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葬母排场有多大?乡亲们白吃白喝35天,百桌宴席每天不重样

枕猫 2025-04-19 20:10:18

近几年来,清宫题材的影视剧、电影层出不穷,似乎人们对清代历史颇为感兴趣,但相较于清宫穿越、宫斗等剧集,晚晴那段黑暗的历史剧却并没有太多,也许太过悲痛,人们看起来不痛快。

但即便如此,始终有一个人是人们无法忘记的,而且记得非常深的,哪怕不用影视剧题材的提醒,也会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中,这就是大太监——李莲英。

目前说起这个名字,日常生活中好像只有在骂人的时候运用到,这个人的野史也是层出不穷,就曾有人说李莲英他母亲去世,为了彰显其孝顺,他大摆长龙宴让他们的乡亲们白吃白喝了35天,而且宴上的饭菜每天都不重样,到底是不是真的?

李莲英有多少钱?他可以调配这么多厨师,并且使用多种食材让人们35天吃起来不重样,这是一个多大的工程?

大太监

李莲英,他是一个太监,属于清朝内务府里面的包衣奴才,而所谓内务府是清朝的独创,在入关之前,清朝的内务府就已经设立了,主要负责家政一类的工作,甚至还包括保管主人的私有财产,当然也是有等级的。

而设置内务府的初衷当然绝对不仅仅是家政,还有背后的深层考量,因为本来八旗子弟就是绝对的少数人口,但要占领多数的汉族人,给出了方案之一,就是以奴才来治理奴才,让人们成为皇帝的奴仆。

这些奴才都被皇帝重用,外发各个省为皇帝执掌天下财政,同时也成为皇帝的爪牙,而这大太监李莲英就是很成功的一位,他在慈禧太后掌权后的40年间,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李莲英16岁入宫,长非常英俊,并且为人处事积极、态度好,虽然他是个阴阳人,但却有一股子端庄劲,慈禧太后非常喜欢他。

比较可靠的资料,记载早年间李莲英就深受所谓的西太后——慈禧的喜爱,甚至已经达到了宠爱的境界,他可以参与国家大事,在与其他人谈论慈禧太后的时候时,常用“咱们”这一词,这在中国传统上只有家人才可以使用的。

李莲英手下都称呼他为九千岁,只有在朝廷的大型典礼上,他才会遵守宦官的等级制度,其他时间,他十分嚣张,生活的也是极其奢华,并且他在美妆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

财力

1909年,慈禧太后死了,李莲英给慈禧送葬,他一大把年纪,但一路步行,看他的样子,大家甚至在一个恍惚之间都忘记他干过那么多坏事。

李莲英终是慈禧太后的奴才,他常年带着四品的配饰,对慈禧的性情了如指掌,甚至还给自己定了一套规矩,但凡收了大臣的贿赂,必须上交西太后,自己再抽点“提成”。

但这并不意味着李莲英是个节俭的人,他有非常多的钱,因为内务府的第一个功能就是敛财,皇帝的赏赐,都通过李莲英之手处理。

要知道庚子国变,李莲英就将自己的积蓄全部存放在他自以为安全的地方,其他人不知道,但还是有嘴快的人直接告诉了八国联军的法国部队,可李连英可是个小心眼,他回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请求慈禧处死报告密的那个人。

以当时的购买力计算,李莲英约有200万英镑的财产,大部分全部放在了当铺和钱庄,还仅仅是他八年时间积攒的。从正式史料上看,在李连英自己的书信里将卖官一事描写的非常详细,他按官员的权利来收取贿赂。

收礼

他将国家的财产据为己有,并且作出一些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在1894年,中国对日作战失败,当然有很多原因,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挪用海军的军费修建颐和园。

英法联军进京放火烧了圆明园,慈禧很想修一下,当时的李连英就建议挪用海军的军费,他这个提议,还真的就被采纳了,海军部就成了内务府的一个部门。

等到中日战争打响,慈禧又下令撤销海军处,虽然招人非议,但也是无奈之举,反正颐和园修完了,海军经费用完了,海军处自然也被裁撤了,想要将这笔款项再次回到海军,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李连英甚至摇身一变成为了“钦差”,去往威海卫和旅顺等地,说是要视察北洋水师,所有的北洋海军将领都在努力巴结他,他也得到了大量的招待和大量的贿赂。

