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国唐,自此大唐这个称霸几百年的国号诞生了。大唐经历过,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则天的治理,终于在唐玄宗时期,大唐国力达到鼎盛,威震全球,堪称地表最强。大唐,这个曾傲立于世、威震四方的伟大帝国,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但其灭亡的过程犹如一场血雨腥风的噩梦,充满了无尽的悲惨与壮烈,令人唏嘘不已,也为后世留下了一段沉痛且发人深省的历史篇章。
一、黄巢起义:动荡的开端与长安的炼狱唐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社会矛盾犹如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一触即发。黄巢,一个屡试不第的私盐贩子,在科举之路上屡屡碰壁后,写下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句,然后毅然决然地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 起义造反。乾符二年(公元 875 年),王仙芝率先在唐王朝内部掀起了农民起义的浪潮,黄巢紧随其后,于冤句召集数千人与之联合,共同向唐王朝的腐朽统治发起了挑战。
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那些被繁重赋税压得喘不过气来、失去土地的贫苦百姓,如同找到了希望的曙光,纷纷踊跃加入。一时间,起义队伍如滚雪球般迅速壮大,其势如汹涌的潮水,席卷州县,让本就摇摇欲坠的唐王朝统治根基遭受了猛烈的冲击。乾符三年秋,起义军挥师中原,阳翟、汝州等地相继沦陷,唐朝东都洛阳岌岌可危。城内的文武百官和百姓们惊恐万分,纷纷拖家带口,仓皇出城逃难,昔日繁华的洛阳城陷入了一片混乱与恐慌之中。
此后,义军继续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攻克郢州、复州,又迅速攻占了河南、安徽的大部分城池。所到之处,官军望风而逃,毫无抵抗之力。至此,黄巢和王仙芝领导的起义军已然占据了唐王朝的半壁江山,唐王朝的统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面对日益强大的起义军,年仅十三岁的唐僖宗李儇惊慌失措,无奈之下接受了宰相王铎的建议,试图对王仙芝进行招安,许以左神策军监察御史的官职。王仙芝本是个胸无大志之人,得到招安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甚至不惜抛下与黄巢的情谊,准备独自接受朝廷的招安。然而,在途中与黄巢相遇时,黄巢的一番痛斥让他如梦初醒,最终羞愧地撕毁了任命状,重新回到起义队伍中。但经此一事,王仙芝与黄巢之间产生了裂痕,两人分道扬镳。
离开黄巢后,王仙芝所率的起义军战斗力锐减,很快便被朝廷分化瓦解。在与唐朝招讨副使曾元裕的黄梅决战中,王仙芝遭遇惨败,部下五万多人惨遭斩杀,他本人也在战斗中丧生,首级被送往长安。王仙芝死后,其残部纷纷投奔黄巢,黄巢由此成为起义军的领袖,自号 “冲天大将军”,改元 “王霸”,并设立百官,其雄心壮志展露无遗,显然已将推翻唐王朝统治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
乾符六年,黄巢挥师南下,剑指岭南财赋重地广州。他先是与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谈判,希望朝廷能授予他天平节度使一职,以衣锦还乡,但遭到朝廷拒绝。随后他退而求其次,请求担任广州节度使,却依然未能如愿,朝廷只肯给他一个正四品的无关紧要职位。被朝廷如此轻视和拒绝后,黄巢怒不可遏,遂对广州发起猛烈攻击。九月,广州城陷落。十月,黄巢率军沿湘江北上,一路过关斩将,攻占潭州,直扑襄阳。
广明元年(公元 880 年),黄巢大军继续北上,如入无人之境。从六月到十月,宣州、泗州、申州、颖州、宋州、徐州、兖州等地相继被攻克,所过之处,百姓纷纷逃亡,社会秩序陷入了极度混乱。十一月十七日,洛阳城被黄巢大军攻陷,唐朝在洛阳的文武百官出城拜谒,以示投降。十二月初五,长安门户潼关被攻破,长安已近在咫尺。此时的唐僖宗才如梦初醒,惊恐万分地意识到死亡的威胁。慌乱之中,他急忙下诏封黄巢为天平节度使,妄图以此来阻止黄巢的进攻。然而,此时的黄巢已兵临城下,攻克长安已是大势所趋,怎会再接受这迟来的招安?
