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小荧幕多年,王宝强带着他的新剧《棋士》重磅回归,一时间,话题与热度齐飞。这部剧从筹备起就备受瞩目,观众们满心期待着王宝强能在电视剧领域续写辉煌,再造经典。毕竟,他过往塑造的众多鲜活角色,早已深入人心,成为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开播后,《棋士》的热度数据一路高歌猛进,迅速在各大平台掀起讨论热潮,可口碑却呈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两极分化态势。有人对王宝强的演技赞不绝口,认为他为角色注入了灵魂,将人物的复杂内心刻画得丝丝入扣;但也有人对剧情提出尖锐质疑,觉得逻辑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
《棋士》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它为何会引发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这部剧,探寻其中的奥秘。
《棋士》的故事背景设定在 21 世纪初的一座南方小城,时代的浪潮正猛烈冲击着每一个角落,人们在机遇与挑战中艰难前行。主人公崔业,由王宝强饰演,是一位平凡的围棋老师。他怀揣着对围棋的热爱,在少年宫默默耕耘,可生活却远不如他对围棋的执着那般顺遂。家庭方面,与妻子高淑华(王智饰)的婚姻亮起红灯,两人感情破裂,处在离婚的边缘,儿子也似乎与身为警察的大伯崔伟(陈明昊饰)更为亲近;事业上,尽管崔业围棋技艺精湛,年少时便在省内业余组赛事中屡获大奖,却无法凭借这一专长改变经济状况,生活过得紧紧巴巴,处处透着不如意。
命运的转折总是突如其来。在一次去信用社取钱的途中,崔业意外遭遇抢劫案,被劫匪劫为人质。生死攸关之际,崔业凭借自己过人的智慧和 “最强大脑”,帮助其中一名劫匪夏生成功逃脱。本以为这只是一场噩梦的结束,没想到却让他卷入了更深的漩涡。此后,在与当地富商王红羽的周旋中,崔业巧妙布局,以 “借刀杀人” 之计成功拿到 300 万元巨款,生活瞬间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这笔钱就像一颗烫手的山芋,为他招来诸多麻烦,警察的调查、犯罪团伙的纠缠,让他在犯罪的道路上越陷越深。与此同时,身为警察的哥哥崔伟,在追查案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弟弟的种种异常,兄弟俩由此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猫鼠游戏,走向黑白殊途。
剧集将围棋元素巧妙融入罪案故事之中,别出心裁地以棋局来隐喻人生与犯罪过程。崔业作为围棋高手,他在现实中的每一次抉择、每一步行动,都如同在棋盘上落子,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围棋讲究布局、谋略和对局势的精准判断,这与崔业策划犯罪、应对各方危机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算计不谋而合。剧中多次出现的围棋对弈场景,不仅是崔业展示棋艺的时刻,更是他内心世界的折射,通过棋局的变化,观众能直观感受到他心境的起伏、计划的推进以及在善恶边缘的挣扎。这种将围棋与罪案紧密结合的设定,为剧情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深度,让观众在观看紧张刺激的罪案情节之余,还能领略到围棋文化蕴含的智慧与哲学。
然而,正是这种创新的剧情设定,在赢得部分观众赞赏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观众认为,前期为了凸显崔业天才棋手的设定,频繁出现的下棋场景与剧情结合得略显生硬,给人一种为了下棋而下棋的感觉,甚至有观众吐槽 “动不动一言不合就开始下棋”,使得剧情节奏拖沓,显得神神叨叨。而且,剧中为了推动情节发展,设置了一些巧合和意外事件,比如崔业意外卷入抢劫案、意外发现犯罪团伙的秘密等,这些情节在一些观众看来过于刻意,缺乏合理性,让整个故事的逻辑性大打折扣,难以让人信服。还有观众指出,崔业从一个普通的围棋老师迅速转变为心思缜密、手段狠辣的犯罪者,这个转变过程过于突兀,剧中缺乏足够的铺垫和细腻的心理刻画,使得人物性格的发展不够连贯自然。
作为《棋士》的核心人物,王宝强饰演的崔业无疑是全剧的焦点。暌违荧屏十二年,王宝强在这个角色上倾注了大量心血,试图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惊喜。从形象塑造来看,他精准地把握住了崔业前期的懦弱隐忍与后期的阴鸷癫狂。前期,崔业在生活的重压下抬不起头,王宝强通过起皱的软布背包、总爱揣兜走路的习惯以及那逐渐浑浊却暗藏执念的眼神,将一个郁郁不得志、老实巴交的小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不禁心生怜悯。而随着剧情推进,崔业逐渐走向犯罪深渊,王宝强又通过微表情和肢体语言的微妙变化,生动诠释了角色内心欲望的裂变。在一些关键对弈戏份中,他的眼神从最初的平和沉稳,逐渐变得锐利凶狠,仿佛在棋局中找到了掌控一切的快感,这种转变让观众清晰感受到了戏剧张力。
不过,对于王宝强的表演,观众评价也并非一边倒的称赞。有观众认为,尽管王宝强的表演扎实,但崔业前期的形象与他过往银幕形象存在一定相似性,比如《Hello!树先生》中的树先生、《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等,都带有那种质朴憨厚的特质,因此缺乏突破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或许也正是王宝强演技的厉害之处,他能够在不同角色中巧妙融入自身的特质,同时又根据角色需求进行创新和突破。崔业这个角色,既有他以往角色的影子,又有着全新的灵魂,他将崔业内心的复杂情感,如对生活的不甘、对哥哥的嫉妒、对儿子的爱等,通过细腻的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
除了王宝强,剧中其他演员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饰演崔伟的陈明昊,以其深厚的台词功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塑造了一个目标坚定、充满责任感的刑警形象。他对弟弟复杂的情感,既有身为警察对犯罪的零容忍,又有作为兄长对弟弟的关心和不舍,陈明昊将这些情感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来,使崔伟这个角色极具感染力。王智饰演的高淑华,将一位在婚姻中迷茫、独立又坚强的女性形象演绎得十分到位。她与王宝强之间的对手戏,尤其是感情戏,充满了张力,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了这对夫妻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此外,李乃文、李梦等特别主演也都凭借出色的演技,为各自的角色赋予了独特魅力,为剧集增色不少。
