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进二九,今年二九暖如六月,有啥预兆?为何说“最怕二九晴”

甜妈努力记录生活 2024-12-31 19:03:07

导读:今年“二九”暖如“六月”?有啥预兆?解析农谚中的气象密码

升温了,升温了,而且是大升温。本来今年入冬以后气温就有点偏高,而在2024年的最后几天,气温还在一天比一天高。在2025年的元旦前后,最高温度都有十八九度,实在是反常。

要知道,2024年12月21日冬至后就开始数九了,而农谚也说了“一九二九不伸手,三九四九冻死猫狗”,而在12月30日就进入“二九”了。

像往年,此时本应该是是寒风凛冽、天寒地冻之际,然而今年二九却十分的暖和,简直就是暖如六月,这种异常的气候现象引发了大众的关注与好奇。有什么预兆,为何老辈人都说“最怕二九是晴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九”暖如“六月”,有啥预兆?

在传统农业社会,天气变化与农事活动紧密相连,老祖宗们通过长期的观察与实践,总结出许多宝贵的农谚,这些农谚蕴含着丰富的气象和农业知识。

在民间就有“二九暖,遍地坟”的说法,这也是古人流传下来的经验总结,说的是如果二九偏暖,这样的年份往往不太好,在后面会出现一些极端的天气,从而导致坟头遍地。为何这样说呢?

通常情况下,二九处于小寒节气前后,是一年中气温较低的时段,寒冷的天气有助于冻死土壤中的害虫和病菌,减少来年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正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还有经典的谚语“瑞雪兆丰年”,它们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在冬季的时候,气温偏低,雨雪充足的话,这是大自然对农田的天然“消毒”和“保护”。

如果二九天气晴朗温暖,就打破了这种自然规律。正所谓“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在冬季就该寒冷,特别是到了二九的时候,后面就 三九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了。

如果此时气温偏高,这样温暖的环境会使本该蛰伏休眠的害虫得以存活甚至继续繁衍,为来年春天农作物的生长埋下隐患。

比如小麦在冬季需要经历低温春化阶段,以促进花芽分化和后期的穗粒发育,异常温暖的二九可能会干扰这一进程,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在民间就有“二九暖洋洋,来年小麦瘪”的说法。

另外从气候循环的角度看,二九异常温暖还可能预示着后续天气的极端变化。大气环流是一个复杂且相互关联的系统,冬季前期的气温偏高,可能会导致能量和水汽分布失衡,使得后续季节冷暖空气活动更加频繁和剧烈,增加倒春寒、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出现的可能性。

比如在一些地区,就有“二九穿单衣,清明要烤火”,甚至还有着“二九不下雪,来年倒春寒”的说法。

这是说二九暖如六月后,来年春天可能会出现气温骤降的倒春寒,这对于果树开花、春播作物出苗等关键农事节点将造成严重的冻害威胁,导致果树减产、幼苗死亡,进而影响整个农业生产的布局和收成。

再者,二九的温暖天气还可能对水资源产生影响。冬季本应是降雪储水的时期,积雪在春天融化后能够补充土壤墒情和河流湖泊的水量,为春耕生产和全年的用水需求提供保障。

但二九晴暖少雪,会使冬季降水减少,土壤含水量不足,来年春天干旱缺水的风险加大,影响农作物的适时播种和早期生长,尤其在一些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区,这种影响更为显著。在民间就有“二九日头照,春节雨雪多”的谚语流传,这些也都是有其道理的。

至于在民间,老人常念叨的“最怕二九晴”,其背后有着深刻的道理。

在古人看来,二九是晴天的话,往往气温也偏高,预示着后面的晴天多,冬季降雨雪少,但是后面却可能出现大的降温。

换言之,二九是晴天,不是说这一年冬季就不冷了,而是可能寒冬推迟了,可能在春节前后冷,甚至是在开春后。比如在民间有“二九寒得透,过年暖洋洋”、“二九晴又暖,九九还下雪”等谚语。

虽然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灌溉设施、农药化肥、温室大棚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不利天气的影响,但老祖宗的农谚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4年的12月30日就进入二九了,可是最近几天气温不降反而上升了,在元旦前后更是有十七八度的高温,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大家要做好打算哦。

0 阅读:0
甜妈努力记录生活

甜妈努力记录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