当长安的文武百官听闻潼关失守的消息后,顿时乱作一团,散朝后便纷纷逃命。唐僖宗在宦官田令孜的陪同下,抛下了祖宗的江山社稷,仅带着五百名护卫,从金光门仓皇出逃。天子和百官的逃离,使得长安瞬间陷入了无政府状态,城内一片混乱。百姓和士兵们失去了约束,纷纷冲进皇宫,抢夺宫中的财物。而此时,黄巢大军尚未入城,这座曾经繁华无比的大唐都城,已在混乱中开始走向衰败。
不久,唐朝的金吾卫大将军张直方带着几十名未及逃走的官员,出城迎接黄巢及其部下。黄巢望着眼前这座他曾经梦寐以求的长安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写下的诗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命运的捉弄让他从一个科举失意者变成了如今大唐江山的征服者。
起初,当黄巢大军进入长安时,长期受唐王朝压迫的百姓们纷纷夹道欢迎,他们以为黄巢的到来将为他们带来新的希望,摆脱唐王朝的黑暗统治。黄巢的副手尚让也趁机宣称:“黄王起兵,本来就是为了百姓,绝不会像李唐皇帝那样不爱惜你们,你们只管安居乐业,不要害怕!” 百姓们听闻此言,纷纷拍手称快,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然而,他们的希望很快就破灭了。仅仅过了几天,黄巢军队的本性便暴露无遗。士兵们压抑已久的兽性瞬间爆发,他们撕掉了伪装的面具,纷纷拿起火把和屠刀,涌上街头,冲进百姓家中,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展开了残忍的屠杀和抢劫。刹那间,繁华的长安城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街道上到处都是抢劫、杀人、纵火的场景,女人的哭喊声、孩子的哭闹声以及屠刀挥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恐怖和绝望的气息弥漫在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百姓们眼中充满了困惑、惊恐和无助,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期盼已久的 “救星” 竟会变成如此恶魔。
尽管黄巢并不希望看到这一切发生,但此时的他已无法控制局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军队在长安城内肆意妄为。经过一夜的烧杀抢掠,曾经令无数人向往的长安城已沦为一片废墟,“赤地千里,血流成河” 便是对当时惨状的真实写照。黄巢起义军的野蛮、残忍、暴虐和血腥,将这座千年古都的繁华彻底摧毁,也给唐王朝的统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为了彻底断绝长安士民对李唐王朝的念想,黄巢下令诛杀所有来不及逃走的李唐皇室成员,甚至连襁褓中的婴儿也不放过,其残忍程度令人发指,充分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当然黄巢在长安也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按照族谱给世家来了一个除根,自此盘踞在这片土地上的门阀,被黄巢用暴力解决了,这个起源于汉朝,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在科举兴起后,虽然有所没落,但是依然是庞然大物。但被黄巢给清洗了。
二、黄巢的末路与唐王朝的苟延残喘广明元年十二月十三日,黄巢在大明宫含元殿称帝,国号 “大齐”,改元 “金统”,并大封文武百官,试图建立起自己的统治秩序。然而,他的皇帝梦并未持续太久。
就在黄巢称帝之时,唐僖宗已逃至兴元。惊魂未定的他急忙下令诸道官军收复长安。但此时的唐王朝已日薄西山,各地藩镇势力拥兵自重,对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真正愿意出兵勤王的寥寥无几。无奈之下,僖宗只好派宰相王铎亲自前往前线,组织官军收复长安。
王铎抵达前线后,竭尽全力整合诸道官军,对长安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在官军的围攻下,黄巢的势力逐渐萎缩,最后只剩下同州和华州两地。就在黄巢陷入困境之时,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手下的一员猛将朱温竟然背叛了他。朱温的叛变,对黄巢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一击。唐僖宗得知此事后,大喜过望,立即任命朱温为同化节度使,不久后又改任为右金吾大将军,并赐名 “全忠”,期望他能率军全力征讨黄巢。
