朱温先派人用排车阻断城中的交通要道,又下令士卒在各个城门处设置栅栏路障,给李克用来个关门打狗。
准备妥当后朱温便派出亲兵包围了上源驿馆,准备围杀李克用。但是让朱温没想到的是,李克用的亲兵薛志勤、史思敬的酒量非常好,酒宴过后二人并未喝醉,看到朱温的亲兵乘着夜色围住了驿馆,他们知道事有蹊跷,于是一边高声呼喊,一边毫不犹豫的冲向敌军,其他李克用的亲兵也被呼喊声吵醒,纷纷拿起武器护卫起了李克用。而此时的李克用早已醉的不省人事,他的侍卫郭景铢只好先吹灭了房中的蜡烛,让敌人一时不知道李克用的房间在哪里,然后把李克用拖到床下藏了起来,接着接了一盆冷水冲到李克用的脸上,被冷水一冲,李克用立刻就醒了。等李克用醒后,郭景铢说出原委后,李克用立刻张弓搭箭开始迎敌,驿馆中的其他沙陀士兵也陆续醒来,投入了战斗。
朱温看清兵队一时打不进驿馆,于是下令放火,准备烧死李克用,随着火把一根根的抛出,驿馆瞬间就被火蛇吞噬,很快火光就映红了夜空,驿馆中的大量沙陀士兵葬身火海。眼看李克用危在旦夕,此时天空突然传来惊天的雷声,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望着眼前的一切,难以想象朱温此刻的心理活动。
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任何阻挡历史车轮的行为都会被天道修正。就在朱温发呆的时候,从驿馆的残垣断壁中冲出了几个人,为首的正是李克用的亲兵薛志勤,薛志勤搀扶着李克用,借着闪电的亮光,向汴城南门冲去,等李克用冲上渡桥后,他的亲兵史思敬转身横刀立马堵住了桥头,摆开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就这样史思敬只身阻挡追兵、慷慨赴死。望着李克用远去的身影,朱温知道,一个新的乱世即将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