三、制作:怀旧美学与真实质感的呈现在制作方面,《棋士》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准。从画面风格来看,剧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 21 世纪初南方小城的风貌,充满了浓郁的怀旧气息。街道上行驶的老式汽车、斑驳的墙壁、张贴的旧海报,以及人们的穿着打扮,都将观众带回到那个特定的时代,让人身临其境。剧中对生活场景的还原也十分真实,无论是崔业家中略显陈旧的家具,还是少年宫简陋的教学环境,都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真实感,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和代入感。
在摄影和美术设计上,剧组也下足了功夫。镜头语言丰富多样,运用了大量的特写和慢镜头,细腻地捕捉人物的表情和情感变化,强化了戏剧冲突。例如,在崔业与对手博弈的关键时刻,通过特写镜头聚焦他的眼神和手部动作,让观众能够清晰感受到他内心的紧张与算计。美术指导精心打造的每一个场景,都与剧情和人物性格相得益彰。崔业的围棋教室布置简洁而充满文化氛围,暗示了他对围棋的热爱和坚守;而犯罪团伙活动的场所,则通过昏暗的灯光、杂乱的陈设,营造出一种危险、神秘的氛围。
音乐方面,《棋士》的配乐恰到好处地烘托了剧情氛围。在紧张刺激的犯罪情节中,配乐节奏紧凑,充满悬疑感,让观众的心跳随之加速;而在展现人物情感细腻之处时,音乐又变得舒缓悠扬,触动人心。主题曲《棋士》由王宝强亲自演唱,歌词富有深意,旋律沧桑大气,与剧集的主题和风格完美契合,为整部剧增色不少。
《棋士》播出后,围绕剧情逻辑的争议一直不断。有观众列举出诸多所谓的 “漏洞”,比如崔业在犯罪过程中一些行为过于大胆且顺利,缺乏合理性;警察在调查案件时,一些线索的发现和推理过程显得牵强;还有人物关系的转变有时过于突然,让人摸不着头脑。然而,对于这些争议,也存在不同的声音。有观点认为,部分观众对剧情的理解过于片面,没有深入挖掘剧中隐藏的细节和线索。《棋士》并非传统意义上简单直白的罪案剧,它在剧情设置上采用了一些较为隐晦的表达方式,需要观众用心去体会和解读。
从导演的创作意图来看,他们更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和人性的探讨,而非单纯追求罪案情节的紧凑和逻辑的严密。在剧中,很多看似不合理的情节,其实都是为了展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选择和行为动机,以及人性在欲望和困境面前的挣扎与扭曲。例如,崔业的一些大胆行为,看似冒险,实则是他在绝境中对命运的反抗,是他内心欲望驱使下的孤注一掷。而且,剧中的一些情节和细节,在后续剧情中其实都有呼应和解释,只是部分观众在观看时没有留意到。
此外,不同观众对剧情逻辑的评判标准也存在差异。一些观众习惯了传统罪案剧那种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的剧情逻辑,对于《棋士》这种带有创新和实验性质的剧情设置不太适应,从而觉得难以接受。但也有观众认为,正是这种打破常规的剧情处理方式,为罪案剧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让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故事。
五、市场反响:热度高企,口碑待重塑在市场反响方面,《棋士》无疑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剧集播出后,迅速在各大平台引发热议,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在腾讯视频站内热度更是突破 2.4 万,成为腾讯视频 X 剧场最快热度破 2.4 万的剧集。这一方面得益于王宝强等演员的强大号召力,他们庞大的粉丝群体为剧集带来了初始流量;另一方面,新颖的题材和独特的剧情设定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然而,口碑的两极分化还是对剧集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豆瓣开分 7.5 分,这个分数在罪案悬疑剧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从观众评论来看,给出差评的观众不在少数,且主要集中在对剧情的不满。这使得剧集在吸引新观众方面存在一定阻碍,一些原本对题材感兴趣的观众,在看到负面评价后可能会望而却步。
对于《棋士》来说,如何重塑口碑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剧方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深入解读剧情背后的创作意图和细节,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集,消除误解;另一方面,在后续的宣传推广中,应更加突出剧集的亮点和优势,如演员的精湛表演、制作的精良等,引导观众关注剧集的其他价值。
六、结语:《棋士》的得与失,以及对国产剧的启示《棋士》作为一部具有探索精神的现实主义生活流罪案剧,在题材创新、演员表演和制作水准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它大胆地将围棋文化与罪案故事相结合,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剧体验;王宝强等一众演员的出色表演,更是为剧集增色不少,让角色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制作团队在画面、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精心打磨,也展现了对品质的追求。
然而,剧集在剧情逻辑和叙事节奏上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引发了观众的争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口碑。这也为国产剧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在追求题材创新和深度表达的同时,不能忽视剧情的合理性和连贯性,要充分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和观剧体验;在人物塑造上,要注重角色性格的发展和转变过程,给予足够的铺垫和支撑,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在叙事节奏上,要做到张弛有度,避免出现拖沓或突兀的情况。
总体而言,《棋士》虽然存在一些瑕疵,但它的探索和尝试值得肯定。希望未来的国产剧能够在借鉴其优点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为观众带来更多高质量、有深度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