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务资讯
1.美国完成NGSRI新型近程防空导弹的子系统测试
日前,美国RTX公司宣布,其已成功完成了10次NGSRI新型近程防空导弹的子系统测试。NGSRI近程防空导弹将计划用于取代美军现役的“毒刺”近程防空导弹,其可以用于在射程范围内有效拦截多数固定翼/旋翼类有人机/无人机。据悉,美军计划在2025年底对NGSRI近程防空导弹开展飞行演示测试。
2.俄罗斯完成9M134新型导弹的测试工作
外媒报道称,俄罗斯完成了型号为9M134的新型导弹的测试工作。据悉,9M134导弹也称“布拉特”导弹,该导弹是一种小型多用途反坦克导弹,也是“短号”系列反坦克导弹家族中的一员。9M134导弹主要用于打击各类轻型坦克装甲车辆,也可用于打击简易工事、低空慢速飞行的飞行器等目标,其弹径82毫米,(筒)弹长0.831米,(筒)弹重6.5千克,最大射程3.5公里,应用拥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激光驾束制导体制,且装有一个串联破甲战斗部,可有效击穿带有爆炸反应装甲的250毫米厚均质钢装甲。
3.英国为乌克兰提供Gravehawk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外媒报道称,为应对乌克兰对增强自身防空能力的需求,英国为乌克兰打造并提供了被称之为Gravehawk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该系统采用8X8军用高机动卡车底盘,底盘上携带有一个配备了两枚R-73导弹、一具多通道光电/红外瞄准装置的标准ISO尺寸集装箱,同时,集装箱内还集成有适配的指挥和控制系统,其中,R-73导弹最大飞行速度为2.5马赫,最远有效射程可达12公里,并能在射程内有效击毁固定翼/旋翼有人机/无人机。此外,Gravehawk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还具备车外遥控操作能力,其5名乘员可在50米外使用遥控装置遥控该系统进行作战。
4.KNDS集团在2025阿布扎比防务展上展示新型无人战车
在日前举行的2025阿布扎比防务展上,KNDS(法国)集团展示了其开发的新一代无人战车Centurio-X30。据悉,该无人战车采用4X4小型轮式车辆底盘,配备有一座安装了一门发射30X113毫米弹药的30毫米自动炮的遥控武器站,同时,还安装有较为完善的火控系统和态势感知设备,可以和其他地面有人/无人作战平台或士兵共同执行作战任务。
5.乌克兰F-16战斗机开始携带GBU-39B炸弹袭击俄军地面目标
日前,海外社交媒体发布的一张照片显示,一架乌克兰空军的F-16战斗机在作战中,挂载了2枚AIM-120中远距空空导弹、2枚AIM-9近距格斗导弹、8枚GBU-39B炸弹以及2个副油箱,这表明,乌克兰空军的F-16战斗机已经开始在对俄军的实战中使用GBU-39B炸弹。GBU-39B是由美国波音公司开发的一种小直径滑翔精确制导炸弹,最大投射距离超过了74.03公里,采用“惯性制导+全球卫星制导”的复合制导体制,主要用于打击地面/海面固定目标。
6.美国海军陆战队测试新型空面导弹
外媒报道称,美国海军陆战队近日在亚利桑那州尤马试验场成功试射了一枚新型空面导弹,这枚导弹由一架AH-1Z武装直升机挂载,并通过海军陆战队空地作战平板电脑远程进行遥控发射。据悉,此次试射的这枚导弹属于美军LRPF计划的一部分,但美军目前并没有公布这款导弹的具体型号。
战略法令
1.美国海军陆战队发布新版《海军陆战队战术出版物10-10F:宪兵行动》
2025年2月14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发布了新版《海军陆战队战术出版物10-10F:宪兵行动》(MCTP 10-10F: Military Police Operations),以取代2019年10月18日发布的旧版本。该出版物旨在为海军陆战队宪兵部队(包括宪兵、刑事调查人员、惩教与羁押专家等)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框架,以更好地支持海军陆战队空地特遣队(MAGTF)的各项行动。
