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养生,不需要买保险?一定要让“中间商”赚“差价”!

爱与责任的人文契约 2019-07-12 08:25:2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养生。有的人认为,自己非常关注养生,不用买保险。真的注重了养生,就不用买保险了吗?

枝叶繁茂的树枝和枯死的树枝都生长在这同一棵树上,它们的生存环境完全相同,它们吸收到的营养成分来源于同一棵树的根部也完全相同,水分、阳光、营养物质也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其他树枝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个树枝却没有一丝新芽干枯无叶。

加薪,对每个人都是好事儿,谁都希望工资更高些,如果给每个员工加薪1000元,很多人会很高兴,也有的员工会不高兴,他认为别人加薪1000元他应该加薪1500元。

人体有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206块骨头以及成千上万个细胞,就像一棵树的根、茎、叶或一家公司的各个职能部门,协调运行、分工合作才构成了健康的人。任何一种组织、任何一个系统、任何一块骨头、任何一个器官出现状况,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就可能引发疾病。

养生,当然是好事儿。问题是,我们养生养的是哪个组织、哪个系统、哪块骨头、哪些细胞?是否都照顾到了?是否都高兴、都满意?就像有不满意不高兴的员工一样,有没有对养生不高兴、不满意的组织、系统、骨头、细胞?

如果有,这些不满意的组织、系统、骨头、细胞就会“搞事情”,这些身体的“员工”闹情绪,人体就会有反应,人就要处理。处理身体“员工”的情绪得去专门的机构(医院)找专业的人士(医生)做专业的事儿(诊断、检查、开药或手术)。接受这些专业的服务就得付服务费(诊疗费医药费)。

这些服务费要么自己买单、要么合情合理合法地让别人买单。有保险,合情合理合法地让保险公司买单,花多少买多少,还不用还;没有保险,自己买单,花多少自己掏多少,钱不够,要么等死,要么低三下四去跟别人借或者水滴筹、众筹、公益筹?您希望选哪种?

如果我们的养生四大组织、八大系统、206块骨头、成千上万的细胞都满意都高兴,那太好了。相对于不养生,我们的寿命一定更长。长寿甚至长生不老是好事儿,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儿。

寿命越来越长,您一定希望生活越来越好。随着年龄的增加,犹如机器一样,人体器官也会逐步老化,需要的钱就会越来越多。可以想象的是,养老钱准备得多,有助于优越的老年生活;养老钱准备得少,未必能享受到我们期望的老年生活。

假如准备了1000万养老金,原来预计20年养老时间,每年花50万,花完正好走了,这不错。因为注重养生,寿命一定会长,养老时间一定多于20年,到底多多少,谁也不知道。个人能力再强,也只能掌握生命的宽度,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不知道活多久,每年花多少钱就不确定,有钱不敢花,这种感觉比没钱还难受,老了谁也不希望有这种感觉。

相比较而言,老了更希望想花多少就花多少想花多久就花多久随心所欲花钱的感觉,能给我们这种感觉的就是一笔与生命等长的钱。这就是养老金保险,只要人活着,就有钱,合同约定给多少就给多少。

养生,是增加生命长度;保险,是增加财富长度。养生是提高生命质量,保险是增加财富积累。两者不是二择一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养生,追求活得更久;保险,追求活得更踏实。注重养生,更需要保险护航。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种心态:我跟他们拿一点『优惠』又怎么了,就动动嘴就签单了,他们赚钱也太容易了?

他们不了解,无论是保险还卖房小哥,大多数中介大量的工作都是属于白忙,并不是每一天遇到一个客户都能马上签单,一单中介费分摊平均,也高不到哪里去。

何况前期别人也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保险这个行业看似门槛很低,是个大妈都能卖。

但前期的学习积累,用心沉淀,哪一个不是花费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

但又有人会说了,比如上次有个朋友在我的公众号后台留言:那好吧,其实你说的也有道理,我少要点优惠嘛,也不贪心要多了,要个合理一点的返佣,双方都能接受。

你觉得可能吗?你太低估了人性。

人性是个很奇妙的东西,一旦返佣行为产生,客户和保险顾问的关系会进入到一个互相鄙视的尴尬状态。

顾问觉得:当初靠着一进买卖关系的强势,拿走了我应得的收入,现在啥事都还来烦我。

客户觉得:当初卖的时候这么殷勤,现在就这么爱理不理,鄙视。

且不说什么『返佣』行为一旦被查出,可能导致保单作废。

就问你觉得这种关系,当你需要理赔,雪中送炭的时候,会有人站出来,利用他的专业知识帮你用心争取吗?

所以,专业和用心的服务永远不会是免费或者廉价的。没有一个合理的『差价』,又怎会有一个『中间商』在关键时刻能为你用心服务?

买保险,本来就是为了解决风险,千万不要用自己和家人一生的保障又来赌一把,就为了多拿这一点本来就不该你拿的回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