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消息,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朱凤莲就两岸热点问题予以回应,其中涉及民进党当局对大陆高科技产品的禁令举措。
民进党当局基于所谓“资讯及通讯安全”考量,禁止公务机关和公立学校使用大陆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AI大模型。然而,DeepSeek的AI大模型自推出后,便迅速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移动应用下载量排行榜中占据首位,备受全球网民青睐。大陆方面始终欢迎台湾民众使用大陆企业推出的AI大模型,并积极支持两岸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合作。但民进党当局“恐中”“反中”思想作祟,对大陆高科技产品忌惮且排斥,动辄以维护安全为由实施禁令,此举不仅损害了台湾企业和民众的利益,也引发岛内各界的反感与反对。有台媒指出,以意识形态全面封杀DeepSeek的做法实不可取,岛内AI产业应把握与大陆合作的契机,在现有半导体产业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发展。
芯片(资料图)
此外,大陆3A游戏“黑神话:悟空”也曾遭台当局以审核为由试图阻碍其在台岛过审上市。岛内舆论当时认为,台当局存在故意卡审核、阻止大陆游戏入岛的嫌疑。后因民意及舆论压力,“黑神话:悟空”才得以过审。这些事例表明,台当局试图通过限制技术交流与合作来阻碍两岸关系正常发展,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值得关注的是,台“陆委会”在报道中使用了“中国大陆”这一称呼。而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屡次散布“台独”言论时,均使用“中国”称呼大陆。台“陆委会”此次规范称呼,从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两岸统一进程似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在军事动态方面,据“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媒2月11日报道,台防务部门公布了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最新行动情况。从10日清晨至11日清晨,台方发现32架次解放军军机、8艘军舰及1艘公务船于台海周边持续活动,其中22架次军机曾跨越所谓“海峡中线”,进入台湾北部及西南空域。台防务部门声称台军已展开“严密监控与应处”。台湾“Newtalk新闻”指出,此次32架次解放军军机在台海周边活动,是今年截至目前单日军机数量第二多的情况,仅次于1月22日的35架次。
进一步来看,2月10日至11日,解放军有32架次军机进入台海活动;2月11日至12日,又有30架次军机进入台海。连续两日,均有30架次左右的军机进入台海,引发岛内高度关注。而这两日,正值2艘美舰窜航台湾海峡。2月10日至2月12日凌晨,“鲍迪奇”号和“约翰逊”号美舰在台湾海峡活动,“鲍迪奇”号行进速度缓慢,疑似执行军事任务。岛内熟悉美国军事的知情人士于13日表示,美军多年未派遣测量船进入台湾海峡,此次“鲍迪奇”号进入极有可能是在进行台海水文数据搜集,“约翰逊”号则负责随行护航。
恰在美舰窜航期间,解放军军机密集出海,且主要在台湾海峡上空活动。从台军发布的相关轨迹图分析,解放军出动了主战机和辅战机,极有可能出海的解放军军机已组成战斗编队,于上空进行实战模拟,演练对窜航美舰的打击行动。
美舰(资料图)
在军舰部署方面,2月10日,在台海活动的解放军军舰数量为9艘;2月11日,有7艘解放军军舰和1艘公务船;2月12日,则有8艘军舰和1艘公务船。而以往解放军在台海周边常态化部署的军舰数量约为6艘,当前数量明显增加。
与此同时,日本方面连续两日发现解放军运-9反潜巡逻机穿越宫古水道,南下西太平洋活动,推测其目的是侦察该海域水下是否存在潜艇。台军方也发布消息称,2月11日午后,曾有解放军无人机在宜兰和与那国岛之间的海域活动,并南下进入花莲外海。
岛内军事专家揭仲分析认为,解放军舰机出海数量超过以往年后统计数据,军机和军舰数量已达到“联合战备警巡”标准。但台防务部门未公布解放军展开“联合战备警巡”的消息,推测可能有大型舰艇编队出海,穿越巴士海峡或宫古水道,进入西太平洋展开年度演训。部分解放军出动运-9等军机在台海周边执行反潜、警戒、巡逻任务,另一部分军机则在台海西南空域配合执行“战备演训”。
美舰(资料图)
另一位岛内军事专家张竞指出,判断解放军在台海的军事任务,不能仅依据军机和军舰数量,还需综合分析航迹、高度、通联内容、编队状况以及对应运动轨迹等多方面信息。不过,从近期解放军出动军舰的数量来看,解放军在台海极有可能采取进一步的积极行动。
日本方面通报,近日,有2支解放军舰艇编队穿越宫古水道,其中一支是以安徽舰为首的075两栖攻击编队,这也解释了运-9在宫古水道附近活动的原因。
台当局一方面推行“恐中”“反中”举措,另一方面在对大陆称呼上出现微妙变化。而解放军在台海的军事行动力度不断加大,彰显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任何企图分裂国家的行径都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台当局应认清形势,摒弃“台独”幻想,回归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轨道,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时,解放军将持续加强练兵备战,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势力挑衅予以坚决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