该出版物详细阐述了宪兵在海军陆战队机构活动以及空地特遣队行动中的目标、任务、功能和能力,并深入介绍了其执法行动、对安全和机动性的支持等内容。此外,它还明确了宪兵的作战职能,涵盖指挥与控制、机动、火力支援、情报收集等多个关键领域。对于宪兵部队的组织架构,如执法营、远征部队刑事调查部门等,该出版物也进行了清晰的说明,并强调了他们在行动中所依据的法律和遵循的原则。
作为一份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海军陆战队战术出版物10-10F:宪兵行动》不仅为负责或需要海军陆战队宪兵支持的指挥官和参谋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同时也为相关人员深入了解海军陆战队宪兵行动提供了全面且系统的参考依据。
防务报告
1.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发布《现代陆战中的对抗性电子战》
2025年2月6日,英国皇家三军研究所发布了一篇题为《现代陆战中的对抗性电子战》的报告。报告指出,电子装备的迅速普及使得每个士兵都能够在行动中携带一定数量的电子设备,这极大地提高了陆战编队的协调能力和态势感知能力,加强了陆战部队的行动节奏和杀伤力。此外,电子化的发展也造成了战场中电磁频谱的普遍存在以及部队对电磁频谱的依赖,并使得电磁频谱日益成为战争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这一情况下,一支部队利用电磁频谱进行机动的能力以及破坏或阻止敌方利用电磁频谱进行机动的能力已逐渐成为其对抗能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这意味着电子战已从一个兵力倍增器转变为一个需要全军关注的问题。报告概述了电子战行动的变化,并评估了这些变化会对北约军队的部队设计产生何种影响。
报告指出了电子战的三个关键功能:
电子侦察使部队能够探测、跟踪、收集和分析对手的电磁频谱,并了解友军的不足。
电子战攻击可干扰敌方通信和导航,对敌方电子设备造成永久性破坏,或提供网络有效载荷以破坏敌方网络。
电子战防御可破坏敌方杀伤链,干扰敌方弹药,保护己方部队免受敌方的精确打击。
报告认为实战中的电子战效果正在发生以下三点变化:
战场数字化程度的提升降低了部队对定制化电子战系统的需求,一般的电子战软件定义无线电也可以通过编程来执行各种电子战任务。
电子战系统(以及支持这些系统的电池)的小型化使电子战能力可以更广泛地投入实战。
算法战可为大量生成定制化的电子战有效载荷提供支持,这降低了特定电子战效果的功率需求。
报告为英军提出了五点建议:
向所有部队提供有关电磁管理系统的教育。
允许士兵在训练中使用常规的电子战能力,以让士兵能够熟练判断其是否受到电子战攻击以及需要采取何种措施。
制定一项采购电子战装备的计划,使各级别部队都具备电子战能力。
对电子战能力的投资还需要一种能够在任务规划软件中将电磁频谱可视化的手段,以便将电子战效果的管理权下放到旅和营一级。
陆军必须从联合部队的角度理解电子战,并进行规划和训练,以便其能够在联合作战中接收电子战信息,并部署或协助部署电子战效果。
2.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评估太空升级风险的参数》
2025年2月18日,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一篇题为《评估太空升级风险的参数》的报告。报告指出,由太空技术支持的服务对许多民用和军用事项至关重要。当前存在降低太空活动可预测性和透明度的几种可能途径。然而,国际社会对于太空领域的升级风险并无共识。该报告确定了评估太空领域升级风险的四大参数:目标、使用的能力、效果和后果。这些参数有助于建立标准化的评估方法,以判断某次攻击是否具有升级的可能性。基于当前太空活动可预测性和透明性被削弱的趋势,这些参数为如何减少升级风险提供了具体建议。建议包括:
限制对高价值、战略性太空系统的攻击;
对太空系统如何构成关键基础设施达成共识;
界定极具升级可能性的行为;
增强民用太空服务的韧性;
建立能够识别潜在风险的分类系统;
各国应实施和执行关于太空活动管理的国际法;
各国应与太空商业参与者合作,提高其风险意识并明确其责任。
无声狂啸
之前外网资料说霉菌要求NGSRI比毒刺便宜,还能打大疆之类低红外辐射小目标
无声狂啸
我个人不信霉菌和军工复合体能实现这个便宜又好的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