与此同时,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以 “雁门节度使” 为诱饵,成功招降了沙陀人李克用。僖宗得知后,封李克用为 “东北面行营都统”,命他与朱温一同征讨黄巢。在朱温与李克用的联合围攻下,黄巢所在的同州、华州相继失守。此时的黄巢已陷入绝境,孤立无援。
中和三年(公元 883 年)四月初八,李克用率先对黄巢发起进攻。黄巢虽奋力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力战不敌,只好从蓝田方向突围而去。李克用顺利光复长安,这座历经沧桑的都城暂时摆脱了黄巢的统治,但此时的它已千疮百孔,昔日的繁华早已不复存在。
这年夏天,一路逃亡的黄巢被唐将李师悦率军追上,双方在狼虎谷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在这场战斗中,黄巢残部被彻底消灭。六月十七日,黄巢带着他的家人逃到了狼虎谷,在这里,他和他的兄弟、妻子、儿女等十几个人最终被全部杀害。至此,历时九年的黄巢起义宣告失败。黄巢起义虽然被平定,但它却给唐王朝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使得唐王朝的统治根基彻底动摇,国家陷入了更加混乱的局面,各地藩镇势力趁机崛起,唐王朝已名存实亡,仅在形式上维持着统一的局面,实际上已无力控制各地的局势。
三、朱温篡唐:唐王朝的血腥覆灭黄巢被平定后,唐僖宗李儇终于得以回到阔别四年的长安城。然而,眼前的景象让他悲痛欲绝。曾经繁华昌盛的长安城如今已变成了一座残破荒凉的死城,宫殿破败,街道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唐僖宗望着祖宗打下的江山在自己手中变得如此衰败,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无奈。
此时的唐王朝已分崩离析,以朱温、李克用为首的各路军阀割据一方,相互攻伐,截留赋税,扩充自己的势力。唐僖宗虽试图重振朝纲,但已无力回天。回到长安后,为了筹集军队的军费,在宦官田令孜的怂恿下,唐僖宗任命田令孜担任安邑、解县的盐榷使,这一举措直接断了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的财路,引发了王重荣的强烈不满。王重荣不断上疏抨击田令孜,双方矛盾日益尖锐,一触即发。
田令孜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立即向静难节度使朱玫和凤翔节度使李昌符求救。而王重荣则向李克用求援。由于朱玫和李昌符依附于朱温,李克用便将他们视为眼中钉,于是率军攻打朱玫和李昌符。在李克用的猛烈攻击下,朱玫和李昌符大败。李克用乘胜进军,直取长安。田令孜见势不妙,情急之下,只好再次带着唐僖宗逃离长安。
光启三年,历经磨难的唐僖宗再次回到长安,并下诏改元 “文德”。然而,此时的唐僖宗身体已极度虚弱,精神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在这一年,他终于在长安病逝,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又动荡的一生。
唐僖宗去世后,他的弟弟李晔即位,是为唐昭宗。唐昭宗即位之初,雄心勃勃,试图力挽狂澜,挽救濒临灭亡的唐王朝。他果断地收拾了大宦官田令孜和杨复恭,试图加强中央集权,恢复朝廷的权威。然而,此时的唐王朝已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仅凭唐昭宗的个人努力已无法改变其命运。即使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世,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局面,恐怕也难以恢复唐朝昔日的荣耀。
