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营养,从妈妈肚子里就开始啦!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聊了很多关于儿童营养的话题,很多家长在宝宝出生后特别关注辅食、奶粉怎么选,但其实,孩子的健康基础,早在孕期就已经打下!就像种一棵树,幼苗阶段的营养,决定了它未来的茁壮成长。
今天,我们就从「儿童营养」回溯到更早的起点——孕期营养。准妈妈怎么吃,才能让宝宝发育得更好?哪些营养最关键?又有哪些常见误区要避开?这份「孕期科学饮食指南」,让你吃得明白,补得放心!

图源:pexels
孕期营养有多重要?怀孕是女人一生中一段奇妙而特殊的旅程,胎儿从一个小小的细胞慢慢长成一个完整的生命,这期间需要很多营养来支持。妈妈吃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到宝宝能不能健康长大,也直接影响到妈妈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整个孕期的感受。
1、营养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营养是其发育的“燃料”。大脑发育需要足够的蛋白质、脂肪和微量元素,例如DHA是大脑发育的重要营养素,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连接。器官的形成也离不开营养,钙是骨骼发育的关键,铁是血液生成的重要元素。如果孕期营养不足,可能会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甚至出现先天性缺陷。
2、营养对孕妇健康的影响
孕期营养不仅关乎胎儿,准妈妈自身的健康同样重要。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帮助孕妇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避免孕期常见的贫血、水肿等问题。例如,足够的铁摄入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适量的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减少孕期感染的风险。同时,良好的营养还能帮助孕妇在分娩后更好地恢复体力。
敲重点!!!
孕期营养不是“一人吃两人份,而是一人吃对两人份!”

孕期需要重点关注的营养素有很多,我们重点关注以下这些关键营养素。
1、叶酸(孕早期核心)
叶酸是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重要营养素,孕妇从孕前三个月开始补充叶酸,直到孕后三个月。富含叶酸的食物有绿叶蔬菜、豆类、坚果等。
怎么补:备孕起每天400μg(叶酸片)+ 食补(深绿叶菜、豆类)。
2、铁+维生素C(防贫血黄金组合)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孕期血容量增加,对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缺铁性贫血是孕期常见的问题,会影响胎儿的氧气供应和营养输送。红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富含铁元素,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提高铁的吸收率。
怎么补:动物铁(吸收率高):红肉、动物血、肝脏(每周1-2次)。
植物铁(搭配维C):菠菜+橙子,黑木耳+青椒。

3、钙(宝宝骨骼“建筑材料”)
钙是胎儿骨骼和牙齿发育的主要成分。孕期钙的需求量增加,如果摄入不足,胎儿可能会从母体骨骼中吸收钙,导致孕妇出现骨质疏松等问题。奶制品、豆制品、小鱼干等是钙的良好来源。
怎么补:孕中晚期每天1000mg(≈3杯牛奶),还可以用酸奶、奶酪、豆腐、芝麻酱替换。
4、DHA(脑黄金)
DHA是一种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胎儿大脑和视网膜发育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提高胎儿的智力和视力。鱼类、藻类等是DHA的良好来源。
怎么补:每周2-3次低汞鱼(鳕鱼、三文鱼),或藻油DHA补充剂。
5、其他微量元素
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晒太阳+鸡蛋黄。
碘:缺碘影响智力,选碘盐+每周1次海带。
锌:免疫力帮手,坚果、瘦肉。


✘多吃补品,宝宝更聪明过量维生素A可能致畸,营养补充剂需遵医嘱!
✘喝骨头汤补钙汤里钙含量极低,直接喝牛奶、吃豆腐更有效!
✘孕吐严重,干脆不吃可尝试苏打饼干、姜茶缓解,但长期饥饿可能影响胎儿!
✘孕期不能吃海鲜低汞鱼(如三文鱼、鳕鱼)富含DHA,建议每周吃2-3次!

孕期营养不必复杂,关键是“均衡、适量、安全”!与其焦虑“该吃什么”,不如记住:①叶酸、铁、钙、DHA是四大关键② 分阶段调整饮食重点③避免高危食物(生食、酒精、高汞鱼)
“妈妈吃得好,宝宝更健康”——如果您正在备孕或已经是个准妈妈,从现在开始,为TA的未来打好基础吧!
保持好奇,保持健康,我们下篇再见!
文中图片、视频、字体、音乐等素材或为购买的授权正版作品,或来自网络、微信公共图片库,或来源免版权图库,或取自公司自主设计。
根据CCO协议使用,版权归拥有者所有,小编尽力注明来源。
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