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骆驼城—曾经的北凉故都,最后却沦为骆驼圈?!

探文化古今 2024-10-11 16:04:55

说起张掖,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七彩丹霞、冰沟丹霞,又或者是大佛寺和马蹄寺。但也许你还不知道,张掖藏着国内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唐古代文化遗址——骆驼城。

骆驼城遗址俯瞰

如今荒芜的城址,曾经是多么辉煌

骆驼城古城位于张掖市高台县城西22公里的骆驼城乡西滩村。1600多年前一个都城应有的街市面貌虽然了无痕迹,但看着这空阔的城郭,让人不难想见当年作为都城的恢宏。

它的名字为什么会叫作建康?又为什么会被人叫作骆驼城?和小探君一起前去揭秘吧!

01

骆驼城兴衰史

要想了解这座城,还要先从历史说起。河西地区自汉武帝初年霍去病西征匈奴后,归入西汉版图,西汉王朝在河西设立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四郡各有辖县。今高台县境内大部分属于表是县,隶属酒泉郡。

西汉版图

表是县的县址一开始在黄沙湾古城,到了东汉,公元180年,也就是汉灵帝光和三年,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

自秋至明年春,酒泉表氏地八十余动,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顿,县易处,更筑城郭

这说明西汉始筑的表是县城,因东汉光和三年的地震毁弃,只好易地重建城郭。据考证,这一重筑的表是县城就是建康郡所在的城郭,即今天的骆驼城。由此可见骆驼城的始筑年代应为表是地震后的光和四年,即公元181年。在公元181年至公元335年的一百五十多年间,骆驼城是表是县城所在地,有时称作“表是”,有时称作“表氏”。到了公元335年,前凉时期,张骏将表是县升格为郡,郡名叫建康,辖表氏、乐涫二县。

前凉版图

后来吕光建立了后凉政权,公元397年(东晋隆安元年)时,因伯父沮渠罗仇、沮渠麹粥二人被后凉王吕光以护卫不利处死,时任匈奴沮渠部酋长的沮渠蒙逊以为伯父报仇为名起兵反凉。沮渠蒙逊本为后凉建康郡太守段业手下的一员大将,起兵后便拥立段业为大都督、建康公,同时以建康郡为根据地纠集各部族起兵反吕,建元神玺,建都建康,北凉建立。

沮渠蒙逊为北凉的实际掌权者,骆驼城也成为北凉政权的发源地。四年后沮渠蒙逊借故杀段业而代之,改元永安,迁都张掖,骆驼城仍置为建康郡,北凉攻占姑臧(武威)后又将国都由张掖迁至姑臧。沮渠蒙逊为与西凉王李暠征战,于公元405年增筑了建康城。建康郡在历经北凉、北魏、北周两百多年后至隋代被撤销郡置,降为福禄县(今酒泉市)管辖。

沮渠蒙逊画像

唐朝武周时期,大将王孝杰在此设置建康军,成为甘州与肃州之间的军事重镇,最多时屯兵五千多人,骆驼城再次兴盛起来。安史之乱后,河西走廊被吐蕃攻陷,建康城惨遭屠掠,之后建康城便逐渐荒废,最终沦为牧人们晚间的宿营地。因四周均有城墙作为围挡,建康城被当地牧人用作了骆驼圈,曾经风云一时的北凉故都因此得名骆驼城而沿用至今。

东晋的都城叫建康,就是现在的南京,骆驼城当时为什么也要叫建康呢?这里面隐含着前凉统治者的政治策略。当时河西有一个士族阶层,大多是汉族知识分子,他们出身名门望族,对地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有着汉魏以来的正统思想,拥护的是中原一带的正统王朝。前凉统治者将骆驼城命名为东晋都城建康的名字,以示自己不忘晋朝,以此起到了笼络河西汉族知识分子的作用。

02

古城遗址探秘

骆驼城遗址复原

留存至今的骆驼城遗址面积近31万平方米,整体坐北向南,在城中抬头就可望到南侧祁连山上的积雪。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分为南、北两城,属于标准的南北双城结构,其中南城属于外城,北城属于内城。古城南北总长约700米,东西宽约450米。城墙基宽6米,残高约3-7米,黄土夯筑,夯土层厚10-15cm。

遗址角墩

城墙四角均筑有长方形角墩,南城的东、西、南三面各开一门并筑有瓮城,北城南垣正中劈门并筑瓮城与南城相通。北城和南城的东西两侧城墙中部均筑有敌楼并与城墙相连,敌楼的作用与马面相同,都是城墙的重要防御性建筑。

遗址西城墙敌楼

遗址西城墙

在南城西南角,内部又沿着西南城墙筑有一座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约80米的长方形小城,当地人俗称宫城,但宫城一般不会置于安全系数较低的外城,因此实际用途不明。

西南角的“宫城”

整座古城除了北城的北墙被摆浪河洪水冲毁之外,其他各面的城墙、瓮城、角墩、敌楼均保存完好。在南城偏西侧有一口古井,深约6米,井沿很宽,早已干涸,四周用铁丝网做了防护,井口周围原本应该有木制井架,但是早已腐烂殆尽,只剩下一口枯井还在日夜守望者这座古城。

古井

古井口

03

河西走廊社会生活场景再现

骆驼城遗址周围有城南墓群、城东墓群、大型夯土台式墓群和五座窑遗址。这一带总计有汉、魏、晋、唐代古墓葬7000余座,是目前国内分布最密集、保存最完好的大墓群。

古城周围地表遗物多汉、晋五铢,唐代开元钱币和汉、魏、晋铜印、箭镞。遗址墓群出土魏、晋画像砖、木尺、猴形木印、汉、晋纪年简牍、彩绘木车马等珍贵文物,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墓葬壁画砖。

骆驼城西南处的一座古墓,发现了大量画像砖

木马 高台县博物馆藏

彩绘木辎车和彩绘木牛 高台县博物馆藏

木牛 高台县博物馆藏

骆驼城墓葬壁画砖再现了魏晋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生活场景,内容涉及绿洲屯田、西塞牧猎、交通出行、歌舞宴乐、远古神话等。敦煌早期洞窟壁画中动物的画法和造型,与以骆驼城为代表的河西魏晋墓葬壁画艺术风格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马蹄寺早期石窟中部分供养人的画法和造型,也能从以骆驼城为代表的魏晋墓葬壁画艺术中找到渊源。骆驼城的存在本身就是农、牧、商业文明交汇的历史证明,在此出土的壁画砖所涉及的人物形象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特征。

牧马骆驼图壁画砖 高台县博物馆藏

撒种耕地图壁画砖 高台县博物馆藏

耕地图壁画砖 高台县博物馆藏

采桑图壁画砖 高台县博物馆藏

骆驼城历史遗存不仅继承了中原地区常见的内容和形式,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题材注重世俗社会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骆驼城出土的木板画、彩绘木器、彩绘壁画砖,全面展现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各个层面。

饮马图壁画砖 高台县博物馆藏

宰牛图壁画砖 高台县博物馆藏

进食图壁画砖 高台县博物馆藏

射猎图壁画砖 高台县博物馆藏

狼烟烽火已散尽,羌笛、胡笳、长啸、马蹄……留给后人的,不只有满目疮痍的遗址和珍贵文物的物证,数千年历史的回音壁上,这份真实最是动人。

0 阅读:0
探文化古今

探文化古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