光化元年(公元 898 年),在唐王朝这一团乱麻般的局势中,原本雄心壮志、温文尔雅、冷静自律的唐昭宗逐渐变得郁郁寡欢、喜怒无常。这一年十一月初四,宦官刘季述与王仲先趁唐昭宗酒醉之际,发动政变,将唐昭宗囚禁,并拥立太子李裕即位,尊唐昭宗为太上皇。唐昭宗被囚禁一个月后,宰相崔胤发动政变,诛杀刘季述等人,成功将唐昭宗解救出来。但唐昭宗复位后,处境并未得到改善,反而更加艰难。此时的朱温已成为天下最强的军阀,他野心勃勃,时刻威胁着唐朝的统治。
天夏元年正月,朱温突然发动大军,一举攻克河东,随后大军直扑河中。河中节度使王珂自知不是朱温的对手,急忙向李克用求救。但李克用此时也已实力大损,在与朱温的交锋中屡战屡败,被朱温打得元气大伤。朱温轻而易举地占据了河中,势力进一步扩大。占据河中后,朱温向北遏制河东的李克用,向南威胁关中地区,其势力范围空前壮大,已无人能与之抗衡。此时的朱温已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军阀,他的野心已膨胀到问鼎天下,夺取唐朝政权。
同年十月十九日,朱温从大梁出兵,直扑长安。唐昭宗被迫逃往凤翔,寻求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的庇护。在凤翔,唐昭宗一行被困日久,城内粮食逐渐消耗殆尽。为了生存,可怜的唐昭宗不得不拿着自己和小皇子的衣服到市场上变卖,以换取一点食物。其他皇族成员的生活更是凄惨,天天只能喝着稀饭,有了上顿没下顿,在饥饿与困苦中苦苦挣扎。
天复三年(公元 903 年)正月,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在朱温的持续围攻下,再也无力支撑,无奈之下只好向朱温投降,并放归唐昭宗。朱温入城后,为了彻底清除唐朝的宦官势力,将所有宦官悉数杀掉,前后共杀七十二人。宦官势力在唐朝历史上曾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此时被朱温一网打尽,也标志着唐朝政治制度的彻底崩溃。
一年之后,唐昭宗在朱温的挟持下,再度回到长安。但刚回到长安不久,朱温便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迁都过程中,朱温的军队如狼似虎,驱赶着长安城的士民和百姓上路,一刻也不许停留。成千上万的百姓拖家带口,哭声震天,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最后,朱温甚至下令将长安城内的宫殿、老百姓的房屋等所有建筑全部拆掉,拆下来的木料全部扔进河里。曾经辉煌无比的长安城,在朱温的暴行下,从此沦为一片废墟,这座承载着唐朝数百年历史与文化的古都,就这样在战火与破坏中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在前往洛阳的途中,唐昭宗李晔的皇后即将生产,这本是一件喜事,但朱温却毫无人性地命人杀了医官,迫使唐昭宗继续赶路。陪伴在唐昭宗身边的二百多个少年,也被朱温在宴席上全部勒死,其残忍手段令人发指。
进入洛阳后,朱温觉得唐昭宗已成为自己篡位的最大障碍,于是命手下将唐昭宗杀害。唐昭宗的死,标志着唐朝的灭亡已进入倒计时。杀掉唐昭宗后,朱温并未停止他的杀戮。天祐二年(公元 905 年)二月初九,朱温在洛阳宫的九曲池大摆宴席,宴请唐昭宗的九个儿子。在宴席上,朱温将他们灌醉后,命人把他们全部勒死,然后将尸体扔进九曲池。同年六月,朱温又将三十几名朝臣召集到白马驿,将这些人全部砍杀,随后将尸体投入黄河。这就是所谓的白马驿之祸。
经过这次忠于李唐的士望高官被一扫而光,绵延多年的唐朝官僚党争彻底终结。当朝士们的尸体在浑浊的黄河水中随波浮沉的时候,帝国的一切道德准则、礼法规范也随之而被埋葬,帝国本身便再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了,李唐王朝复辟的希望彻底被掐灭。
做完这一切后,朱温于天佑四年三月逼迫唐昭宣帝禅位。四月,朱温正式即皇帝位,国号 “大梁”,改元 “开平”,成为后梁太祖。至此,历时二百八十九年的大唐帝国在经历了黄巢起义的重创、各地藩镇的割据混战以及朱温的篡位屠杀后,终于宣告灭亡。唐朝的灭亡,是一个漫长而又惨烈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王朝的终结,更是一段历史的沧桑巨变,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与教训。
曾经傲立于世界的大唐帝国,也不会想到,在帝国的最后,都城居然被黄巢变为人间炼狱,而且最后皇族子弟和忠于帝国的高官,还被朱温屠戮一空,最终帝国轰然倒塌,不可谓不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