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消费,当下的现实与困惑!

夏彤能源 2025-03-26 21:11:18

文件编号:A518/0554

刊发时间:2025年3月25日

中国石油消费,当下的现实与困惑!

当前中国石油消费量是多少?是一个谜!世界三大能源机构分析并预测我国石油消费形势,但数据差异较大,需要权威的中国石油消费等数据。

王能全

2023年和2024年的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是多少?由于没有官方权威的统计数据,它既是一个谜,更是争论众多的问题。作为世界著名的三大能源机构,国际能源署、欧佩克和美国能源信息署,都发布系统的能源领域统计数据。为此,本文收集整理了三大机构最新报告中,有关2022-2026年中国石油消费的数据,从一个侧面看一看国际社会对我国石油消费形势的看法和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主动担责,发布权威的我国石油消费等数据。

国际能源署对2022-2025中国石油消费的分析和预测

在2025年3月13日发布的2025年3月份《石油市场报告》中,国际能源署认为,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从2024年的83万桶/天加速至略高于100万桶/天,总量达到1.039亿桶/天,其中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占增长的近60%,石化原料将提供全部的增长。

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高度集中在石化原料产品上,总计增长了61万桶/天,几乎是自新冠疫情以来石油需求增长的全部原因。随着中国及其亚洲邻国从封锁后复苏的最后阶段受益,喷气燃料/航空煤油使用量激增40万桶/天。相比之下,由于工业活动普遍不温不火,柴油需求下降了16万桶/天,而汽油需求的增长则大幅放缓,仅为9万桶/天,原因是公路车队的变化继续给消费带来压力。经合组织的总需求仅下降了1万桶/天,非经合组织经济体占全球增长的全部。

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近1%,其中60%的增长来自石化原料,尤其是乙烷和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在石油供应中所占的份额不断上升,并将在2025年及以后的整体增长中占据最大份额。预计2025年,所有主要燃料的价格都将小幅上涨,如果经济状况恶化或主要新兴市场经济放缓,这些产品中的一些可能会出现需求收缩。

在这份报告中,国际能源署认为,2022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为1509万桶/天,2023年为1647万桶/天,2024年为1662万桶/天,2025年为1684万桶/天。分产品类型看,液化石油气和乙烷是主要的增长来源,2024年增长17.9万桶/天,2025年增长15.9万桶/天;石油脑油,2024年增长4.9万桶/天,2025年增长9.5万桶/天;喷气燃料/航空煤油,2024年增长9.8万桶/天,2025年增长3.1万桶。

欧佩克对2022-2026年中国石油消费的分析和预测

在2025年3月12日发布的2025年3月份《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欧佩克认为,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计为140万桶/天。其中,经合组织的石油需求预计将增长约10万桶/天,美洲地区的增长领先,经合组织欧洲和亚太地区将提供额外的支持。在非经合组织国家,受中国、其他亚洲和印度的推动,以及中东和拉丁美洲的支持,石油需求预计将实现130万桶/天的健康增长。

2025年,预计世界石油总需求平均为1.052亿桶/天,得益于强劲的航空旅行需求和健康的道路交通,包括公路柴油和卡车运输,以及非经合组织国家健康的工业、建筑和农业活动等。此外,非经合组织国家(主要是中国和中东)的产能增加和石化利润率,预计将推动石油需求的增长。

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计也为140万桶/天,其中经合组织预计将同比增长10万桶/天,而非经合组织的需求预计将增长约130万桶/天。

在这份报告中,欧佩克认为,2022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为1500万桶/天,2023年为1640万桶/天,2024年为1670万桶/天,2025年为1700万桶/天,2026年为1730万桶/天。与2023年相比,2024年至2026年,中国石油消费的年均增长为每天30万桶。

具体到产品细分,欧佩克认为,2025年1月,中国的石油需求同比增长22.1桶/天,高于2024年12月的14.8桶/天,主要理由是石化原料需求增幅较大,抵消了柴油的下降。其中,中国液化石油气的需求,2025年1月份按年同比增长了20.7万桶/天;石脑油的需求按年同比增长了14.7万桶/天。运输燃料方面,2025年1月,汽油需求预计按年同比增长3.8万桶/天,中国农历新年期间道路交通的激增支撑了汽油的需求;喷气燃料/航空煤油的需求按年增长了1.6万桶/天。此外,2025年1月,渣油的需求量按年增长了1.8万桶/天。不过,柴油的需求同比降幅最大,2025年1月为按年下降16.2万/天,随着液化天然气卡车的持续渗透,柴油一直面临制造业活动疲软的压力;沥青、石油焦和润滑油等产品需求,2025年1月同比下降4.3万桶/天。

