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词《水调歌头》对月遣怀抒发心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安听雨 2023-09-28 16:44:14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外放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当时词人在政治上很不得意,和亲人也多年分离,心情抑郁不舒。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看到皓月当空、银辉遍地的美景,不由得想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象征团圆和美满的中秋皓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水调歌头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词人因为政治失意、遭贬,逢到中秋节,倍思兄弟苏辙而作。词人以奇妙的构思、精湛的笔触,刻画了一个美好、完美的意境,以宽阔的胸襟、丰富的感情抒发了人生的哲理。

上阕对月饮酒,既怀逸兴壮思,而又脚踏实地,揉进了词人的政治感慨。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头一句“明月几时有?看似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实际却显示了词人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怎么才能知道月亮圆缺的规律呢?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词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表明词人不屑尘俗的愤怒心理,而要想排除这种愤怒的心情,只有借酒浇愁。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词人饮酒赏月,看到中秋的月亮这样圆、这样亮,不禁发问:今天晚上不知道在天上是属于哪一年的中秋节了。因为神话传说:天上仙宫的存在已经有几千万年了,故词人如此发问。这样一问,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词人面对茫茫长空,带着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有“我欲乘风归去”的出世思想,只怕高楼红墙、层楼叠榭,经不住那“高处不胜寒”,容易遭受打击。言外之意流露出在现实社会中好自为之的意思。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词人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月下跳舞,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这时感到天上还是不如人间快乐。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毫无疑问的肯定还是人间生活美好。

下阕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词人因为怀念弟弟,以致不能入睡。看着那皎洁的月光从高楼檐角射进雕花的门窗里,照遍了华丽的楼阁,映照着失眠的人。“照无眠”三个字,实写月光照人无眠。既有月照不睡之人的意思,又有月照愁人使不能入睡之意。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词人把自己的感情移之于月,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添了人对“月圆人不圆”的怅恨,实则抱着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出来。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词人由月的阴、晴、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由此得出凡事自古都是无法周全圆满的,不必刻意追求完美无缺的境界。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用变幻不拘的社会规律说明人间合少离多的事实,不必因月的圆缺、人的离合而生无谓的怅恨。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既感慨人生的不幸和世事的缺憾,又表明洞悉人生之后的旷达潇洒与自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突破时间的局限、打通空间的阻隔,写出了更高的思想境界。当此中秋月圆,但愿人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都平安喜乐,哪怕现在隔着万水千山,亦是共赏一轮明月,就和我们相聚时是一样的。给亲人发出了深挚的祝愿,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使词的意境愈见澄澈辽远,词的情思也愈加殷切绵延。

全词以咏月贯穿始终,情怀乐观而旷达,语言若行云流水,意境豪放而阔大,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5 阅读:388

长安听雨

简介:读唐诗宋词 看远方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