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统治汉族时要学汉语,那元朝皇帝上朝时怎么跟官员沟通的呢?
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上朝制度,元朝是没有”常朝“的制度。元朝的前身是由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政权,蒙古族是传统的游牧民族,成吉思汗的时候就没有固定上朝的习惯,因此当他的孙子忽必烈在开封建立元朝之后,也就没有像前几朝的汉人皇帝一样设立”常朝“制度,不上朝也就不存在皇帝上朝时说什么语言的问题。(所谓:常朝或视朝,就是臣下定期朝见君主,议论政务的意思。秦汉以来,“常朝”一直是国家最高政务决策的重要方式之一。)
来自网络
其次忽必烈是通汉语的,而且他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孛儿只斤·真金,自幼就由汉臣儒士教导,真金太子的汉语讲得很好,且汉文也写的不错。只可惜真金太子早逝,1285年时,真金太子因卷入禅位风波惊惧致病,在当年十二月就过世了,年仅43岁。太子过世后,忽必烈开始排挤汉人大臣,全面重用色目人,忽必烈认为,真金太子是因为汉大臣的教唆,跟汉大臣学坏了,导致父子相争,才致使太子郁闷早逝。
《真金太子》
另外元朝初年政治不稳,北方的蒙古贵族蠢蠢欲动,为了巩固政权,忽必烈不得不通过战争去征服其它势力,因此需要大量的钱银去支持打仗,而来自西域的色目人很会做生意赚钱,因此元朝朝中势力就分成了由汉人大臣组成的汉法派和由两大回回商构成的理财。真金太子死后,汉法派完全没落,理财派成为主流,而理财派的色目人都说蒙古语。
即使后来蒙古贵族归顺后,继续要用钱去安抚这帮蒙古草原的贵族,所以元政府的中央核心官员几乎全为色目人。那大量重用色目人之下,上朝时讲汉语的机会就很少。而元朝皇帝除了节庆参加聚会外,基本上是不上朝的,不像明清两朝,官员清晨3点就要准备上朝,元代多数的中央官员,一年也看不到皇帝几次。
蒙古帝国上朝议事很随兴
最后因为元朝并没有类似前代的朝会制度,只是由少数上奏人员与陪奏怯薛参加的“御前奏闻”。在元朝前中期,上奏大臣也不过是2-3人,而这些核心官员肯定都是蒙古人,说的肯定都是蒙古语。
另外御前奏闻是非常自由的,元朝都城随着时间不断的变更,甚至达到一种共存的局面。有的是元朝的发源地;有的是军事重地;有的则是皇帝拿来避暑的。在元朝及蒙古帝国时期,一共有3处都城,分别是元大都、元上都与元中都。上都在今天的内蒙古,主要是避暑用的,夏天皇帝都会在这里处理政事;秋天再返回大都,那大都在今天的北京,因此忽必烈会在上都和大都之间来回办公。所以随时随地都可以开会,上朝时间也是不固定,因为忽必烈也是一个夜猫子,从三更半夜把人挖起来开会。
图片来自网络
到了元朝中期,武宗、英宗期间,元代社会已经基本完成了汉语普及,汉语已经开始了对元代社会中非汉语人群母语的替换,成为一种各阶层、各场合的通用语。但还是比较难撼动由蒙古人组成的中央核心集团,因此御前工作依然使用蒙古语。直到元朝后期,上奏汉人大臣变多了,皇帝如宁宗、顺帝也开始略懂汉语,上朝开始使用汉儿言语。
汉儿言语是北方汉人和汉化游牧民族之间的交流语言。汉儿指的是,不是汉人政权统治下的汉人,这个词在汉朝就有了,因为中国北方曾经多次被契丹、女真、蒙古等外族人征服,这些外来统治者都有自己的语言,只是管辖下的汉人很多,汉语和其它语言交融后,慢慢就混杂出一种汉儿言语,成为北方各民族间的共同语言。而到明朝中期这种语言就消失了,在元朝略懂汉语的皇帝毕竟是少数,其他大多蒙古皇帝与蒙古贵族,是不会汉语的,如果有不会蒙古语的大臣要上奏,那就用翻译官辅助。
“汉儿言语是北方汉人和汉化游牧民族之间的交流语言。” ————协和语又称兴亚语、日满语、大东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