近期来看,中国经济数据短期出现改善,经济增长和2024年12月工业生产数据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2月中国商品出口同比大幅增长10.5%,为2021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由于消费品置换计划的增加继续支持需求,当月零售额增长也反弹了3.7%。因此,中国的经济活动预计将保持稳定,将支持2025年第一季度石油需求的健康增长。此外,随着地方政府进行建设招标,预计柴油需求将逐步上升。2024年12月,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的资金已经分配给了具体项目,其中部分流向了建筑项目。持续健康的石化原料需求和运输燃料需求预计将得到提振,因此,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石油需求将同比增长32.8桶/天。

展望未来,新的刺激措施有望提高家庭收入,支持国内消费;住房市场预计将趋于稳定,消费预计将回升;财政刺激预计将支持消费品需求,提振石油的需求,特别是制造业;国内消费的复苏预计将继续,并为柴油提供额外的支持。因此,预计中国将保持其作为全球石油需求主要驱动力的作用,GDP增长预计将保持强劲。随着国内消费的复苏和出口需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需求的持续扩大,工业部门和制造业活动预计将得到很好的支持。

重要的是,中国几乎占全球石化需求的一半,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石化原料的消费国。丙烷脱氢(PDH)装置的开发,为该国的原料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石化需求预计将受到基础设施加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化妆品、家用塑料、药品和医疗设备需求增加的支持。短期内,由于产能的扩张,烯烃和芳烃的产量预计将增长。2025年,预计中国液化石油气/乙烷的需求将同比增长11万桶/天,石脑油的需求量预计将同比增长7万桶/天。

改善和扩大航空运输设施,有望支持中国的国际和国内航空旅行,喷气燃料/航空煤油2025年预计将同比增长约9万桶/天。道路运输行业也有望保持健康,由于新刺激计划的积极影响,建筑行业预计将从目前的疲软中大幅改善,再加上制造业的预期需求,将提振对汽油和柴油的需求,预计2025年,中国汽油和柴油需求将分别同比增长5万桶/天和4万桶/天。不过,预计渣油和其他产品需求将继续疲软,渣油将同比下降约2万桶/天,其他产品燃料将同比下降3万桶/天。综合以上,2025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预计将健康地每天增长31万桶/在,平均达到1700万桶/天。经济下行风险,与电动汽车和液化天然气卡车在中国的渗透,直接影响了汽油和柴油的需求。

2026年,中国的经济活动有望进一步改善,交通运输活动预计将保持健康,而建筑业的疲软预计将消退,再加上石化行业需求强劲,预计将支持石油产品需求同比增长约27万桶/天。产品方面,强劲的石化原料需求预计将带来需求的增长,液化石油气/乙烷和石脑油预计将分别增长8.5万桶/天和6万桶/天。健康的航空旅行,预计将支撑喷气燃料/航空煤油需求按年增长约8万桶/天。此外,柴油(包括运输用柴油和轻柴油)的需求量预计将分别增长约3万桶/天,其他燃料类别,预计将同比增长1.6万桶/天。仅渣油将同比减少3万桶/天,延续2025年的下降趋势。2026年,中国的石油需求预计平均为1730万桶/天,同比增长约27万桶/天。

美国能源信息署对2022-2026年中国石油消费的分析和预测

在2025年3月11日发布的2025年3月份《短期能源展望》报告中,美国能源信息署认为,预期的全球石油消费增长仍低于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趋势,2025年全球液体燃料消费预计将增长130万桶/天,2026年将增长120万桶/天,主要受非经合组织亚洲地区需求的推动。其中,在运输燃料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下,印度的液体燃料消费量将在2025年和2026年分别增加30万桶/天,而2024年将增加20万桶/天;中国的液体燃料消费量将在2025年和2026年分别增长30万桶/天和20万桶/天,高于2024年的不到10万桶/天的增幅,原因是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推动了石油需求的更高增长。

在这份报告以及2023年12月、2024年12月的报告中,美国能源信息署认为,2022年中国的石油消费总量为1515万桶/天,2023年为1640万桶/天,2024年为1631万桶/天,2025年为1658万桶/天,2026年为1680万桶/天,其中2024年中国石油消费量比2023年下降了9万桶/天,2025年和2026年出现恢复性增长,比2023年分别每天增长18万桶/天和40万桶/天。

2025年2月11日,美国能源信息署在其官网刊发了“由于炼油活动放缓,中国原油进口量从创纪录水平下降”一文,分析了导致2024年中国原油进口下降的原因,对2025年的中国石油消费形势进行了预测。

美国能源信息署认为,与2023年创下的历史新高相比,2024年石油需求增长放缓导致中国炼油厂加工的原油减少,原油进口量下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2024年的原油进口量为1110万桶/天,低于2023年的1130万桶/天。

2024年中国原油进口为何减少?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2024年中国每天消耗了1630万桶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在全球仅次于美国。2024年,中国国内的原油产量平均为430万桶/天,因此不得不进口原油来满足国内成品油和石化制造业的需求。2024年,中国炼油厂每天进口1110万桶原油,每天加工1420万桶原油。2024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和炼油厂加工量,均较2023年的创纪录水平有所下降,当时中国进口原油1130万桶/天,加工原油1480万桶/天。

