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农历的正月十二,民间称之为“云开节”,到底什么是“云开节”,都有哪些习俗?俗语“云开吃粗粮,四季好安康”,何为云开?
今日云开节,要吃清淡的粗粮
腊月节多,正月福多,从正月初一开始,每天都是迎福之时,吃好玩好喝好就为有福。所以正月的前几天,人们每天都是大鱼大肉,肚子里塞满了各种油腻的食物。但是到了正月十二这一天,走亲访友,相互宴请,云山雾罩的日子也就结束了,被称为“云开节”。
正如《风土记》中所说:自元正献岁,邻里以饮宴相庆,至十二日罢,谓其日为云开节。也就是过年期间相互宴请的日子至此结束。所以每到正月十二这一天,人们就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其目的就是排除体内的油腻之物,因此也被称为“漏屎日”。
所以正月十二这一天,人们会想尽办法让自己去厕所,比如吃红薯或者蔬菜水果之类。俗话说:有钱难买正月漏,千金难求五月漏。五月为毒月,五月漏是为了排除各种毒素,而正月漏则是为了排除油腻。
今日老鼠节打老鼠,吃鼠饺,炒花生,藏剪刀,敲墙角
正月十二也被称为“老鼠节”,也就是人们驱赶老鼠的节日,因为老鼠会偷吃食物,与人争夺粮食。所以正月十二这一天,人们会用各种办法来驱赶老鼠。这一天人用玉米面做成粥来喝,其用意就是让粥粘住老鼠的眼睛,让其看不见东西。
正月十二这一天,人们把饺子捏成老鼠的模样,并用绿豆做成老鼠的眼睛,粘在饺子上煮熟,被称为“捏老鼠嘴”。由于花生与老鼠的耳朵相似,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吃炒花生,寓意着炒聋老鼠的耳朵。剪刀的声音就像老鼠在咬东西,于是这一天不动剪刀。
这一天太阳还没有升起之前,人们就会用一根木棒敲打家里的犄角旮旯,边敲便念叨:打、打、打旮旯,十个老鼠九个瞎,留下一个拨眼的,眼里长个萝卜花!都是驱赶老鼠的一种习俗。
这一天村里的孩子还会背着箩筐,挨家挨户去收旧鞋,然后把旧鞋背到空旷之处,垒成老鼠洞的模样,用火焚烧,被称为烧“老鼠洞”。鞋同邪,也是老鼠的家,所以烧掉旧鞋,也就相等于把老鼠和旧鞋一通烧掉了。
烤百龄火,搭灯棚
到了正月十二,年俗基本上已经结束,人们也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在新岁开始之际,人们会用柏树枝点燃一堆篝火,俗称“烤百龄火”。柏树枝燃烧之后,可以散发出一种气味,古人认为这种气味可以驱逐疫病,让人们像柏树一样长寿。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二也是开灯之日,人们在此日搭灯棚,为元宵节赏灯做准备。俗话说: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如今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老鼠也已经不多见了,老鼠节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正月十二这一天最主要的习俗就是吃粗粮,排除体内的油腻,让身体漏一漏,让过年的云雾散开,该忙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