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内容已开通全网维权,严禁抄袭、复制或搬运。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寒露节气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人们根据对天象的观察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制定出了二十四节气。寒露,作为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和冬季的开始。在每年公历10月7日至9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为寒露。
“寒露”之名,简洁而富有诗意。它形象地描绘了此时气温降低,露水更冷,凝结成珠的自然景象。相比之前的白露节气,寒露时的气温已经下降了许多,露水也更加寒冷,因此得名“寒露”。
自先秦时期诞生以来,寒露节气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发展。在汉代,二十四节气被正式确立为国家历法的一部分,寒露作为其中之一,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唐代以后,随着诗歌的繁荣和文人墨客的兴起,寒露节气也成为了他们抒发情感、描绘景象的重要题材。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暮江吟》中写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生动地描绘了寒露时节露水的美丽景象。俗语:“寒露交节生三怕”!分别指什么?弄懂早受益!
1:寒露风。“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这句俗语生动地描绘了寒露风对农作物和人们生活的双重影响。寒露风,顾名思义,是指在寒露节气前后出现的一种冷空气,它会给农作物带来严重的危害。
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而寒露时节正是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遭遇强烈的寒露风,气温骤降,水稻的叶尖会干黄,影响开花和授粉,从而导致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寒露风被视为农民心中的一大“怕”。
历史上,关于寒露风对农作物影响的记载不绝于史。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嘉靖年间,江南地区曾连续数年遭遇寒露风侵袭,导致粮食大幅减产,民不聊生。
2:霜冻。寒露时节,如果出现霜冻天气,会对晚熟作物如稻谷、玉米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在古代,霜冻被视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每当寒露时节来临,农民们都会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生怕突如其来的霜冻摧毁了即将收获的作物。据《清史稿·灾异志》记载,乾隆年间,北方地区曾连续数年遭遇寒露霜冻灾害,导致粮食大幅减产,社会动荡不安。
3:怕无雨。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白露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逐渐告别了一年的雨季,无论是降雨的频率还是雨量都明显减少。随后,随着节气的推进至寒露,这标志着北方冬小麦与南方越冬油菜、蚕豆等农作物的最佳播种时期已经到来。此时,适宜的雨水对于补充土壤水分、确保播种作业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民间流传着诸如“寒露阴雨秋霜晚”、“晴天寒露冬雪少”等谚语,它们反映了寒露时节的气象特征及其对后续天气的影响。若寒露时节缺乏降雨,不仅可能预示着秋霜提前降临,还可能意味着整个冬季雨雪稀少。这样的气候状况对农田土壤极为不利,容易导致土壤干燥、龟裂,影响越冬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安全越冬。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让我们携手同行,于古韵今风间寻觅智慧之光。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让千年积淀在新时代绽放异彩,传承不息。在此,月下词诚邀诸君,共赴文化之旅,探幽揽胜。望君常顾,于此间,我们一起,聆听历史的低吟,续写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