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出资十万送毛岸英留学,晚年感慨:当年为毛泽东做了件好事

十柒历史趣事 2024-02-26 15:53:15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张学良豪掷十万送毛岸英兄弟留学苏联,晚年感慨:真没想到当年我会为毛泽东做了一件好事!

张学良此生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直到毛主席去世,都没能有机会跟这位伟大领袖毛主席谋面。

然而让张学良没想到的是,自己当年竟在无意之中,救下了毛主席的儿子。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缘分,竟然让这两位素未谋面的、中国近代史上传奇人物,在冥冥之中产生如此奇妙的联系呢?

张学良的转变

尽管人们对于张学良的评价一向充满争议,但张学良也跟咱们一样,对毛主席充满了敬仰。

张学良对毛主席的评价相当之高,晚年接受采访时,他这样谈到:

“毛泽东这个人啊,天生能领导。同样都是带兵的,万里长征...要是换我来领,会把队伍领没的,但他毛泽东能统御,他有这个力量。”

要知道,张学良此人一向心高气傲,很少有人能入他的眼,蒋介石曾经也算是一个。

正如张学良所说:“我没有能力统一全国,但蒋介石有这个能力,所以我要听他的话。”

然而,张学良最佩服的蒋介石,最终却被毛主席赶到了台湾,由此可见,对于张学良来说,毛主席的实力之强,已经远超他的理解范围。

但是在西安事变之前,张学良还并不这么认为。

最开始的他对于蒋介石那叫一个忠心耿耿,一心拥护蒋介石的统治,蒋介石说往东、他就绝不往西。

所以在蒋介石颠倒是非黑白的忽悠下,张学良自然也错误地将我党视为叛党逆贼,甚至没少背地里跟着蒋介石做过一些损害我党利益的事情。

那么这一时期的张学良,对于我党领导人毛主席、周总理等人,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好感。

然而随着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这才开始回过味来,觉得哪里不对劲:

当时眼见日军入侵东北,张学良却仍然选择,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贯彻到底,一枪不放地带领三十万东北军不战而逃,将东北三省拱手让给日本人,使得日军几乎零代价地占领了东北三省,万千东北百姓霎时间沦为了亡国奴。

自此,张学良便替蒋介石背上黑锅,沦为“不抵抗将军”、民族罪人,惨遭国人辱骂、千夫所指,实在是有苦难言。

张学良因此事下野之后,曾辛酸地对身边的人说:

“我放弃兵权和地盘,像丢掉破鞋一样,别的军人能办到吗?但是中日问题,蒋先生以和为主,还不知演变到什么地步。人家骂我不抵抗,我也不辩。但是下野后,天知道我这不抵抗的罪名要背到哪天呢。”

哪怕到了晚年时期,张学良也依旧对此事念念不忘,一度斩钉截铁地反驳道:

“骂我九一八事变是不抵抗,我是一点不服,我不认这个账,我没有错。”

也正因张学良或多或少地、替蒋介石背了“不抵抗”的黑锅,自此两人之间便开始生了嫌隙。

对蒋介石心怀不满的张学良,也对国民党的统治产生了深深怀疑,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他开始与我党进步人士接触,才逐渐转变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为此后发动西安事变,乃至资助毛岸英兄弟留学苏联,埋下了伏笔。

1930年大革命失败后,受中共指派在长沙半仓一带作斗争的毛主席妻子杨开慧,只因挂念着回家陪毛岸英过八岁生日,就不幸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逮捕。

在狱中,她受尽酷刑折磨、任凭敌人威逼利诱,却始终不肯屈服,也不肯发表同毛泽东断绝夫妻关系的声明,最终在长沙浏阳门外英勇就义、壮烈牺牲。

杨开慧牺牲后,为了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迫害,党组织决定将年幼的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送到中共在上海创办的大同幼稚园,由组织专门照顾。

这个大同幼稚园里,收养的都是像毛岸英三兄弟这样的烈士子女,只可惜安稳生活没过多久,幼稚园就遭到敌人破坏。

自此,毛岸英三兄弟就开始了在上海流浪的凄惨生活,为了谋生,他们四处讨饭,睡马路、捡破烂、卖报纸、吃了很多的苦。

资助毛岸英兄弟留学

也正是在流浪期间,最年幼的弟弟毛岸龙不幸因病夭折,只留下毛岸英、毛岸青两兄弟相依为命。

可没过多久,大弟毛岸青又在卖报的时候,遭到外国巡捕的无端毒打,被打伤了脑袋,从此留下终身后遗症。

这种凄惨日子一直过了好几年,兄弟俩才被地下党组织找回,被送到普通老百姓家寄养,勉强过上安稳的生活。

但对于兄弟俩来说,寄人篱下的滋味也并不好受。

因为害怕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杀,他们寄居的那户人家也只能带着他们四处东躲西藏,两年时间先后换过三个地方居住。

收养她们的黄氏,本就入不敷出、条件艰苦,除了要养毛家兄弟,自己还有四个孩子,所以生活压力自然很大,有时候稍有不顺心,黄氏就会冲着毛氏兄弟俩发火打骂,还时常让孩子们干些杂活,挣钱来补贴家用,至于上学堂读书,那更是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不过,随着毛主席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日益稳固,党组织也重视起对毛岸英两兄弟的培养。

眼见两兄弟到了十几岁的年纪,却连学都上不成、生命安危也成问题,组织也很着急,便计划将两兄弟送到苏联去留学。

但在当时白色恐怖的情形下,毛岸英兄弟赴苏联留学的过程也颇为曲折,经过多人努力才达成,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牧师董健吾,正是由董健吾的牵线搭桥,才有了张学良资助毛岸英兄弟的故事。