当时的中日甲午战争,所有的中外人士都希望于李鸿章能持续对日作战,那是外行才说的话,李鸿章自己也非常清楚,他本来就不主张作战,因为海军军费已经到了李莲英的口袋,当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军队更不愿意以死相拼,并且设备也不完善。

昏招

又到了庚子年间,李莲英就是慈禧的密探,假如当时李莲英没有支持义和团,而是抵制他们,相信慈禧太后肯定也会改变想法。

可是义和团势力和李莲英的势力叠加在一起,他们都在顶峰时期,使得军机处有些人就发表支持义和团的言论,并且每一次说这个提议的时候都要加上一句,李连英也赞成这么做。

果真,慈禧还真的就把义和团引入了北京,义和团到北京之后,洋人没打死几个,却烧毁了北京大部分的商铺,还说这是什么“神火”,结果只是给了八国联军所谓保护自己侨民的借口,慈禧只能无奈的离开了北京。

当时各省送给西安行宫的银子有百万两都交给了李连英处理,可是李英不希望慈禧太后回京,经常用洋人要复仇的话来吓唬慈禧,他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活命,还派出自己的手下每天汇报北京发生的事情,确保回京之后也没问题,李莲英这才放下心来,就不再劝阻刺激了慈禧了。

皇帝和西太后最后回到了北京,李莲英更加膨胀,宫廷里的所有的事基本都给他管理,他甚至还可以拦截奏折。

当时的两广总督曾经上过一个奏折,说目前宾妃的数量已经很少了,可是太监却原来一样多,需要裁撤一部分,把工作交给宫女,李莲英看到这个奏折就藏了起来,不上奏,可见其的私欲膨胀。

白事

所以说,李莲英不仅对权力拥有无限的渴望,并且此人利欲熏心,致国家的利益而不顾,并且这个人心眼儿不是一般的小,他做所有的事情都为他自己。

但从李莲英平常的生活习惯可以看出,他这个人非常喜欢做东请客吃饭,要知道御膳房也是内务府的一个分支,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队伍,李莲英是真的“吃过见过”!

根据清代部分口述文学可以了解到,1906年,李莲英的母亲曹氏死了,李莲英随即向慈禧太后请假,时间长达40天,并得到慈禧“恩赐”的50万两白银。李连英本就爱面子,要想将这一场葬礼制成一个典范,一个标准,也彰显他在朝中的地位,所以葬礼极尽奢华。

据悉他将他妈遗体放在护国寺内,和尚、老道、喇嘛同时为他母亲超度,并且派遣自己的族亲回老家准备白事宴席。

老家的村子基本上就变成了一个自助餐厅,做菜的棚子就有数十个,并且持续了整整35天,每天清晨开始,各中菜品,主食轮番上阵,让人惊奇的是每天不重样。

因为李莲英可是有御用班底的,外加他请了数十名名厨,鲁菜,淮扬菜、粤菜,每天都换着花样,甚至村里的流浪狗在村子周围溜两圈都能吃得饱,同时戏台也已经搭成,不停的唱戏,是相当的热闹。

结语

这场葬礼花费巨大,只不过李莲英绝对能消费的起,也可以看到当时的清政府已经腐朽成了一个什么样子。一个阴阳人,自己对身体进行残害,甘愿当他人的奴隶,至国家的利益于不顾,还有超强的享乐之心,彰显其地位的尊贵。

似乎这场大型的宴会并没有在清朝政府引起的多么大的轰动,因为“上层阶级”都在做类似的事情,从小见大,已经成为这个样子,清朝政府还有什么指望呢?

作者:天下行

参考资料:

厚道的李总管;慈禧:一个外国记者眼中的大清帝国;北京燕山出版社·玖壹合创;【爱尔兰】濮兰德;译者:王顺勇

神秘来客;日暮皇陵: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记;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岳南

0 阅读:0
枕猫

枕猫

在这混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