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哥说事:人民日报刊出新国标,能否杜绝商标“文字游戏”背后的谎言?

伦敦时间 2025-03-27 16:28:21

All rights reserved 昨日财经夜读&潘旭东财经说

引言:一瓶酱油引发的信任崩塌

“千禾0添加酱油”的广告铺天盖地,“壹号土猪”的标签暗示天然无污染,消费者趋之若鹜,仿佛“零添加”三个字就是食品安全的免死金牌。

更讽刺的是,企业一边高喊“零添加”,一边用商标法漏洞玩文字游戏——所谓“千禾0”,不过是注册商标,与“零添加”无半毛钱关系。无独有偶,“壹号土猪”也因“壹号土”商标引发争议,消费者恍然大悟:“土”字不过是品牌符号,与猪肉品质并无联系。当企业把“零添加”当噱头、用商标玩擦边球,新国标终于出手了!

今天,《人民日报》一则重磅消息炸锅:即日起,预包装食品禁用“零添加”“不添加”等宣传用语!新国标直击行业乱象,能否杜绝这场“文字游戏”背后的商业谎言?

一、新国标亮剑:谁在制造“零添加”的消费陷阱?

根据最新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食品企业不得再以“零添加”“不添加”为卖点误导消费者。这一刀,切中的正是某些品牌的“营销命脉”。

以“千禾0添加酱油”为例,其宣称“不添加防腐剂”,但酱油本身的咸度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添加防腐剂本无必要。这种“伪需求”营销,本质是利用消费者对添加剂的恐惧心理,制造虚假优势。

“不添加蔗糖”=“不含糖”?某果汁饮料用“不添加蔗糖”包装含果糖的饮品,却用浓缩苹果汁替代,糖分含量反而更高,消费者被误导成“健康选择”。这波操作堪比“文字PUA”——用“零添加”收割智商税,却把配料表玩成密码本。——新国标明确禁止此类“偷换概念”的标签游戏。

但话说回来,光靠禁用标签就能解决问题?千禾酱油检出镉的案例证明,原料污染才是更深的坑。新国标虽好,但监管还得跟上,别让“零添加”换个马甲继续割韭菜!

二、“壹号土猪”们的天然神话:标签背后的真与假

“土”“天然”“无污染”……这些词汇曾是食品界的流量密码。但近期“壹号土猪”因商标争议被推上风口浪尖——其所谓的“土法养殖”被质疑仅是营销噱头,实际饲养环境与普通猪肉无异。

“壹号土猪”把“土”字和猪肉强行绑定,消费者以为买到的是土生土长的黑猪肉,实则是商标法漏洞让企业钻了空子。这种“视觉误导”比“零添加”更隐蔽,毕竟“土”字谁也说不清标准。

新国标虽未直接规范“土”字使用,但通过强制营养标识扩展(新增糖和饱和脂肪含量)、禁用误导性宣称,间接撕开了“伪健康”的面具。例如,某些调和油标榜“富含橄榄油”,实际比例不足5%,新规要求必须明示所有油种比例,让消费者看清每一滴油的真相。

三、营养标签大改造——让“隐形杀手”无处遁形

新国标要求强制标示饱和脂肪、糖分,还鼓励用“宝塔图”科普健康饮食。这波操作直击痛点——高盐油糖是慢性病元凶,但多数人连配料表都看不懂。数字标签扫码即看、语音播报功能,简直是“懒人福音”!

新规划重点:

强制标示致敏物质:过敏原信息必须醒目标注,终结“隐藏风险”;

保质期直接标到期日:无需再当“数学课代表”,避免商家模糊时间概念;

数字标签上线:扫码即可放大、听读,让老年人也能看清配料表。

但别高兴太早,企业会不会在数字标签里夹带私货?监管必须同步升级,让技术成为消费者的“防骗利器”。

四、行业洗牌:谁能抓住新国标的“生死线”?

新规过渡期仅2年,食品行业面临大考,企业应该做什么?

技术升级:数字标签普及倒逼企业数字化改造(已有400余款产品试点)。

配方革新:禁用“零添加”后,如何用真实营养卖点突围?

供应链透明化:从消毒剂规范到灭菌乳工艺调整,全链条安全管控成硬指标。

那些依赖“文字游戏”的企业将被淘汰,而像某乳企率先应用数字标签、某婴儿食品品牌新增6类特殊医学配方,则可能抢占先机。

结语:当标准照进现实,我们该做些什么?

新国标出台是好事,但别指望一纸文件就能根治行业乱象。作为消费者,我们得主动升级“防骗指南”:

1.看配料表:成分越简单越好,警惕“零添加”话术;

2.扫数字标签:用手机怼进包装,别被小字忽悠;

3.盯致敏提示:过敏体质慎点“可能含有”;

4.支持透明企业:让玩套路的品牌凉凉!

食品安全从来不是一场“零添加”的行为艺术,而是科学与诚信的双向奔赴。当新国标撕下营销滤镜,我们终于能看清:真正的健康,不需要用“无添加”来证明,而是藏在每一份坦诚的配料表和每一克精准的营养标识里。

下次购物时,不妨拿起手机扫一扫数字标签——那里藏着的,才是食品行业的未来。

(本文部分案例基于行业热点事件分析,具体企业行为请以官方通报为准。)

0 阅读:1
伦敦时间

伦敦时间

坚持秉中发声,链接未来的理念,解读区块链资讯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