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几个投资群潜水
突然发现“踏空”这个词出现频率是真的高~
有港股踏空的

有A股踏空的

还有黄金踏空的

这波踏空的大有人在~~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节后行情会这么好,可以说是股债金3牛!
我发现,有“踏空”感受的人,主要是2类:
一类是节前熬不住波动,下定决心清仓的人。近期几乎0仓位,看到A股港股(主要是科技)大涨,开始后悔清仓,这两天忍不住又冲进来。
另一类是年前不断追高美股基金,结果节后美股剧烈震荡,看到A股和黄金大涨后,开始懊悔。
这两类人的问题在于“预测”,以为自己能预测准节后的走势。
老实说,节前我确实看到不少呼吁减仓和谨慎的帖子,原因是川普政策不确定性之类的,可能导致节后全球股市剧烈震荡......
我发现,很多人在投资这件事情上,每天都很焦虑。
随时都在问,XX标的还该不该拿?
尤其是今天的黄金。
我在上个月明确表态:抱紧黄金,也清楚列了123点理由。

但是,当时黄金还在原地踏步,很多人都不以为然。
现在,踏空后再来问该不该买黄金。。
我真的......
当我在1月9日发文说抱紧黄金后,我自己也加了一笔,然后就没有管过它了。

哪怕前段时间,不少人都说黄金涨太高,要割人了,我也没有去卖。因为当初促使我买黄金的理由并没有改变。所以,我不可能因为周边有人说它可能要跌就去操作。
我想表达的重点不是买黄金,而是真的要提前做好大类资产的分散配置,并规划好仓位和加仓节奏。
这样,当某类资产大涨时,才不会懊恼“踏空”。
---------- -----------
包括节后的A股,不仅以AI和机器人为首的科技板块涨得好,其实宽基指数表现也不赖。
比如中证A500指数,节后4个交易日涨了有3.31%,跑赢沪深300指数的2.2%!
当时选中证A500指数主要也是看好它“均衡偏成长”,既有大盘蓝筹行业,也有新兴成长行业。在“科技牛”行情下,比沪深300更有弹性。具体来看,我选的是“指数大厂+费率低”的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联接A(022438),在1月份跌下来后,我也加了2次,最近也反弹回本了!

今天大A成交量依然有1.76万亿,超4000只股票上涨,说明市场情绪和资金都还在。
昨天还有一个好消息:我国1月CPI年率+0.5%,预期+0.1%,前值+0.1%。
如果消费能持续回暖,对大A宽基指数来说,也有进一步提振效果。
除了A股节后涨得不错外,我们的债市今年也继续在涨。
去年末,债市有所波动,然后,就我所知不少人减仓了长期纯债基金。
但是,我在理财通实盘买的“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发起式联接C(018267)”,我也是完全没有管它。在节前最后一天,领了年终奖后,又加了一笔。

截至上周五,节后3个交易日,已经收了34个蛋。
我敢在节前加仓理由也很简单。
因为,2025年的定调已经很明确了,在“适度宽松”与“保持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债牛基础还在。
另外就是,我自己不是特别在意债基的短期波动,因为我知道我国债市属于“牛长熊短”,就算大跌了,反弹速度也很快。所以我买债基比较佛系。
最后,很多人看不上“大类资产配置”,认为太分散了,意义不大。认为还不如重仓自己坚定看好的某一类,盯着它做。
我觉得都行,如果有本事在对的时间重仓对的标的,确实没有必要分散配置。
但问题就是,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大部分人还是得用时间换空间。
做大类资产配置的人,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拥有“耐心”靠的不是给自己洗脑,而是靠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在买什么、为什么买。
有了“认知和耐心”,才有跟身边人唱反调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