董健吾表面上是牧师,实际上是一名地下党员,当年收容毛岸英三兄弟的大同幼稚园,正是由他担任园长,毛岸英兄弟几个也一直颇受他的照顾。

1935年,他受宋庆龄委托,带着国民党中央谋求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密信前往陕北时,发现大雪封山道路阻塞,便请求张学良的帮助。

张学良此时已经开始暗中与共产党频繁接触,对共产党颇有好感,于是选择不遗余力地帮助董健吾,不惜亲自驾车送董健吾到机场,并且指派美国飞行员驾驶自己的座机将他送到延安。

此事之后,张学良便与董健吾结下了深厚友谊。

等到了1936年上半年,董健吾又一次执行任务路过西安时,再次特地拜访张学良叙叙旧情,也正是在吃饭的时候,董健吾眼见张学良情绪不佳,一问才得知,张学良心爱的一对明代花瓶,被赵四小姐不小心打碎了一只,有些心疼。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董健吾知道当时党组织正在全力争取张学良,于是便将张学良喜欢古董这事儿上报组织,并建议可以投其所好地、送几件古董给张学良联络感情。

组织采纳了董健吾的建议,当即让董健吾采购了一套宋代彩瓷送给张学良,张学良见后果真爱不释手,自然也知道这份礼物的贵重,当即表示要付重金不可,但董健吾坚持不接受。

不过,张学良却始终把这份人情记在心里,在专门给董健吾设的饯别宴上,张学良十分义气地拍着胸脯说道:“董兄要是遇到什么难处,也可尽管跟我说!我能帮上的一定全力以赴!”

董健吾原本只是说蒋介石能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他就满足了,可张学良点头称是之后,又特地交代一句:“如果有私事,也可以跟我说。”

董健吾顿时明白过来,张学良这是还在为古董的事情不安,眼见张学良如此有诚意,他便顺势将自己最近正苦恼的一件事,给说了出来:

“我确实有三个孩子遇到了难处,一个是我自己的亲生儿子,还有两个是我收养的革命子弟,因为白色恐怖,他们连学都上不成,所以能否请求阁下的照顾?送他们赴苏联留学,以备日后为国效劳。”

董健吾话音刚落,张学良就爽快答应:“没问题,一定照办!”

尽管张学良答应得很痛快,但董健吾心里还是没底,因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出国留学本就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更何况这三个孩子身份还这么特殊,弄不好就是被反动派扣押下来当作把柄来威胁他们。

好在张学良还算靠谱,还真把这事儿给办成了,当时国民党的吉林自卫军司令,正好要去苏联考察,张学良就托他把三个孩子一起带到苏联。

没能与毛主席见面

不仅如此,张学良还主动包揽了三个孩子出国的费用,将十万法郎的支票交给董健吾手中。

要知道,十万法郎放在当时,无疑一笔巨款,董健吾相当感激,也十分钦佩张学良的义气和真诚,随后拿着张学良给的钱,给孩子们购置了许多生活必需品和四季衣服,然后便成功让他们在张学良的周密安排下,去往了苏联。

此时的张学良还并不知道,自己资助去苏联留学的那两位革命后代,竟然就是毛主席的两个儿子!

不过也正是在把毛家兄弟俩送往苏联后不久,张学良就发动了西安事变,武力逼蒋联共抗日,尽管此举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但张学良却也因此遭到蒋介石的报复,自此展开长达54年被蒋囚禁的悲凉生涯。

至此,张学良也算是真正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从“不抵抗”的民族罪人,成了牺牲自由的民族英雄。

也正因张学良兵谏蒋介石的壮举,我党始终给予张学良极高的评价和极大的同情,就连毛主席都称张学良是“令中共抱憾的民族功臣”,所以张学良跟我党领导人的关系,也时常受到人们的议论。

1991年,重获自由的张学良在接受美媒采访时,曾被记者提问:“您和毛泽东是否接触过?”

当时张学良就直截了当地回答说:“我和毛泽东没有见过。”

又过了几年,一位东北史学家前往夏威夷探望张学良时,提到了毛主席,张学良这才得知,自己在1936年资助的那两个孩子,竟然是毛泽东的儿子!

于是他无比唏嘘地感慨道:“真没想到,我当年还为毛泽东做了一件好事!”

想来确实,如果当年没有张学良的善举,毛岸英兄弟俩可能还要继续颠沛流离很长一段时间,而他们各自的命运,或许也会有所不同。

如今的张学良,已然是历经沧桑满头华发的耄耋老人,至于受过他资助的毛岸英兄弟俩,一个英年早逝,28岁牺牲在了保家卫国的朝鲜战场。一个则在病痛缠身之中、低调度过晚年生活。

还有为了革命满门忠烈的毛主席,也早在1976年去世,始终无缘与当年资助儿子留学的恩人见上一面。

对此,张学良也始终感到相当遗憾。

说起来,他对毛主席的最初好感,还来源于美国记者斯诺。

斯诺对毛主席十分崇敬,跟张学良也是聊得很投缘的好朋友,于是也跟张学良极力夸赞毛主席,并如此对他说道:

“毛泽东是一个可以给中国带来希望的人,将军你应该去见见他。”

于是和毛主席见面的种子,便就此在张学良心中生根发芽,在后来密访延安时,张学良原本就是打算和毛主席会谈的,可是当时考虑到种种因素,党中央最终还是决定派遣周总理会见张学良,使得张学良和毛主席唯一的一次见面机会,就此擦肩而过。

不过虽然没有见到毛主席,但和周总理的这次历史性会面,依旧给张学良深深刷新了认知,从而义无反顾地走上“联共抗日”的正确道路,乃至后来作出“逼蒋抗日”的壮举。

63 阅读:30802
评论列表
  • 王者 10
    2024-03-25 16:50

    英雄创造了历史,为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的英雄致敬

十柒历史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