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汽修工表示:现在的汽修店没法开了,从未感到如此绝望过!

不吃鱼的人 2025-02-21 11:12:47

汽修行业的风云变幻:消失与否的深度剖析

在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汽修行业会消失吗?”当我十年前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会不假思索地笑着回应:“怎么可能?”那时的汽车,就像一个个机械巨兽,虽然结构复杂,但修理起来似乎有着一套既定的模式,汽修行业就像一艘在顺风中破浪前行的大船,看似稳稳当当驶向充满希望的远方。

可是,当我再次面对这个问题,我只能久久地沉默片刻,然后无奈地告诉你:“说不准。”这背后是有着我的亲眼所见和深刻认知的。我的亲戚家就有一位在汽修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年的老师傅。他就像一位征战多年的老兵,曾经对汽修行业充满了无限的信心与热爱。然而,如今的他,眼中却满是迷茫与绝望。

这位老师傅说,现在他的汽修店已经没法再像以前那样顺利经营了。他的同行们也一个个愁眉不展。那些资金雄厚的大老板们,也难掩忧虑之色。有人已经无力支撑,只能关闭店铺;有人则在苦苦煎熬着,日夜盼望着这场寒冬能够早日过去。

这让我不禁回忆起汽修行业曾经的辉煌模样。在那时候,按照亲戚家老师傅所说,只要跟着师傅学习两三年,就能成为合格的汽修工。他们如同跟着大师修炼武功秘籍的后人,在师傅的悉心教导下,逐渐摸透行业里的各种门道。一旦掌握了这门手艺,家里稍微有点启动资金的,就可以开个小汽修店。这就像是开启了一场逐金之旅,虽然起步阶段可能有些艰难,但只要踏实努力,未来的收益相当可观。

那时候汽修行业的利润是相当丰厚的,甚至可以说有些暴利。你想啊,车主对于汽车构造大多一知半解,修车全得听师傅的。哪怕只是小问题,师傅要是觉得换件能把车修好,那就直接换件吧。比如说汽油泵芯,进价仅仅40块,可装到车上就能向车主收450块钱,这利润就像吹气球一样膨胀了起来。像纯修理只要50块工时的活,换个件能多赚三五百。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能踏实干活,年入十几万简直易如反掌。如果把生意逐步扩大,那年收入达到七八十万甚至上百万也不是什么难事。

正因如此,早些年汽修店像是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冒了出来。毕竟,当时全国燃油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了3亿多辆。4S店的维修价格普遍偏高,很多车主都更倾向于找外面的修理店。这些修理店就像是散落在各地的藏金点,吸引着众多人前来挖掘财富。

然而,时代就像一把无情的大手,猛地将汽修行业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境地。现在的汽修行业和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云泥。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新能源车的崛起。

新能源车的出现,对于传统的汽修店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冲击。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传统燃油车靠的是各种机械零件的协同运作,比如发动机、变速箱、皮带、活塞、火花塞等部件的正常运转才能让汽车在路上驰骋。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高度电子化。这就意味着很多维修模块必须要求厂家解码才能进行修理,而普通的修理店根本没有这样的权限。

就拿发动机和变速箱常见的故障维修来说,过去如果出现点小问题,换个零件或者调整一下参数就可以轻松搞定。但是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系统就像是一个封闭的城堡,如果没有厂家给予的解码权限,哪怕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只能干瞪眼,连一个小小的故障码都读不出来,更别提进行维修了。而且,就算在一些情况下能够强行解码,车主们也会强烈反对。因为这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质保。对于车主来说,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价值高昂,动辄数十万,谁也不愿意为了避免一时维修的麻烦而冒这个大险。所以,很多新能源汽车车主即使去4S店保养或者维修要排队等候很久,也还是不愿意去外面的修理店冒险。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新能源汽车本身相对来说就比较“省心”。由于没有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些传统机械部件,连火花塞、机油等传统需要定期更换的零部件都不再需要了。这就大大减少了机械磨损的问题。像燃油车每行驶几万公里就可能要更换的一些部件,在新能源汽车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变化,无异于切断了修理店的重要财路。

除了新能源车的冲击之外,资本的介入也给汽修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京东养车、途虎养车等连锁品牌逐渐崛起。这些巨头背后都是大集团在大力砸钱。虽然它们主打保养、换胎业务,看起来这些业务的门槛比较低,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含量。但是,可别小看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市场。毕竟,这个市场的流量巨大。就拿机油更换来说,在途虎和京东养车等连锁店里,由于它们进货量大,与供应商谈判时能够获取更低的进价。这样就导致小店在价格方面没有优势。消费者往往更愿意选择那些价格透明又省钱的地方。比如说以前在小修理厂换个好点的机油,修理厂随便一个报价五六百,车主也只能无奈接受。但现在在途虎或者京东养车平台,同样质量的机油加上工时费,可能三四百就能搞定。而且,消费者普遍认为大店更靠谱。大家觉得在大店更换的东西质量更有保障,不会被换上劣质机油或者翻新胎,售后服务也更有依靠。所以,现在大部分车主一提到换轮胎、做保养,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些大品牌。这就使得保养、换胎这块原本最赚钱的“肥肉”,基本上被这些资本巨头抢走了。

在我看来,汽修行业的这一系列变化是一种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产业的结构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它代表着环保、高效、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汽修行业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进行转型升级。一方面,修理店需要积极学习新能源车的维修技术,争取获得厂家的解码权限。这可能需要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加强合作,或者参与相关的培训与认证。另一方面,小修理厂可以考虑差异化发展。不能与大店在保养、换胎等业务上进行正面竞争,而是可以专注于一些特色服务,比如二手车改装、汽车个性化内饰定制等。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汽修行业才能在新的市场格局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总的来说,汽修行业的变局已经实实在在摆在我们面前。对于广大车主来说,我们可能暂时还没有感受到太多的变化,毕竟汽车出现问题去维修的频率相对较低。但是对于汽修厂的老板和技师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生存危机。他们每天都在为未来的生计而发愁。市场变了,汽车的结构变了,修车的逻辑也变了。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汽修行业到底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个关注汽车产业、关注传统行业转型的人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没有哪个行业能够永远一成不变。汽修行业的变革只是众多行业变革中的一个缩影。它提醒着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关注那些受影响的传统从业者,并且鼓励他们积极适应变化,迎接新的挑战。

0 阅读:9