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手里的一只纯债基金已经连跌5天了:

我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月低点的1.58%已经涨回了1.7%!

之前一直给大家说的判断“债牛是否到头”的指标之一Shibor-3M也出现了掉头向上的走势。

SHIBOR代表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成本,3M代表3月期,反映了中期市场利率水平,是衡量流动性松紧的重要指标。
之前中欧投顾主理人分享过:从历史经验看,每一轮债牛尾声,基本都伴随着资金利率在短期之内大幅抬升!当SHIBOR 3M突然向上拉升,往往意味着债牛可能到头,债市可能要跌了。
为什么债市突然开始下跌?我主要看了一直跟进的中欧投顾的观点,讲得非常详细和专业。
我理解如下:
近期债市下跌主要2个原因。
今年以来银行间资金面持续收紧。按惯例春节后资金面通常偏松,尤其是去年给今年定调是“适度宽松”,导致国内降息预期拉满。但是,由于美元强势,人民币贬值压力大,使得我国央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受到制约。股债跷跷板。DeepSeek带领A股和港股的科技板块持续大涨,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中欧投顾观察到今年来银行理财的增长规模明显低于往年,理财资金少了,买债的资金自然也就少了。很有可能就是股市出现“赚钱效应”,降低资金流入债市。上面两个原因都很好理解~~
那么,更专业的来了!
中欧投顾还特别提到一个风险:负Carry长期化。

怎么理解这个“负carry”?
它讲的是非银金融机构(如基金、券商、信托等)正在面临“资金借贷成本”和“债券票息收益”倒挂的问题。
假设一家投资机构通过银行间市场融资,假设SHIBOR-3M是3%的年化利率。
而能买到的债券的年化票息收益率是2.5%,就会形成一年0.5%的负利差。
因此,债券市场的核心矛盾还是在于:银行间资金面是否能够转松。
如果短期资金面转松,债市情绪好转,带动债券价格上涨,那么机构能获得债券价差收益。
但是,如果市场资金面继续紧张,银行间借贷利率继续走高,那么机构可能会因为承受不住高成本而选择抛售债券,加大债市恐慌。
也就是说,如果观测到Shibor 3M继续抬升,就要警惕债市这波真的可能出现明显调整。这时最好做“降久期”的操作,或者将一部分长债基金转换成货币基金。
这也是中欧投顾主理人给出的操作建议:

包括,交银投顾也在本周二及时出了观点,直接表态:认为这波调整还没有结束。

看完之后,我明显感觉两家投顾对短期债市的态度都还是非常偏谨慎。
---------------------------
这两家投顾旗下的相关组合,都提前降低了债基仓位。
中欧投顾:纯债基金组合“债基金优等生”在去年12月末就减仓了长久期利率债,增配信用债和短期债基。

不过,最后我还是那句话~
我国债市属于“牛长熊短”,就算短期开始下跌,哪怕砸出了一个深坑,反弹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用户17xxx54
这里就是正常的调整,过去几年在降准降息前往往债市有明显调整,逻辑上就是市场运动比较快,都是收益率提前数月就跌到政策利率以下,甚至提前反映两次降息。这需要时机调整,往往就是降息前数周,可能是两到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