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读《范进中举》时,我们会感到不自在?

文化启智门 2025-04-09 15:08:19

《范进中举》这篇小说记录了一个读书人中举后的经历,范进在中举后陷入疯癫让人忍俊不禁。

可是当我们人到中年,再读这篇小说,却发现自己怎么也笑不出来。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我们开始看到和理解了范进的艰辛与无奈,他的不疯魔不成功的背后,映射着无数读书人的辛酸。

范进的坚韧与等待:没有伯乐,千里马也难展翅

范进是一个极其努力且坚韧的读书人。

所有的努力却被无情的考场所淹没。

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遇到那个识得他的伯乐。

再优秀的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也只能奔跑在荒野中默默无闻。

周进的出现改变了范进的命运,他怜悯范进岁数已大,多次考试不中,认真看了他的试卷三遍,终究发现是好文章,这才让范进有了转机。

周进自己也是经历了许多坎坷的穷书生,他的同情心成为了范进的贵人。

这里有个道理:我们的奋斗,无论多么长久和艰辛,如果没有遇到能够赏识自己的伯乐,也许努力仍是徒劳。

贵人不是凭空布施而来的,而是我们坚持发光的结果。

你发光的时间足够长,贵人终会到来。

悲喜交加:家庭责任与功名之间的艰难抉择

范进中举后,正准备去追求更高级别的功名——进士时,母亲却病故了。

按照当时的礼法,他必须回家守孝三年,不得参加科考。

大好前程就这样被打断,很多人可能无法接受这样的命运。

范进却毅然决然选择了尽孝。

虽说他年纪已不小,成功的机会不多,但他知道,没有母亲的支持,他一辈子可能都成不了举人。

范进没有忘记妻子和岳父对他的支持,也没有因为读书成名就嫌弃妻子低贱的出身。

在我们的生活中,家庭往往是成功的基础。

一个连家庭都不要的人,即使走得再远,也会变得孤独而无助。

家庭责任和功名就是这样相互羁绊、有时甚至是对立的存在着,但也正因为有了责任,人才能真正成熟,同样才是真正的人生出发点和归宿。

向命运折腾:不断突破自我,迎来人生的转机

经过中年穷困、疯癫、母亲病故等种种挫折后,范进没有放弃,他再次去京城科考,终于中了进士,走进官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鲁迅先生曾说,“本身就穷,折腾对了就成了富人,折腾不对,大不了还是穷人。

如果不折腾,一辈子都是穷人。”范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处于人生的低谷,也不能停止努力和折腾。

那些中年感到生活困顿的人,不妨励志从范进的故事中再获取一丝勇气。

人生总是有顺境和逆境,会反反复复,但总能从逆境中走出来,并迎来新的希望。

范进正是这样不断折腾,不愿放弃,最终迎来了他的光明的未来。

范进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考场的辛酸史,它让我们看到人生的复杂和多样,让我们明白努力、机遇和家庭责任如何相互交织在我们的生活中。

人生总有逆境和顺境,而我们需要在逆境中折腾,才能进入顺境、迎来成功。

结尾:

重读《范进中举》,我们学到的不只是范进的笑也笑不出的疯狂,而是他坚持折腾、坚韧不拔的精神。

人生路漫漫,机遇与努力、家庭与责任相互交织,但只要不断努力,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成功。

范进告诉我们,不管前程多么艰难,只要敢于折腾,命运终会让我们得到所求。

这个故事在文学之外,更是在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生活的艰难与挑战。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支撑自己的力量,走出自己的悲喜交加的命运。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