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历史中,一位皇帝仅有皇后一个配偶,成为皇帝唯一的妻子,这真是个奇迹呀!那么成为皇帝唯一妻子的女性,是不是天下最幸运的女人呢?
电视剧《独孤皇后》
孤独皇后作为隋文帝唯一的妻子。 她14岁就嫁给杨坚,那时少年夫妻恩爱,杨坚发誓绝不纳妾。这时的独孤氏对杨坚十分温柔恭顺,夫唱妇随,羡煞旁人。
随着时间推移杨坚的势力不断扩大,杨坚刚开以外戚的身份开始摄政,最后逼迫北周静帝禅让皇位,独孤氏也顺理成章当上了皇后。历史上的“禅让制”哪里是真正的禅让呢?
独孤氏在杨坚夺取皇位的关键时刻,通过杨坚身边之人对他说:“大事已然,骑虎之势,必不得下,勉之。”杨坚听闻此句后,才下定决心不再犹豫去谋取皇位。
史书记载,隋文帝杨坚对独孤氏是“甚宠之”,意思是对丈夫极为宠爱妻子,对妻子的话言听计从。其实这就是惧内的表现。作为一名篡权成为皇帝的男人也会惧内,我们从史书上的一些话语从可以看出来孤独式的手段和性情。哪个丈夫不害怕有如此本事的妻子呢?一位本是温柔恭顺的妻子何以会让丈夫对自己言听计从呢?我想独孤氏是极爱杨坚的,但是杨坚篡权之路十分凶险,作为妻子只能想法设法来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丈夫成功,日复一日之中,独孤氏应对事情的手段多了,性格也变了,但是对杨坚的爱没有丝毫改变。独孤氏现在的性格是被生活所逼迫出来的呀!
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
每次要上朝的时候,独孤皇后会与文帝一同坐撵向宫廷驶去,到供皇帝休息的阁楼时,独孤氏才后停下,目送文帝进入前殿。独孤氏则坐在阁中等待丈夫,并派宦官在皇帝身边观察君臣们议政的事项,然后告知她。皇后认为不妥的事情随时提出匡正,她的干涉对治理国家有很多重大的帮助,在皇帝退朝后,二人相视欣然,然后同坐一撵返回内廷休息。(这种情况哪里是夫妻啊,这分明是一位老母亲望子成龙的真实写照啊)在多数情况下夫妇俩谈论政事都是不谋而合,二人都是朝廷的主人,因此在宫中称他们为二圣。
虽然独孤皇后有很大权力,也不为自己的家族谋取私利。她的表哥崔长仁为非作歹触犯法律,按律当斩。皇帝担心皇后反对,便想赦免崔长仁,然而独孤皇后停稳后却毫不留情地说:“国家之事,焉可顾私。”
在夫妇问题上,独孤皇后表现私心颇重,妒忌成性。后宫的大批宫女只能怨天尤人,不得见皇帝一面抱恨终身。幸亏上天保佑,皇后一连生5个儿女,否则皇朝就有后继无人之忧了。
独孤皇后坚持终生和皇帝夫妻相守,对于他人纳妾极为厌恶,她希望制造出一种人人不纳妾的外围环境,以此来让皇帝感受不到委屈。她听说某位大臣妻子死了,纳的小妾又生一个男孩,便要求文帝处置这位大臣。王爷们中有妾怀孕的,也要劝皇帝对他们加以斥责。当时太子杨勇正室元妃突然去世,她便怀疑是太子小妾云氏暗害的,由此对太子一发不满,促使杨坚下决心废掉杨勇。古时,纳妾本事稀疏平常之事,这些王孙贵胄因为纳妾被独孤皇后斥责,也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感觉冤枉至极,还没有民间人家纳妾那般随意。
隋文帝虽然曾立下不纳妾的誓言,但那是他当皇帝以前的事情,现在当上了皇帝,却没有享受到皇帝一些应有的待遇,时间一长便起了跨越雷池的念头。一天,他在仁寿宫见到一位宫女,美丽的让人格外动心。她是尉迟迥的孙女。文帝“见而悦之,因而得幸”。尉迟氏年轻娇媚,比中年孤独氏要诱人的多。文帝迷上了这个少女,孤独氏发现丈夫与尉迟氏的关系,怒气顶天,但她不能处置皇帝,只能泄愤这位少女。她趁着皇帝上朝的机会,派人杀害尉迟氏。
杨坚下朝之后得知尉迟氏已魂归天,外凶手正是皇后时,隋文帝雷霆大怒,跑到马厩之中,拉出一匹马,疯癫地奔出宫廷,一气奔驰了20余里,进入一个山谷之中。大臣高颖、杨素怕出意外,紧随其后。见皇帝在山谷间停了下来,高颖、杨素赶快上前劝说。杨坚长叹:“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高颖开导皇帝说:“陛下岂以一妇人而轻天下?”文帝觉得此话很有道理,终于缓和了一下情绪。君臣在山谷间驻马,良久中夜方始回宫。文帝不敢当面找独孤皇后理论,只能自己生暗气,即使被大臣开导也不过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长久的压抑后必会有疯狂的行为!
独孤皇后59岁病逝后的一年多里,文帝开始肆意的享受女色,由于过度沉溺,身体不支。病重时想到了独孤皇后的好来,他对内臣说,若是皇后在,我不会这个样子啊!(使皇后在,吾不及此!)疯狂的行为带来的恶果啊!
如果独孤皇后在杨坚当上皇帝后,愿意让其他女子来一起伺候杨坚,或许二人都会活得更为长久,隋朝也不会这么快灭亡吧!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古时,一夫一妻不适合当时的社会。现代社会中,一夫一妻让家庭更加和谐,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独孤皇后在现代社会应该会更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