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郭沫若主导发掘万历皇帝定陵,可这一举动却令他背上骂名

聊史论今大明白 2024-04-04 11:48:53

这是上世纪50年代郭沫若主导的发掘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定陵时的真实现场,不料,这一次发掘,不仅被称为是一次失败的考古发掘,而且郭沫若也因此背上了“骂名”。

其实,郭沫若之所以会主导这一次发掘,还与另一个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这个人便是吴晗。

吴晗是近代明史专家,在研究明史领域有着重要的话语权,然而,也正因为如此,间接导致了这一次失败的发掘。

原来,就在当年,吴晗为了挖掘更多研究明史的资料文物,于是便向郭沫若提出了挖掘万历皇帝定陵的构想,并且很快得到了郭沫若的赞成。

于是,在经过得到上级批准后,郭沫若便主导了这一次的发掘行动。

这次行动,从1956年至1958年,历时2年时间,终于成功掘开了这座有着近400余年历史的帝王陵墓,并且从中挖掘出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

这3000多件珍贵文物当中,绝大部分都是万历皇帝和他两位皇后生前所用的生活用品,每一件都是绝世孤品、稀世珍宝。

然而,令人无比惋惜的是,由于在发掘前相关保护措施准备不足,再加上当时技术手段有限,导致这当中许多珍贵文物一接触到氧气就受到了不可逆的损坏,特别是里面的丝织品受损尤其严重。

在这些受损文物当中,就包括了万历皇帝那顶生前所戴的纯金打造的皇冠,还有孝端皇后所戴的九龙凤冠,以及许许多多精美的首饰等等,不一而足。

正因为如此,经此一事后,国家就再也没有主动发掘过帝王陵墓。

同时,因为这件事,郭沫若也因此背上了盗墓贼的骂名。

郭沫若作为我国著名学者,长期以来,他的风评并不好,个中的原因,除了他多次换老婆受人诟病之外,与这一次失败的发掘也是有着极大的关系。

后来,尽管郭沫若还多次提出对其他帝王陵寝进行发掘的建议,但都被否决了,这说明,经过这一次失败的发掘后,国家也是充分意识到了文物保护的极端重要性。

0 阅读:0

聊史论今大明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