2024年运输燃料(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的净消耗减少,意味着中国炼油厂加工的原油数量减少。中国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的月度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油和航空燃料的消费量都有所增长,但柴油的消费量从2023年开始大幅度下降,抵消了这一增长。

中国石油消费的增长主要依靠液化石油气、石脑油或其他直接进口用于石化制造的石油产品,而不是从原油中提炼的石油,以及运输燃料。因此,2024年运输燃料需求的净下降,减少了中国炼油厂加工量和原油进口的需求。

2025年中国原油进口和炼油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2025年和2026年,中国石油消费的增长速度将低于前几年。由于预计中国石油消费的增长,将超过中国国内原油和其他液体燃料产量的增长,中国原油净进口量将会增加。未来几年,几个综合炼油和石化设施将开业或扩建,这意味着中国原油进口将继续增长,以满足这些设施的原料需求。

不过,2024年12月实施的税收改革,将给2025年中国石油贸易平衡带来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中国降低了部分石油产品出口的增值税退税率,从而降低了它们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一变化对中国炼油企业运营和盈利能力将产生影响,炼油厂开工量和原油进口量可能会下降。

简要的总结和建议

2023年3月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再公布我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的数据。目前,国家统计局按月公布上个月我国的原油进口量,以及规上国内原油产量、炼厂加工量的数据。截止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数据,是2022年,为68049.3万吨,其栏目的名称为“石油能源消费总量”。除国家统计局的这些数据外,目前没有任何国家权威部门,公布我国石油消费的数据。

我们汇总了包括国家统计局、英国能源研究所和上述三大机构,计五家机构有关2022-2026年中国石油消费的数据。其中,行业比较公认的英国能源研究所,在其2024年版的《世界能源统计评论》中,有截至2023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一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2022年石油消费总量,按行业通行的换算系数,为1360.98万桶/天,是五大机构中最低的;二是各机构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欧佩克的数据较高,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较低;三是平均来看,2023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约为1650万桶/天,2024年约为1654万桶/天。

正如本文开篇所谈到的,因为没有官方权威的数据,已经过去的2023年和2024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到底是多少?目前仍是一个谜。从2024年版的《世界能源统计评论》看,2023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为1665.8万桶/天,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比2022年大涨10.7%。国内外行业机构,尤其是国内有关机构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因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导致了2024年中国运输用石油消费或石油消费总量的下降。在很多次的会议上和有关文章中,我们多次指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应该在更丰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更系统的论证,原因是目前官方和行业机构发布的有关我国汽车保有量等数据,不能很充分地支持这一结论。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是我国车用燃料消费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但不是车用燃料消费总量下降、更不是石油消费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2025年1月有18日“人民公安报”报道,根据公安部的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4.53亿辆,其中汽车3.53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20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0.34%,占汽车总量的6.25%。

2024年,我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583万辆,新注册登记汽车2690万辆,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41.83%。

2024年,我国有96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其中45个城市超200万辆,26个城市超300万辆,成都、北京、重庆、苏州、上海、郑州等6个城市超过500万辆。

根据2025年3月20日发布的《北京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末,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788.2万辆,其中民用汽车647.6万辆,私人汽车552.9万辆。私人汽车中,载客汽车516.5万辆,其中新能源载客汽车64.2万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卡车市场(包含非完整车辆及牵引车)销售总量为336.22万辆,比前一年度下滑了5%。其中,重卡市场作为卡车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共计销售90.17万辆,同比微降1.03%。

行业机构根据交强险的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天然气重卡累计销售17.82万辆,同比增长17%,占重卡销量的19.76%;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8.20万辆,同比累计增长140%,占重卡销量的9.09%,其中纯电动重卡销量为7.71万辆,燃料电池重卡销量为4421辆,混动重卡销量451辆。

根据以上的数据,无论是从总保有量来看还是仅从2024年新增汽车的销量来看,都无法得到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增加,会导致2024年我国车用石油消费下降的结论。此外,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即便不看2024年前的保有量,无论是天然气重卡还是新能源重卡2024年的销量,也都得难得出会导致2024年中国柴油消费下降的结论。

目前,由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严重滞后,当前的我国石油消费等数据基本上是空白。国内外多家机构虽根据自己掌握的数据来源,发布我国石油消费等数据,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数据差异较大,权威性不足。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第二大的石油消费国,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最大的炼油能力的国家,模糊和混乱的中国石油消费等数据,经常导致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正常波动,直接影响到作为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的我国炼化行业的正常运转和经济效益,不利于保障我国的国家利益。为此,我们呼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主动担责,尽快补上这一空白,服务于石油和能源行业,服务于经济社会,更要支撑和彰显我国在全球油气行业的关键影响,以及国际社会的大国地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指的是广义的、国际上行业机构通用的液体燃料消费总量。

0 阅读:0
夏彤能源

夏彤能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