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能驾驶技术在国内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新能源车企扩展市场的重要力量。但是智能驾驶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真的能跟上新能源车企的内卷需求么?相信不少朋友都会有此疑问。下面放上一组数据: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0.3万辆和104.9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7%和9.8%,同比分别增长28.1%和30.1%,市场占有率达到41.1%。
相对应的,进口车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则迅速缩水,多家车企选择降价求存,足以证明新能源车型的增速有多快,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入场,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成了众多车企急迫寻求的答案,智能驾驶,便成为目前新能源车企最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的突破口。
“好”的智能驾驶标准是什么?
过去的智能驾驶不是没有,但大多局限于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辅助驾驶功能,和用户自己驾驶的体验并无本质区别。直到技术不断创新、进化,智能驾驶越来越能应付更多复杂、实用的场景,才再次被车企“器重”。
而如何评定好的智能驾驶标准,还是得从能否落地着手。比如近期的特斯拉FSD入华,消息已经满城风雨,不过一项新技术从公布到量产使用还需要漫长时间,至少现阶段能否登陆国内市场还有待商榷。即便进入中国市场,它的对手除了不同于本土的中国市场,还有已迈入智驾高阶领域的新势力。
比如华为发布的“行驶更类人”的HUAWEI ADS(乾崑智驾)智驾方案,专攻无图驾驶,实现有路就能开;比如小鹏的XNGP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覆盖智能泊车、城区NGP等实际功能;最后还有敢与老司机“叫板”的极氪,推出全栈自研的“浩瀚智驾”智能驾驶系统,从实际场景出发,覆盖智能泊车、高速与城市智能驾驶的全部场景,升级为OS6.1版系统,通过自研的鱼眼BEV技术、31颗感知硬件和双NVIDIA DRIVE Orin智能驾驶芯片等传感器+算法的共同协作,让极氪007在官方举办的“人机大战”直播活动中,以100%的泊入成功率和95%的速度胜率,完胜老司机。
如今的智能驾驶,到底能不能离“人”?
近期的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大规模上路,引发无数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到底能不能离“人”展开讨论。在我看来,以上所提到的新能源品牌,为了让智能驾驶更贴近用户体验,基本都有明确的技术规划,但就目前而言,大多数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还不能完全依赖于算法、算力和数据,车企不能使用“生成”来代替实例去训练智能驾驶功能,所以智能驾驶仍处于辅助阶段,行驶安全还是离不开“人”。
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FSD入华的推进将会在国内智驾赛道引发新一轮“鲶鱼效应”,为了在“标配智驾”时代形成差异化优势,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在智驾领域的竞争还会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